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别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差异,针对男女性别差异的所有研究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男女两性在语言使用上的诸多差异,是男女性别差异的一种表现,这种差异早在1913年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对语言中性别差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两性语言的研究、社会文化的研究,而且有助于预测语言的发展趋势和了解文化习俗,对构建平等、和谐的语言交际环境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冰心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我将冰心的话进一步延伸——这种和谐体现在课堂上,就造就了课堂的美.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到"知、信、行"的统一.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改进课堂教学,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阶层呈现出越发多元化的发展状况。社会分层直接表现为贫富差距,这种差距在高校最为突出。校园的贫富差距直接关系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给校园的和谐氛围带来挑战,也成为了高校一个最该关注的新问题。透过社会分层现状,分析高校校园分层衍生的不和谐因素,探讨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校园朝着和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学生拥有安全感和愉悦感,能在课堂上真正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学得开心;老师也会因为有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是一部传奇剧,在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心灵和谐等观点方面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这种巧合有其深层必然原因,也体现了全人类对和谐这一美好愿望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6.
董超 《现代语文》2010,(6):17-18
陶渊明诗歌表现出明显的和谐观念:其诗歌艺术上有一种和谐美,思想上表现出一种和谐生活观,从陶渊明诗歌还可以窥见其内心心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是秩序井然的课堂,是师生观点碰撞相互促进的课堂。课堂的和谐高效是每个教师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而德育课堂的高效和谐给任课老师带来的幸福感觉则更为直接和快速,因为学生会在下一秒表现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会乐意把课堂上的经验感受外化出来。而在当下,德育课堂带给任课老师的这种幸福感变得越来越稀缺了,不和谐课堂却时常出现。本文对这种情况做了些浅显的初步探究,藉以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张扬个性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然而当不同的"个性"越来越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时,人们开始体悟到人与他人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教育所追求的"主体性"逐渐转向"主体间性",表现在课程领域,如课程综合化趋势.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共同合作,并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结构更新与发展的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社会关系及人际交往上。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维护教师与学生地位上的平等,同时也能更好地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展现出友爱的学习氛围。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和谐师生关系倡导的是心理相容,在心灵上师生相互接纳,由此形成真挚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苗族神话所构建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图景,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表现了人与对象依生、共生、整生的审美境界。同时,这种和谐也体现在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上。本文试图以月神神话、巨石神话、枫木图腾神话、鸟图腾神话为例,用生态美学的视角对苗族神话作一次新的解读,以进一步发掘神话中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1.
闫培新 《中国德育》2013,(14):50-51
目前,课堂上仍然普遍存在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集中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学习的氛围不够和谐;二是教与学的关系不够和谐。具体而言,课堂氛围不和谐主要表现在硬件层面(教室环境)和软件层面(人际关系)上的不和谐。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闵岚 《中小学电教》2008,(12):80-80
<正>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化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同时,我们可以说,和谐体现在教学上,造就了教学的美。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美"的重要阵地,教师必须去研究如何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和谐",以美的魅力,去感染、陶冶、净化学生。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早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视觉表现之变迁历程中,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视觉表现上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直接促成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对“空间”表现模式的成熟。这种“变化”应该是与东汉晚期以来,当时士大夫画家阶层在绘画理论构想与绘画实践活动上,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特的关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评价,从目的上可分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教师评价,二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工作表现的评价,做出解聘、晋升、调动、降级、加薪、减薪、增加奖金等决定。这种教师评价势必影响教师的坦诚态度,很难指望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而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它是一种双向的教师评价过程,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  相似文献   

15.
生物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实施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寿梅 《新课程研究》2010,(8):82-82,85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有效教学逐渐渗透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中。这种改变也促使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从过去以教师行为艺术表现和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从教师有没有讲授完教学内容转向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的效果如何,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过程是否和谐等,即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上建立培养创造性人格的良好环境(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和谐愉快的情绪气氛。这种气氛会使学生不紧张、少拘谨,敢于表现自己,形成自信乐观等积极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因此,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中师生之间角色地位的辩证关系,要将民主、平等、热爱学生作为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  相似文献   

17.
黄洪亮 《生活教育》2011,(24):32-33
一、让学生拥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这是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创新的大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表现为尊重、理解和信任,其次表现为民主、平等和关心。在这种意义上来说,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愉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互动的实践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颖 《电大理工》2008,(3):70-72
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的良性互动,和谐共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表现在对人的关怀上,密切了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其显著作用是扩大了作者群,增加了刊用稿的选择性,提高了期刊质量.这种关系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协作精神,是对和谐这一终极理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教育在其本质意蕴上就是追求和谐,严格地讲,它本身就应是一种和谐,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它总是发生异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文献中明确指出:“教科文组织应为和平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服务,其途径是强调教育的价值,把教育作为和谐精神的一种表现,这种和谐精神产生于作为有待构思和筹划的我们地球村的活跃分子而希望为近代的利益共同生活的愿望。”作为和谐精神的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将有些什么作为?这是本文研究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王维诗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生态美,这种生态美是自然美与和谐美的结合。王维诗歌的生态美是由其生活方式、禅宗思想和诗人本能的生态自觉所决定的。王维诗歌的生态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色彩和音响的把握,主要表现在色彩的对比应用,色彩动感的捕捉,以及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上;第二,中和协调的和谐美,由情与景的和谐,进而升华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诗歌的这种生态美,对于当今的环境保护、心灵疗救以及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