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学林 《钓鱼》2005,(23):39-39
在河北省唐山地区的沿海滩涂上,分布着几十万亩的各种海水珍品养殖池。分别养有东方虾、车虾、海蜇、牙鲆鱼、美国红鲈以及河豚等等。这些几亩、几十亩到一二百亩大小不等的养殖池都有一个进水沟和一个排水沟,供其给、排水用。排水沟一头是养殖池的排水闸,另一头直达海边,由排网和土坝与海相隔。排水沟一般十余米宽、几千米长。水位高低不定(当排水沟水位较高时须及时向海中抽、放水,以留出与养殖池足够的水位落差供养殖池顺利向沟中排水。这时水位低,平时则高)。池中和沟中都有大量野生的[鱼光]鱼和少量的梭鱼、鲈鱼等。池中的觥鱼属“意外”产品,是蓄水时与海水同时进入的。养殖户为了保护其”产品”不受“钓”害,轻易不让钓鱼人钓的,池中的[鱼光]鱼个体较大但密度较小。排沟则相反个体稍小些,但密度很大。晚秋初冬的排沟,正是当地钓友们钓[鱼光]鱼的绝佳去处。  相似文献   

2.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既咸又苦涩,可是生活在海里的鱼类并没有威的味道,它们究竟使用什么方法来抵挡海水中盐分的侵蚀呢?原来硬骨类海鱼的头部鳃片里,生长着一种叫“氯化物分泌细胞”的组织,具有排除盐分的特殊功能。鱼吞吐的海水经过它的过滤,进入体内就成了淡水...  相似文献   

3.
沙蚕素有海钓“万能饵”的美誉。沙蚕体内富含水分,尤其是气候炎热的季节更不易保活保鲜,困扰着许多钓友。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剩余或准备长期储存,必须盐渍成半干状态的咸饵。以前笔者从钓鱼技术刊物上或钓友处习得盐渍、酒精渍制饵方法,可能是水平有限,也可能是传授者有意回避部分技术关键,制成的咸饵总是难如人意。其特征表现在:盐制时间短,成品有肉质感却水分太多,粘粘的,易变色腐烂,不恋钩,鱼不喜食;盐制时间较长,水分流失严重,只剩皮囊没有肉,有时还特硬,连挂上钩都困难,鱼仍置之不理。总之,要想制成质量上等的咸饵十分困难。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4.
趣钓沙逛鱼     
类永藻 《钓鱼》2006,(16):35-36
沙逛鱼是海州湾特产,学名为(鱼光)鱼,为虾虎鱼属的一种,据说其它海域没有。它生长在沿海浅水域、以及海水与淡水相交的咸淡水(又称阴阳水)中。背黧青色,腹白色,头大,口阔,身子小,无须,鳞极细小,肉眼几乎分辨不出。体形呈扁平状,有点像淡水中的“沙棒子”。生存期短,只有一年。最大个体长度30厘米,最大重量不超过0.5千克,沙逛鱼肉肥嫩少刺。细而不腻,味道鲜美,有独特的风味。沙逛鱼为啥长不大呢?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似文献   

5.
悠游三门岛     
12月22日我相约朋友一同前往三门岛。一大早到了东冲,天阴沉沉的.听船家说这两天有咸潮(所谓咸潮,是发生在河流入海口特定区域内的一种水文现象。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受海水入侵的河流含盐度增加,带有咸味),这样的情况下能钓到鱼吗?心里面七上八下的……  相似文献   

6.
在广大的钓鱼爱好者中,不论使用诱饵还是钓饵都是以香甜或是稍带酸味调配,而使用咸味鱼饵”垂钓者是绝无仅有的。笔者在一次垂钓中,因带去的午餐菜太咸没有吃完,便和着米饭,装入打窝器中作诱饵。这天上午原本一条鱼也未钓到,自咸味饭菜打下去后,不出半小时,便连连钓上草、鲤、鳊鱼,我当时还并未意识到是“咸食”的作用。第二次再去垂钓时,我事先有意在饵料中加入一些盐,挂钩的钓饵面食也是咸的。结果,同塘6位钓友中我领先。这时,我思想上仍是将信将疑,未必鱼也钟情嗜好咸饵?而在第三次、第四次的垂钓中,均印证了这一尝试。故惯用香、甜、酸…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有不少会发光的鱼,这种发光的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光鱼”,另~类是“它发光鱼”。美国的光头鱼就是自发光鱼。它头部背面扁平,全部为一对很大的发光器所盖,好似“探照灯”。光头鱼没有眼睛,发光器就能起视觉的作用。光头鱼有一套奇特的捕食本领,人们称它为“奇异的渔夫”。它们常常把自己隐蔽起来,张着巨口等待时机,伸出鳍上的长丝慢慢摆动,丝末端的发光器好像游动的小虾一般。好奇贪吃的小鱼以为是一顿美餐,纷纷追逐而来,刚要去吃,发觉上当受骗,想脱身为时已晚,反而成了光头鱼的一顿美餐。美国的一位生物学家…  相似文献   

8.
王长工 《钓鱼》2013,(20):14-14
鱼(叚)虎鱼,俗称“虎头鱼”“小狼鱼”,在海水和淡水均可钓到的鱼种之一,鱼(叚)虎鱼科。鱼(叚)虎鱼体小,细长,前端较圆,后端渐细,略侧扁。颊部膨大,头宽,明显大于体宽。眼大,侧上位,肉球略外突。无须,背鳍两个,胸鳍大而圆,属肉食性小型鱼类。  相似文献   

