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胡适的戏剧《终身大事》和鲁迅的小说《伤逝》思想内涵的比较,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主将在女性解放和婚姻问题上的异同,即胡适认为妇女的解放以摆脱家庭的束缚为标志;鲁迅则认为,离开家庭只是女性独立的序幕,只有真正确立女性自主意识、争取到平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有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是作为儒家传统的批判者而闻名于世的。然而人们常常忽略的事实是:胡适在早年与新儒学的接触中所得到的那些思想和见解对他的一生都是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的。该文并不拟全面讨论胡适与新儒学的关系.只试图从胡适的自传这一新的角度出发揭示新儒学对胡适的影响以及胡适对此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试论胡适在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杨娟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4):150-151
妇女解放思潮作为五四新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影响是深远的。胡适作为五四新化运动的呐喊和鼓吹,对妇女解放思想进行了深刻论述。但传统观念与新思想的冲突,使得胡适在对待自己的婚姻问题时,却选择了传统的婚姻模式。  相似文献   

4.
鲁迅和胡适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一方面全面地抨击窒息人类生命力的封建伦理道德体系,一方面又在不自觉中亲身践行着封建礼教下的旧婚约,他们的婚姻都是吃人礼教下的血淋淋的祭品。这种二律背反的特殊组合决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命运悲剧,而是新旧交替时期传统文化在倡导新文化的巨人心中的外在彰显。他们的婚恋折射出来的与其思想的矛盾和悖谬,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国民心态的惰性和国民性改造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王思芳 《考试周刊》2013,(21):23-24
文章就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二者之间到底有何联系这一问题,从文学革命的内容、胡适和陈独秀的主张、文学革命时民主与科学的影响等方面来解读。作者从文学革命中看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多方面,认为它是一个多面体。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震醒了沉睡千百年的中国女性意识.觉醒后的新女性将婚恋自由作为做人的前提和基础.她们大胆反抗封建婚姻、追求婚恋自由,去获得做人的尊严.但由于现实环境的种种羁绊和女性自身精神世界的封建性,女性意识的觉醒仍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胡适关于文言文教学发表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虽然胡适没有直接的教过中学国文,但是他所探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对于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从胡适的三次关于中学国文的演讲中来管窥他的文言文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七十年前震撼了中国古老大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当时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专制双重重压下屈辱挣扎和艰苦求索的中华民族,是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一大群接受了形形色色现代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被时代大潮推涌到这出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的前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胡适(1891—1962)是他们中间某种类型的一个突出代表。胡适是五四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陈独秀语),也是“五四运动的右翼”(毛泽东语)。剖析胡适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对于我们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适与近代思想史上的其他人物一样,无法避开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怎样对待西方文化?这是胡适毕生关注的问题。在此,本文拟以五四前后的文化论争为范围,试述和评介胡适的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文化已进入价值层次的文化变迁。其间,风华正茂的胡适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诗是在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方面打倒孔家店,断裂传统,另一方面引进西方,进行改革,所作出的成就之一就是人为地致使了中国新诗的生成.胡适在新诗的变革中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在他的启示下,中国新诗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他倡导文学革命,号召民众用白话文进行创作.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他成功的回到历史为白话文学寻找到可靠依据,并受唐宋古文运动的启发,以此为参照,领导新时期文学革命.通过对中国白话文学史的梳理,胡适推演出白话文实为文学正宗的结论.白话文地位的确立无疑有助于文学的自然发展,也有助于更好的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方法,促使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有的人一谈到“全盘西化”,往往就联系到胡适,认为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起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全盘西化派”,甚至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实际上这与历史事实不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语言改革将白话文学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在白话文学的推广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一位文学大师就是胡适。通过对胡适民间文学观形成过程的分析论述,认为胡适所持有的文学观,涉及到白话是以民俗口语为基础,民间文学的原创作者往往是底层少数人的生活感受和文艺智慧的精华,民间是一切新文学的起源等观点。这些对认识中国文学史的伟大转折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语言改革将白话文学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在白话文学的推广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一位文学大师就是胡适。通过对胡适民间文学观形成过程的分析论述,认为胡适所持有的文学观,涉及到白话是以民俗口语为基础,民间文学的原创作者往往是底层少数人的生活感受和文艺智慧的精华,民间是一切新文学的起源等观点。这些对认识中国文学史的伟大转折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的“道德革命”,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之争的特定产物。它和“文学革命”一起,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 然而,颇为奇怪的是,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一的胡适,虽高扬“文学革命”(如1918年4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却从未直接提过“道德革命”的口号。尽管胡适确曾尖锐地批判过封建礼教和宗法伦理,提倡国民人格的变革和人生观的更新,对抗新保守主义(梁漱溟、张君励为代表)的“传统道德复归论”,但反对将“道德革命”和“社会根本改造”相联系,力图将“道德革命”纳入他的实验主义、改良主义思想轨道,这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其他领袖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说明,面临五四时期新旧道德的激烈冲突,胡适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心态和思想倾向,从一重要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追求,值得我们作些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16.
<正>胡适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曾先后荣获35个博士学位。就其一生而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他崛起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为我们再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帅和干将们的阵容.他们笔端流露的是对自己曾经开风气之先的那场奋斗的自信,也是站在20年后的立场斟酌取舍的叙说.蔡元培忽视了周作人,茅盾略过了胡适,胡适批评了陈独秀,郁达夫被“贬谪”……20年后的这次五四新文化干将们的集体回视,是一次此我与彼我的对话,叙说的姿态没有谁是谁非,其中有坚持自我,有彼此分裂.我们庆幸的唯是从他们叙说的姿态中窥见一斑历史的遗迹.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代,胡适曾不断向社会施放着思想能量,对封建文化体系起了巨大的腐蚀作用;同时,他的声望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超过了梁启超,成为思想界新的风云人物。胡适的成功,与他所信奉的哲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一问题,又恰恰是影响胡适研究走向深人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我认为,若要科学地评价胡适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学术史上的地位,就有必要对他的哲学思想做一次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这正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胡适故居     
胡适(1891-1962),现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名与字,都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白话文学”与“民间文学”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显性话语。只是前者侧重语体更新,后者侧重文学主体的阶层属性。胡适标举“白话文学”与“文言文学”的对抗是文学史发展动力的“双线文学观”。在颠覆传统、重构意识形态的话语策略下,胡适扩大了“白话文学”的概念内涵,将“民间文学”等同于“白话文学”,从而扩展了其“双线文学”的话语阵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