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课前思考"7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因为之前有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历,所以很多教师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往往"复制"了前面口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图意,顺次求出"1个7、2个7"至"7个7",接着试编口诀、记忆口诀,最后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教学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因机械重复导致学习兴趣衰减。如果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编、会背、会用口诀,那么这种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所有的乘法口诀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可学的。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特级教师林俊总结出学法指导的四条策略:一是发挥教师示范作用,让学生在模仿活动中掌握学法。如教学1~5的乘法口诀,是按照观察情境图—填写表格—列出算  相似文献   

3.
一、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来自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我在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动脑,从观察口诀的特征中去发现规律,学生经过比较,类推得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从而很快地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  相似文献   

4.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中的教学重点,其中口决的推导过程又是掌握口诀的关键。 一、弄清“6的乘法口决”的知识基础。 “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是“2—5的乘法口决”教学的继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原有的知识中更好地认识新知识,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前,应先复习、巩固“2—5的乘法口诀”。“2—5的乘法口诀是通过三步转化推导出乘法口诀的。 1.从直观图形转化为同数连加算式。例如,  相似文献   

5.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1—7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地、较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由于1-7的乘法口诀有28句,使学生理解在诸多口诀中,较快地找  相似文献   

6.
写在前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教学前,笔者做了初步调查:一方面绝大部分孩子听说过乘法,而且还会用乘法口诀算出结果,有的甚至能把乘法口诀表全部背下来;但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乘法,对乘法是怎么产生的、学乘法有什么好处等,几乎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必要性);二是让学生领悟乘法运算的意义(简易性).这对学生后续学习乘法口诀,理解其来源,熟记乘法口诀,正确解答乘法应用题等内容具有深…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各抒己见,去发现和掌握教学规律。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是在灵活掌握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懂得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来源和乘法口诀的意义,因此能很快地看着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9的乘法口诀”。编口诀不是难点,而是要引导学生编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9”的口诀的特点,探索“9的口诀”的特殊规律。这时,我请同学们观察、思考:9的口诀有什么特殊规律?有什么特点?全班同学通过思考,都争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它们的积都相差一个9。另一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训练的情境引出乘法问题,通过计算每行8人,8行一共多少人,引出连续相加的列式,并以小狗连跳的方式在数轴上呈现出要填的数据。然后,根据8的连加结果引出8的乘法算式,让学生依照乘法算式编制8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9.
乘法口诀同 2 0以内加减法一样 ,是学习数学乃至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工具。乘法口诀学得好与否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因此 ,在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中 ,教师应严格把关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牢牢地掌握乘法口诀 ,并且能熟练地运用。那么 ,怎样上好乘法口诀课呢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学生对要做的事有兴趣 ,积极性就高 ,效果就好。在教学乘法口诀时 ,特别注意形象直观的学具、挂图、电教媒体的使用。鼓励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乘…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三十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有幸参与18次乘法口诀的教学,并对乘法口诀教学进行了多次研究。乘法口诀的熟练掌握是学生进行乘、除法计算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乘法口诀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一、同步教学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  相似文献   

11.
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和编制规律,熟记它并应用它求积。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要充分运用已学的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启发学生自己根据“6的同数连加法—→6的乘法—→编制6的乘法口诀”进行探讨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1的教学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  相似文献   

13.
2的乘法口诀     
说明:本教材乘法口诀编排的顺序采用“小九九”先学2的乘法口诀(九句),再学3的乘法口诀(八句),依次学到5的乘法口诀。把1—5的乘法口诀作为第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6—9的乘法口诀为第二学期学习内容。采用倒三角形状的“小九九”,它的优点是乘积的数较小,学生容易记忆:一次教完几的乘法口诀,口诀的规律性非常明显,后面几句口诀学生会自己类推自编口诀。前面几句口诀已经学过,正好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已学过的口诀可以得到反复练习,学习新的口诀逐渐减少,学生不会感到记忆与应用口诀的困难;2—5乘法口诀有35句,占乘法“小九九”口诀总数的7/9,这对学习相应的除法就有利,能沟通一乘两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准确理解口诀含义才能掌握口诀内涵。乘法口诀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口诀的具体解释理解其含义,协助学生回归算式本身,回归乘法意义本源,回归理性思考,思维演练乘法"心诀"。  相似文献   

15.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9的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理解每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简单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关于9的乘法口诀的实际问题。教学的重难点是: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61页的例7、做一做及相关的练习题。教学目标①让学生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②通过学习,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③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运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④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积累学习感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7.
三册4页“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难点是求商的思考方法。下面介绍突破这个难点的教学片断。教师引导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填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知道乘除之间的关系后,让他们看下面的关系图:  相似文献   

18.
乘法口诀是乘法运算最基础的知识。如果来法口诀掌握不好,只会背,不会用,这将直接影响各种运算和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是非常必要的。一、重视来法口诀来源的教学,有利于理解口诀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要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朱小伟 《考试周刊》2014,(87):67-68
乘法的意义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对乘法意义的深入理解能有助于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学习。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乘法的意义的教学作了探讨,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20.
<正>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计算的重要基础,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知识。苏教版教材将乘法口诀分两段编排在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是第二阶段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含义、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课前学情调查表明,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诵7的乘法口诀,但他们并不能说出这些口诀是怎么来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