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章雁 《教书育人》2013,(24):55-57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外部质量保证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证体系涵盖多个方面,主要有办学资格认证制度、由出版机构、新闻媒体主办的评估即排行榜,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1办学资格认证制度办学资格认证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主要机制。办学资格认证主要分为院校认证和专业办学资格认证两大类。办学资格认证指的是在符合或超过规定的基本教育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其培养模式在入学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估等方面表现出诸多成熟特征。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异,但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合理地学习并科学地借鉴美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改革入学形式、明确培养目标、发挥办学自主性以及健全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中法两国教育体系在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学制、办学规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异性,可以看出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有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优化办学结构和办学模式;增强课程设置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制度自身发展与完善方面的至关重要性。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水平、发展规模、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和管理体制、政策制定五个角度探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以期为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教育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近年来在规模与内涵上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人们的传统观念、制度上的不合理设计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等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跨越式发展的背后却面对着社会认同度低、生源退而求其次、配套资源短缺、有学位无学历、自我迷失、办学宗旨异化等诸多尴尬。使公众充分认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是化解尴尬的前提;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双证”是化解尴尬的制度保障;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发展是化解尴尬的基础;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是化解尴尬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美国等西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国来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指向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相关工作措施缺位,存在与学术型培养体系趋同,职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指向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职业指向缺失在办学主体、培养主体、学习主体、管理主体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近二十多年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生长点。国內外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专业学位的内涵、特征及其与学术学位的区别和联系,专业学位产生、扩散的路径及其动力机制以及恰当的规模,专业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和学位项目的评价标准,专业学位快速发展对传统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使命以及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8.
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和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目前加快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发展步伐,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大任务。如何做好工程硕士办学是以工为主的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通过总结燕山大学十余年来工程硕士的办学经验,对今后的工程硕士教育办学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的特点,选取美国1992~2006年间GDP、人均GDP、人口数量、本科毕业生人数、专职教师数量、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等6个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专职教师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最后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导师指导、专业实践、学位论文要求及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等方面的特点的分析,对比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基本情况,提出了提高我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促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despite an absence of distinctions in implementation, there are perceived and ac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d.D. and Ph.D. degrees in education. Failure to make the distinctions in administering the degrees has caused confusion among faculty in other fields and within graduate schools.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all doctoral degrees in education be changed to the Ph.D. with two tracks-one for scholars of practice and one for scholarly practitioners.In addition to his professional interests in administration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he teaches and conducts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and instructional method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ilemma of having two doctoral degre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Ph.D. degree with two tracks is suggested as the solution.  相似文献   

12.
质量问题是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备无形性、生产与消费一体性、过程不可储存和服务效果差异化等服务的基本属性,故可采用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方法,从培养单位认知差距、培养标准差距、教育服务传递差距和沟通的差距等方面分析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通过重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加强人事管理和教育督导、强调内部沟通和对外宣传的一致性等来缩小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案例,以其280篇精华日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整理和分析,论证它们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结构中哪些方面的发展,最终得出结论: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构各个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自主权是指教师享有专业判断及自由执行、不受他人或非教师成员的干预的基本权。研究表明,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会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对决策的认同度、对职业和机构的认同度。目前,我国有关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较少涉及学前教育阶段。鉴于此,在探讨教师自主的含义、研究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权研究进行理论思考,以期使幼儿教师摆脱课程改革的困境,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教育硕士是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与学位性学位相比,它具有四种潜在的功能;即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促进行动研究,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纵横联系(理论与实践、校际之间的联系),推动高师改革。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the Bologna agreement implementation in 2008, teachers' education in Portugal has not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earlier practice. The major modification in the requirements of master’s leve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a strong compon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a master’s degree; this is designed to replace an educational monograph in the typical 5-year ‘Licenciatura’. Both a professional one-year in-school pedagogical stage and a fifth year as a university student continue to be mandatory, as well as the stage co-supervis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chool. However, exist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s imply that in the very near future the ful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teachers will have to be complemented with an in-service probation year conducte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a school mentor. The current study has been designed to try to determine: (a) how the activities of the probation year should be organi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stag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b) how probation years could be used to promote school–university partnerships that could provide for more effective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nd/or possible shared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Drawing on the survey data from pre-service students from four different universities, novice teachers, stage supervisors and school principals,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on the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y and scope of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future teache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ir programmes through their pedagogical stage. A high degree of agreement among all the respondents enables us to point towards the perceived high quality of several components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e.g, teachers’ ability to plan a lesson using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e high value-accorded school–university collaborations.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e weaknesses of other components, e.g, teachers’ skill with controlling badly behaved students and their ability to captur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motivation. Based on these results and on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type of professional support needed to promote teaching practice, we conclude with a holistic plan designed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uring the pre-service pedagogical stage and the in-service probation year.  相似文献   

17.
宋鸽  王建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277-279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校内科研平台与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充分依靠“科研育人”抓手,坚持以实践基地合作科研项目引领为导向,推进行业与企业专家进学校和专业导师进企业“双进融合”,探索双导师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健全保障体系与评价机制,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实际科研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提升,着力培养既有“卓越精神”、又有“工匠精神”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参考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实践环节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结合普通工科院校的特点,分析硕士研究生培养在高校发展、学科建设以及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普通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结合文秘专业本身的特点,参考社会对文秘专业的新期望和新要求,对高校文秘教育方法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整理出来,与各位教育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