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阳 《今日教育》2006,(6):45-45
您好!我的孩子很喜欢学习儿歌等知识,学的时候一会儿就记得了,但过一会儿再问他,他就忘了,这是咋回事呢?  相似文献   

2.
学英语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地去分析去辨别然后记住的一个过程。可是偏偏有些东西明明这次区分清楚记住了,可下次再遇到,脑子里又是一团糨糊,真让人着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妙招——“牵强附会”法。  相似文献   

3.
<正>引 言考生:我读了比较多的巴尔扎克小说。可是,我读得越多却越迷惑:发现巴尔扎克作品中有许多东西与老师和教科书上所描述的那个巴尔扎克很不相符。导师甲:那么,你有没有怀疑过老师和教科书所讲的内容呢?考生:……  相似文献   

4.
雷锋。雷锋精神。学雷锋。——拣拾这样一个渐渐被人遗忘的话题,多少要担些“落伍”的风险:谈论这样一个有迂腐之嫌的话题,可能与时尚不那么合拍。然而,遗忘了的并非都是没有价值的,时尚也决然不都是真谛的流溢。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东西我们可以慢慢丢弃;而有些东西,根本就不能丢弃。你说呢,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3,(3):56-58
孩子没经允许就拿家里的钱怎么办? 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样给呢?我要是给了零花钱他就会乱买东西,不给就偷着拿,怎么办?已经教育过多次了,不好控制。孩子小的时候拿家长的钱,大了会不会偷钱呢?  相似文献   

6.
心理抚养的第一步是情感抚养,可是令许多家长困惑的是: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让他们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来一直挺老实的,怎么有一天就让警察找到家里说“他参与抢劫了”?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那么好,可是有一天怎么就因为说他几句居然自杀了?有的稍不满足他就离家出走?记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亲就发出这样的疑问:“前两天我和他出门过马路时他还拉着我的手,怎么到学校后(是寄宿学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为什么那么爱他们,他们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7.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脑子里不断在接受新东西,又不断地把接受下来的东西忘掉,最后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仅是一极小部分,遗忘是学习的大敌,并且是永远消灭不了的顽敌,它伴随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学习、记忆、遗忘共存在人类整个生命活动之中。学得越多也就忘得越多,但又总不会全部忘掉,总有一部分刻划印在脑子里。同时学过而遗忘的东西可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回忆起来。总之,学习既是接受新东西,又是在同遗忘作斗争,长知识就是这个斗争的结果,逃避这个斗争是什么东西也学不到的。 一、遗忘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遗忘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就是说,人们学习到的,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行强化记忆下来的东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空间的推移,或在一心考虑新的事物的时候,就会慢慢地淡化,记忆开始模糊不清,以至在记忆中完全消失,即脑子会自动抹去那些目前“用不着”的东西。除非某些知识,某些事物,由于经常在使用,而在脑子里不断重现,能得以保留下来。如果只有一次性的学习,强化记忆下来之后,不再重现的话,都毫无例外地要遗忘掉,就像我们吃食物,其大部分都要被排泄掉一样。常常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埋怨说,我的学生(孩子)不知怎么搞的,最近记忆力坏透了,刚学(说)过的东西,才过半天就一问三不知了。认为是智力低  相似文献   

8.
记得忘记     
我记得你啊,去年夏天,在校门口,你跟另外一个男生在抢一支冰棍呢。 啊?真的吗?我忘记了呢,呃,抢冰棍,我没那么小白吧?  相似文献   

9.
小溪流:你还好吗?我还记得你,你是否还记得我呢?我只是你曾有过的那么多孩子中的一个,失去你的消息,转眼已经两年了。小时候我参加过你的郴州夏令营,那一红一黄两顶营帽至今仍保存在我的橱柜里;还记得许多老师和朋友,他们还记得我这个叫邹予安的小家伙吗?现在,我到了麓山国际实  相似文献   

10.
黄文霞 《家长》2013,(5):16-16,22
人们都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上,如果家长不反思不忍耐,这把刀就会掉下来,就会伤到孩子的心。我相信许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考砸的事——孩子考砸了,家长该怎么办?是给孩子点颜色看看呢?还是静下心来,与孩子做一次长谈,分析分析孩子没有考好的原因,让孩子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11.
学了东西过目不忘是不太可能的,一个正常的人都会遗忘,遗忘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和遗忘作斗争的最有力工具就是重复.  相似文献   

12.
遗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人们记忆中保留下来的所有知识、事情或印象,过了一定时间之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逐渐淡化、变得模糊起来,有些东西则被完全从记忆中排除、再也不能重现了.所以遗忘是学习的大敌,我们要把自己所经历过的有价值的东西保留在记忆中,就必须与遗忘作斗争.  相似文献   

13.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所以,我们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呢?本人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一 何谓湘学 当下我们湖南人喜欢谈湖湘文化、湘学。那么什么是湖湘文化,什么是湘学呢?我想这个问题有许多专家做过论证,我不能也不愿否认他们的高论。但是,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来求教。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的孩子刚开始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应是首选目标。那么怎样让一些比较枯燥的知识让孩子感兴趣,让孩子觉得有趣而主动地愿意去学呢?把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入课堂、让小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知识环境中去学习,可以减轻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数学知识相对于语文来说,没有那么多的华丽词藻,也没有太多的声情并茂,这就更需要教师把孩子的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东西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把这些东西带入课堂。  相似文献   

16.
刚刚走上讲台时,就发现现在的孩子变了.以前的孩子对学习似乎没有那么自觉,他们的注意力在别处.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同学们一样吃过许多植物的蜜,很有兴致地看过蚂蚁搬家,捉过蜗牛,感受过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吹……而现在班里的孩子有一大半不认识蒲公英,没见过向日葵,也不懂蜗牛是什么东西.他们相当“职业化“,他们的职业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孩子“最喜欢的老师”是怎样的呢?工作了十多年,可从来没有仔细地思考或研究过。虽然平时对孩子的照顾可以称得上无微不至,但孩子是否喜欢像我这样的老师呢?我没有把握。在幼儿园开展的“我最喜欢的老师”调查活动中,通过对本班幼儿开展调查,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反馈信息。从这次调查结果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启发,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转眼女儿升入高中了。在高兴之余,我在想,这高中知识自己虽都学过,并且当时也都学得非常好,可这一二十年过去了,也都忘得一干二净,剐说是辅导孩子了,就是自己再去看看那些书也感到头痛。那么在高中阶段,自己该怎样去辅导孩子呢?  相似文献   

19.
对古诗鉴赏,许多考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那么鉴赏古诗有没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呢?有。下面以高考题《过香积寺》为例,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宁静 《家教世界》2023,(32):36-37
<正>“妈妈,我不想再学钢琴了,好没意思啊!”与兴趣班的较量并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战场,相信家长朋友们也很烦心。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他都不愿意去,别人家的孩子课余时间都在培养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为什么自己家孩子就是不愿意呢?而且,兴趣班种类那么多,又该让孩子学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