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美国家在大学自治方面各有其特色。英国大学自治的特点是传统大学和现代大学自治体制并存;美国大学自治的特点是高度的地方分权制下的大学自治体制。中国大学自治可以从英美国家大学自治的特色中得到启示,即调节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改革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使大学特色化、产业化不失为形成中国大学自治特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萍 《教学研究》2006,(3):200-202
英美国家在大学自治方面各有其特色.英国大学自治的特点是传统大学和现代大学自治体制并存;美国大学自治的特点是高度的地方分权制下的大学自治体制.中国大学自治可以从英美国家大学自治的特色中得到启示,即调节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改革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使大学特色化、产业化不失为形成中国大学自治特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不是“无本之木”,它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渊源,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无为”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社会自治和民主理论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大学的自治理念带有一种狭隘、保守与封闭的行会自治色彩。随着大学逐步成长为推动社会进步的轴心机构,政府作为国家利益与社会普遍利益的代表,在向大学提供其所需大部分资源的同时也向大学施加了压力。大学自治成为一种“有条件的自治”,即自治是有限度的,大学必须主动地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趋近于政府对它的期望。  相似文献   

5.
社会治安善治是社会治安治理内容、结构和模式创新,它把来自国家强制力的国家治安治理和来自社会资本的社会治安自治有机的统一起来,突破单一的统治性国家治安治理结构的局限,是符合世界治安治理发展趋势的战略性选择。它在我国实施的现实路径是国家治安治理吸纳社会治安自治,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则在于使国家治安治理嵌入社会运行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肇始于上世纪的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形态的存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已经深深嵌入到乡村社会之中。不过,从村民自治的产生来看,它是自生于乡村社会土壤,在上升为国家制度后推行全国,逐步脱离了原有的乡村社会。当村民自治以统一的制度形式遭遇多样的乡土社会时,全国各地为推进村民自治进行了地方性探索与机制性创新。显然,这些探索和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植根于乡土社会的自治文化,并将绵延的文化与现代的制度耦合于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逐步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治理结构之中,为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奠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亮 《历史教学》2006,1(9):14-18
关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这一问题,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宗族自治"、"乡绅自治"等"地方自治"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各要素及其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说明这种所谓的"自治"只是表象,其实质是王权专制下国家政权与族权、绅权共同统治的"官治".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这一问题,近来有些学者提出“宗族自治”、“乡绅自治”等“地方自治”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各要素及其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分析,说明这种所谓的“自治”只是表象,其实质是王权专制下国家政权与族权、绅权共同统治的“官治”。  相似文献   

9.
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关系与政治活动逐步由国家回归社会的过程与结果,包括政治关系社会化和政治生活社会化,它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世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也必然遵循这一普世规律,逐步从国家政治转向社会政治;这一转化,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过程,首先从社会基层自治领域展开,即努力扩大自治式民主的层级范围,扩大自治组织的自治权力范围,限制国家对自治式民主的直接干预,拓展和完善自治组织内部个人主体参与自治的渠道和范围。  相似文献   

10.
社会自治经历了一个从城市自治到城市国家的社会自治,最后到民族国家的社会自治的过程.社会自治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公共权力的分配关系,其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逐渐走向合作治理.随着身份平等取代等级制度,国家统治走向合作治理,社会自治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合作治理模式进一步催生和推动了社会自治的发展.为此,我们应从思想观念、自治内容、法治环境、政府转型和市民社会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社会自治理论.  相似文献   

