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爱》简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 爱"。  相似文献   

2.
窦桂梅 《江苏教育》2008,(13):71-72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爱”。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47年发表的一部弓l起深刻影响的长篇小说,也是使她由一名穷牧师的女儿一举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这一年,她和她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安妮几乎同时出版了三部著名的小说,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少有的事。《简·爱)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一个乡村小镇上。贫苦少女简·爱,从小失去父母,被有钱的舅舅收养。舅舅死后,遭到舅母一家大小百般虐待,并让她到罗伍德慈善学校接受所谓“惩罚肉体以救灵魂”的残酷教育,使幼小的简·爱继续遭受虐待和凌辱。熬过10年含辛茹苦的岁月,怀着在社会…  相似文献   

4.
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于1847年面世,当即轰动了英国文坛.此后一百多年里,小说在世界各国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持久的.在我国,《简·爱》也成为众多文艺评论者笔下的焦点.简·爱的形象也深入无数读者的心中.今天,再读《简·爱》,掩卷之后,不由还要拿起笔,再谈一谈关于它的一个古老而陈旧的话题:《简·爱》魅力之源.简·爱以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读者,征服了读者.它的全部魁力都来自主人公简·爱独具一格的性格力量.如果把简·爱与其他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女性形象,如安娜、娜拉、子君等相比,她给人的最突出的感觉是,多了一点亮色.就是说,简·爱较之其他艺术形象具有更坚决、更明确、更彻底的自我独立意识.这也正是小说的成功之处.小说没有让读者为主人公流下同情、怜悯的眼泪,而是使读者从主人公的压倒一切的性格力量中不断得到新的启示.我们不能否认,简·爱的为人、简·爱的精神,确实在不知不觉中,为许多人所效法.一部《简·爱》,使夏洛蒂·勃朗特一举成名,并由此而跻身于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的行列.所以,马克思称她及她同时代的作家为:“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夏洛蒂对这一赞誉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1847年以柯勒·贝尔为笔名发表《简·爱》而享誉文坛。她出身于英国北部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为了谋生,当过家庭教师。后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当地的文化,在那里邂逅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并对埃热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感情。这一些,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除了《简·爱》,作品还有《谢利》,以及没有完成的《爱玛》等。  相似文献   

6.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女主角简·爱作为一个孤儿,在经受了各种磨难后获得最终的幸福。该小说的几位主人公都具有非常丰富的人生经历,他们的人物性格和个性也天差地别,整部小说和当时英国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个人成长有非常大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简·爱》这部作品中的人物个性、人物命运、作者以及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进行解读,本文对《简·爱》中的主人公的个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英国19世纪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塑造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尤以简·爱广为人称道。小说《简·爱》历经百余年不衰,魅力无穷,分析原因,主要来自简·爱个性的感染力——她自立、自强、追求平等;她真诚、纯洁、富有热情;她智慧、勤劳、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8.
夏洛蒂.勃朗特的最大成功,不仅在于她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一名才女,还主要在于她在<简·爱>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造成的深远影响.从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简·爱>中读到的自尊、独立、人格魅力及幸福价值观对笔者深有启发.本文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作品<简.爱>中主人公"简.爱"人物形象分析出发,结合当今现状,论述夏洛蒂·勃朗<简·爱>中的幸福观特对当今人们的影响,尤其对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女作家,她的作品以描写贫苦的小资产者的孤独、反抗和奋斗为主,笔法细腻,感情丰富。主要代表作有:《简·爱》《雪莉》《维莱特》《教师》。  相似文献   

10.
张蕾  周钰婕 《海外英语》2016,(4):158-159
《简·爱》是19世纪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一部英国小说,其塑造了一位追求自由与平等,维护尊严与荣誉的女性形象——简·爱。她的爱情观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英国国民,并且对于当今的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将通过分析简爱的成长环境、自身性格以及简爱和罗切斯特的交往过程来分析简·爱的爱情观,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赵惠珠 《考试周刊》2013,(62):19-20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著名小说。本文通过细读文本,将小说中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整理,并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研究家庭教育在《简·爱》中的体现,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简·爱     
《海外英语》2012,(1):6-6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还记得那段经典语句吗?“你以为我能够忍受待在这。你却无视我的存在的感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默默无闻又相貌平平,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和你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相似文献   

13.
韦萍 《考试周刊》2007,(26):112-113
伯莎·梅森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中的一位人物,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只是把她看作使剧情起波澜的配角。自从美国两位女教授把她从小阁楼中“解放”出来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伯莎不再只是个使剧情曲折的配角,她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她同简·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她透射出简的内心世界。她是另一个简·爱,是现实生活中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4.
在19世纪中期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中,与宗教有关的描写,占了大量篇幅,它不仅有助于展示小说主人公多面性格特征,而且也有利于表现作品部分思想内容.透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宗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成长的心理历程是一个不断地进行心理抉择的过程。每一次处在岔路口简·爱就要经历一番痛苦的价值观与宗教观的心理斗争,而自始至终她都保持着头脑的高度冷静,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最终走出困境,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争取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对爱的追求与自我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她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践的过程。文章从“超验主义”这一视角来对《简·爱》进行解读,并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探索作者本人的超验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传世之作,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争取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对爱的追求与自我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她的超验主义思想实践的过程。文章从“超验主义”这一视角来对《简·爱》进行解读,并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探索作者本人的超验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谢利》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三部小说。她的第二部小说《简·爱》曾经获得巨大成功,在我国读书界中也深受欢迎。《谢利》写于《简·爱》之后,一九八一年已有曹庸同志的中译本出版。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四部小说中,《谢利》是最难理解的一部。它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为书名,在书中却描写了一八一二午工人捣毁机器的鲁德运动。书中的情节,自始至终在两条线索上发展,它给统一主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分析《谢利》一书的复式结构,对理解这本书的主题思想会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在书中成功塑造了两位典型的女性形象,一位是追求独立自主、渴望个性解放的简·爱,一位是长期被囚禁、失去自由的疯女人形象。试从女性的视角分析《简·爱》中的文化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与碰撞。  相似文献   

20.
谈谈《简·爱》的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爱》的魅力首先在于它从作者其实生活中得来的真。夏洛蒂·勃朗特真实的生活经历赋予了她的小说以本质意义,使她的小说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其次,夏洛蒂·勃朗特为主人公所设计的超脱俗套、新颖独特的爱情模式也使《简·爱》具有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