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海鹏 《甘肃教育》2023,(23):57-61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呈现出欺凌影响广泛化、欺凌感知度多元化等态势,给涉事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文章采用对比组后测准实验研究调查方式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感知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调查方式对被调查者校园欺凌感知度具有显著影响,且个别面谈对初中生校园欺凌感知度正面影响优于传统调查问卷。文章对预防校园欺凌、建设心理安全氛围良好的校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90后与00后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对比研究法,随机发放问卷600份,筛选出90后与00后群体有效问卷各265份,对比分析不同年代学生群体在校园欺凌上的异同性,并使用SPSS软件对存在差异的方面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校园欺凌呈低龄化趋势,90后与00后群体在校园欺凌现象上表现出整体一致性和局部差异性,且在“校园欺凌场合——操场”“欺凌方式——排挤孤立和敲诈勒索”“受欺凌者特征——弱小而不能自我防御”“家长处理方式——毫不知情”等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依据此次对比分析结果,得出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家庭暴力暴露与儿童校园欺凌之间的内在机制,采用多重形式暴力量表、结交越轨同伴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的欺凌分量表、父母学业参与问卷对深圳市747名4-6年级的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家庭暴力暴露与结交越轨同伴、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学业参与显著负相关;结交越轨同伴与校园欺凌显著正相关、与父母学业参...  相似文献   

4.
采用欺负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校园欺凌检出率较高,在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其次是直接的身体攻击;教室和寝室是发生校园欺凌比例最高的场所;绝大多数中职生不曾主动制止身边发生的校园欺凌,且对正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老师、父母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与干预较小;中职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欺凌者在对人焦虑与过敏倾向两个因子中显著高于被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应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应树立法治思维加强立法工作,学校主要聚焦在教育预防、批评惩罚和事后援助三个方面,家庭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自身应加强校园欺凌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高中生视角探讨了高中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借此希望高中生能够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把重心专注在学习上,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生校园受欺凌和求助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评问卷对888名初中生和小学生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有43.13%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言语欺凌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身体欺凌。学生的求助意愿水平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告诉家长而不是教师,且在身体和网络欺凌情景中的求助意愿要显著高于言语和关系欺凌情景中的。性别、年级、成绩排名、自尊等个体因素与家庭经济水平、亲子相处时间、人际关系、班级归属感等环境因素是中小学生校园受欺凌和求助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和家庭可以从提升学生自尊水平,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亲子相处时间,创设温暖的班级氛围等方面入手来降低中小学生受欺凌水平和提高其求助意愿。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农村中学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而为改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心理诊断测试(MHT)和个人调查问卷的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和OLS的回归方法对8 536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欺凌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0%的农村初中生被测出心理状态欠佳,37%的学生正在遭受校园欺凌,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有显著负向相关关系,即校园欺凌发生率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校园欺凌的干预,以减少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女初中生自我控制与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中学生日常行为状况调查问卷,对457名女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SPSS 2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女初中生自我控制与欺凌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欺凌,生源地在自我控制对欺凌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校园欺凌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某城市中学七年级三个教学班为实验组,以《反校园欺凌》系列校本课为自变量开展教学,采用陈世平翻译并修订的《中学生欺凌行为问卷》为研究工具进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控制组在欺凌发生率、类型、地点、对待欺凌的态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当欺凌发生时,作为旁观者,在帮助被欺凌者,即同伴干预方面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降低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率的八个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毛燕香 《广西教育》2022,(1):32-34+45
本文以某中学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调查,从师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态度及学校应对举措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中小学校应对校园欺凌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