11.
“大学自治”与校长治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三方面问题 :大学自治的内涵 ;大学自治的法律保障 ;大学校长的自治理念与治校。一、大学自治的内涵“大学自治”最简洁的定义是 :大学自已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情。这个概念还包含如下的信息 :( 1)大学自治是自中世纪早期大学———学者行会诞生起就有的传统 ,故其传统的含义是 ,大学必须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预和控制 ,自主决定和处理自己内部的所有事务。按洪堡的观点 ,就是大学应当有摆脱外界干扰的遗世独立的精神和权力 ;( 2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有必然的联系 ,譬如它们具有的建立在“传播和创造高深知识”这一大学内在…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与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的有机体。地方自治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种力量和组织,是地方性的人民共同活动,是寓政治、经济与一体的一种成熟的人民生活形式,是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范畴。英国的地方自治制度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宪政的基础和国家政治制度的范式。英国的地方自治精神和模式深深地影响了欧美国家,并成为欧美和东方国家如日本仿效的、基本的地方政治制度。它更是一种最古老、最坚固、最持久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 990年代以来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反思,认为中国村民自治的成长从上看需要体制性的行政放权,从下看则需要现代社会组织的发育。村民自治是现代民主-国家建构中产生的,其制度设计中蕴含着现代民主理念。但中国的村民自治具有国家赋权的特点,民主自治的立法精神能否落实取决于行政放权所提供的体制空间。村民委员会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制度性的自治平台,需要农民组织化参与。传统的家族组织不可能为村民自治提供所需要的组织资源,反而会扭曲村民自治的精神。只有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社会和农民的自我组织,以及在民主自治实践中培育的农村公民社会,才能为村民自治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国家的乡村自治不同,当今的村民自治是在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村民自治。民主-国家是现代国家的两个重要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定义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村民自治便是公民参与政治,行使民主-国家赋予的权利,自我管理当地事务的重要形式。而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村委会选举无疑具有核心意义。它是农村社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和基础。中国村民自治的实质性启动并引起广泛关注,正是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村民自治不是内生型的,而是由国家力量推动的结果,在这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国家力量的介入和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国家与社会在村民自治中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国家统治的合法性,增强国家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社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升基层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质,真正实现村民的"自治".因此,在村民自治面临国家与社会关系错位的实践困境这一社会背景下,运用"国家与社会"理论范式考察村民自治的发轫及其制度化历程,探讨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促进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法治是与传统的国家法治有所不同的新型法治,法治社会化具有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在相当程度上统摄并涵盖了市民社会的私人自治领域和政治国家的公域。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亦开始把法治精神、法治原则应用于社会自治、社会管理等社会活动领域,着力创新法治,促进法治社会化,建设新型的社会法治,并取得明显成效。30年的实践证明:法治社会化是依法治国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法治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五国大学自治的演变及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方大学自治起源于中世纪,在历史的进程中,其传统仍得以保留,并结合各民族国家的实际不断演变至今。大学自治在西方各国有多种不同模式,其性质已发生了变化,时代已赋予它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基层社会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基层治理结构,有自治空间,但没有自治权,是单中心(集权)权威秩序,不是多中心(分权)自治秩序。基层社会自治的建构,一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即明确社会自治权以及公民与国家之间、不同层次的自治体之间的权利内涵和边界。二是政府、社会、市场等领域的多中心公共治理主体的形构。三是重构主体社会。祛除社会对国家的依附性,自治原则才可能建立起来。从基层总体治理上看,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权力结构体系,具有社会利益组织化和社会秩序维系的制度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治是大学最为悠久的传统之一.大学自治缘于大学的使命,即传播和发现关于重大问题的真理.但大学自治从来不是绝对的,它要受到国家和法律的约束.寻求大学与政府、司法的平衡,处理好大学自治与他律的关系,是现代大学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49——1957年之间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模式从传统自治、半自治治理模式向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时期。虽然社会治理中传统治理模式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国家设立的社会治理机制开始产生重要作用,其中国家设立在区、乡、村三级基层政权组织建成,人民调解组织、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每个县级行政单位中开始设立,此外,大量的特别法庭、巡回法庭的设立,让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正式行政组织、司法机构、纠纷解决机制,改变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整个运行机制。但到1958年人民公社广泛建立以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量传统的民族社会组织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转变,社会治理机制中具有相同的共性,传统社会治理机制机制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