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繁出现在唐诗中的"明月峡",集中分布在长江沿线。必须注意巴东明月峡的存在。注家所谓的朝天"明月峡"、巴县"明月峡",实际上多是这巴东"明月峡"或巴东三峡。孟浩然《入峡寄弟》中的"明月峡"也不是陈贻焮先生一再肯定的巴县"明月峡",且依此判定孟浩然"起码西至巴县"是不可靠的——至少该诗所指的是巴东"明月峡"。其实应视其为普通词组,理解为"明月下的峡谷"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赏月     
<正>从古至今,月亮一直被人们赋予深厚的感情。诗人李白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静夜之中,将浓浓的思乡之情寄予明月;月下独酌之时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明月当作了对酒当歌的挚友。中秋之夜,东坡居士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之  相似文献   

3.
一、全命题作文1.心中有一轮明月【友情提示】:写此文首先要深入思考,理解"明月"的意蕴。"明月"在这个文题中象征着理想、信念、责任、道德、品格等,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是我们生存的动力,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作文题目]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月亮是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抒情意象,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吟咏明月。从"举杯邀明月"到"海上升明月",再到"千里共婵娟",月色承载了太多的人类情感。从中,我们读出了寂寞、思念、期盼、美好……那么,你在欣赏月色时又产生了哪种情愫?请围绕"月色"写一篇作文。要求:文题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相似文献   

5.
该文抓住"青天"、"把酒"、"明月"这三个关键意象深入分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蕴涵的深层意蕴,揭示了苏轼第一次被贬之后,从困惑、反思到通透和空灵的心路历程,说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在苏轼的人生历程和诗词创作的重要位置,是诗人的人生哲学、政治理想和艺术追求的一个尝试性的突围,是诗人的诗词创作由少年的轻狂和无端喟叹转向旷达、平淡,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6.
<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明月别枝惊鹊"句,对于它的意思,向来是众说纷纭。有人将其理解为"明月升起,鸟鹊被惊动,飞到另一枝树上去了",有人将其理解为"明月升起,鸟鹊被惊动,飞离了树枝",更有人将其理解为"明月升起,渐渐远离树枝,鸟鹊被惊动"。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其实,会对这句诗的意思产生错解,主要是因为对"别枝"一词不够熟悉。"别枝"一词的出现总是和鸟及昆虫的飞动有  相似文献   

7.
一、全命题作文   1.心中有一轮明月   [提示]   写此文首先要深入思考,理解"明月"的意蕴."明月"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物,并且在前面还有限制语"心中".……  相似文献   

8.
初识太白,是在月光似霜的夜晚,看母亲指着明月吟那首《静夜思》,于是懵懂的心中,有了一轮明月;懂得太白,是落寞时与太白一同"举杯邀明月",于是零乱的酒中月,揉碎了落寞;爱上太白,是郁闷之时和着太白一同唱"借酒销愁愁更愁",于是停杯投箸,月影与愁绪一  相似文献   

9.
明月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舒缓的音乐声唤起了我对明月的向往,把我的心带进了那一片梦幻的美景……  相似文献   

10.
歪嘴八卦     
巧猜明月身世明月生于何处?——海上,因为"海上生明月"。  相似文献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文学史上历来被推崇备至.八年级语文下册入选的这篇古诗词,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人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词人见月而问青天,追月而迟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心情烦闷的苏轼对人世间的污浊颇感不满,他把眼光投向了明月,遥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引发出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肖丽 《考试周刊》2014,(90):27-27
<正>"蟾宫深处,情绵千古",中国颂月亮就像外国颂上帝一样,"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嫦娥奔月、吴刚砍桂、月兔捣药……多少美丽的传说让我们赞叹不已。一、天涯共明月,国人数第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人最爱君子,也很想做君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月代表着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意象,因为"天涯共明月",都想共婵娟,所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女性与母性的  相似文献   

13.
月迹     
绵亘千古,普天同照的一轮明月,无论阴晴圆缺,永远是文学家笔下描写、赞美的对象。他们不惜笔墨,对月咏叹,借月抒情,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千古名篇。既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慨,也有"月是故乡明"的赞叹……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赏月是各地的习俗,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贾平凹,一起去聆听他用清新明丽的语言为我们谱写的"月光曲"吧。  相似文献   

14.
很久没有关注月亮了,甚至都将它遗忘了,儿时听着嫦娥奔月的传说对着月亮憧憬的时光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被遗忘了。月亮,因为它的遥远,因为它是茫茫黑夜中唯一我们感到和看到的星球,于是古往今来,月亮成为了被歌颂的女神。有人日:"明月乃中国文人之病根"。亦云"明月乃中  相似文献   

15.
《冯婉贞》:"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有人译为"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头寨墙,泥土堡垒"按,"石寨土堡"即是"(土)石寨墙、土(石)堡垒",这是互文见义的句法.诚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烟笼寒水月  相似文献   

16.
陪伴     
《同学少年》2012,(6):25
皎皎明月的陪伴,深深情感的寄托。——题记深沉河汉,皎皎明月。举头凝视,引起无限遐思……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道出了李白的自然洒脱;一曲"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宣泄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之痛;一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流露出王维的闲情逸致……是的,都是因为有了明月的陪伴,诗人才有了如此丰富的感情寄托。中秋之夜,亲人却不在身边。是谁,在那温馨的月光下,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无限感慨?是谁,面对这团圆的玉盘,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与祝福?是他,一代文豪苏轼。中秋月圆人不圆,那又如何?我们的文人孤独中有皎洁的月光相伴,对月,饮酒,提笔,赋辞,  相似文献   

17.
正灯下读书,想起宋人刘子?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不觉怆然。现在已经很少有闲人读闲书的闲情了,明月不知人已去,依旧来照,已不再是读书窗。就是读书,也不再有"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星"的情致。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成了昏黄的一片,遥遥地挂在天边,印刷体加洋装封皮也不像线装书那样可以握成一卷,更不像线装书那样容易抚慰焦躁的心境,不拿笔记本与卡片纸是不能记忆这纸上意思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在今天大概是考不中文凭的,换作了今天,他一样只能在灯下操起放大镜一字一句地寻章摘句。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1,(Z2):116
一王安石看到一位友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不禁提笔改道:"明月空中照,黄犬卧花阴"。他自以为改得很恰当,实际倒是错了。原来友人的家乡有一种鸟叫"明月",有一种昆虫叫"黄犬"。  相似文献   

19.
李白笔下的明月有各种各样的名称,他望月、咏月、醉月,寄情明月,明月可以表达他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寄寓他失意的慨叹,明月是友情的象征,明月是他心灵自由的故乡,明月更是他审美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用书》中第29课《古代诗词五首》中,教材编著者将辛弃疾《西江月》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译为"明月出来了,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