9.
唐天和 《垂钓》2006,6(5):65-65
在2006年金花地钓具展销会上,笔者被一种新式电子钓鱼器——“神枪”深深地吸引了:钓鱼真的会如此简单吗?即使从未钓过鱼的人也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连续上鱼?起初笔者也带种种种疑问,可经过试用之后才发现,神枪真的是太神了。  相似文献   

10.
海钓孤狼 《垂钓》2012,(3):43-45
拉流是指在船不下锚的情况下,随着海水的流动,不断拉动钓线钓鱼的一种方式。经过广大钓友的不断探索改进,“拉流”已经成为相对于“定位钓”而言的一种最常见的“人找鱼”船钓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盛夏的酷热,常让人有烦躁不安、倦怠嗜睡、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等症状。“日长睡起无情思”、“日高人渴漫思茶”,便是古人对苦夏者生动的描述。 苦夏症并非不治之症,办法很简单:吃苦——是“苦”其身,二是“苦”其口。 “苦身”,通过运动启动汗腺功能。 苦夏者之苦,常因为汗液蒸发不畅,体温不能随汗液迅速散失而滞留体内。这类苦夏者的汗腺泌汗功能常有“惰性”,不能正常工作,使人体按需要大量排泌汗液。医学家说,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骑自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真是无奇不有,一般的鱼一到0℃就会变成“冰冻鱼”了,但是有些怪鱼却有一些特异功能,即使在0℃以下水中也能活蹦乱跳。1899年,一些极地探险家到达南极地区考察,那里的海水温度低到一l℃也不结冰。令这些探险家惊奇的是,尽管海水如此冰凉,但海水中竟有100多种鱼类游来游去。奇怪,它们怎么没有变成冻鱼呢?还有一些南极鳞虾也在冰凉海水中活得很深洒。由于这些鱼挺特别,科学家们就把它们称为南极鱼。在一段时间里,虽然没有研究出南极鱼为什么在一l℃的水中还冻不死的原因,但搞清了它们是古代冰河时期留下的幸存者,生来就耐…  相似文献   

13.
四、潮,清楚 潮汐,海洋学家下的概念是,称白天的海水涨落为“潮”,称夜间的海水涨落为“汐”。在我国的大部分海区,潮汐每昼夜备涨落两次,并且第二天的高(低)潮时间要比第一天的高(低)潮时间推后约48分钟。岁岁年年,总是这样有规律地运动着。钓鱼人只是掌握涨落的规律是不够的,理应对潮汐涨落中何时为起潮、满潮、退潮、枯潮胸中有数。很清楚,海钓要随潮汐的涨落施钓。涨潮和落潮,都是海水处于明显的运动状态,排山倒海而来,一泻千里而去。水中氧气充足,海底的各种微生物随海流的奔腾而活跃起来,黑鱼和其他鱼也跟着潮水…  相似文献   

14.
金秋10月是垂钓美食“推浪鱼”的黄金时期。 推浪鱼又叫沙光鱼,学名矛尾刺虾虎鱼,因喜欢逆水而游,迎浪而上,故得名推浪。推浪鱼形状细长,头大大、尺把长、油光光、带鳍、软刺细鳞,身体背部呈灰红色,腹部呈白色,生活在海水近岸。因此,到黄海滩边采用路亚垂钓乃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鲁光同志《中国钓鱼》改刊号上,说了广大钓友想说的话:“在我国应减少为吃鱼而钓鱼的人口,增加为娱乐健身而钓鱼的人口。使垂钓队伍中‘美食’观淡化,使娱乐健身观强化。”我和我周围的渔友,非常赞同。这里我想为“钓翁”们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16.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6):12-13
垂钓罗非鱼的飞鱼技巧:目前在竞技钓罗非鱼的活动中,钓手们普遍都会采取短平快的“飞鱼”战术。这个“飞”字意味一种速度,而从速度到最终的“成功”,恰恰需要“器”与“技”的完美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飞”鱼,且“飞”好鱼,备好腰劲十足的利器(调性佳的罗非竿),是您最基本的条件。因为,好竿,它既能轻而易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虽然地处沙漠,但她的海岸线风 光美丽:远处海水蔚蓝,近处海水碧绿;蓝天白云,令人陶醉。 1987年我因公在其首都阿布扎比工作生活,领略了当地多姿多彩的垂钓活动。 每天清晨,我都要从公寓楼慢跑到海滨公园。每隔几天手上就会拎一支塑料桶,桶内有一支抛竿。石砌的海堤,金属护栏,相隔不远就有一座供人休憩的凉亭,国王爱树爱花,淡化海水沿着胶皮或塑料管滴灌着丛丛花木。微带着咸味的阿拉伯湾(伊朗称波斯湾)的海风吹来,沁人心肺。随着上涨的潮水,墨鱼和螃蟹缓缓游到岸边觅食,偶尔也有像蒲扇一样的鳐鱼翩翩…  相似文献   

18.
陈中春 《钓鱼》2006,(18):34-34
钓友尊称李易珍为“窝子王”的原因,是因他在选择钓位,找窝钓鱼的环节上,有”选点不走眼,看透一丈深“的独到见识,用大家的话说:保证有鱼,十拿九稳。李易珍祖辈居住在梓江河岸,世代都以水吃水,他爷爷,他父亲生前是远近闻名的“潜水豹”和“海水猫”,上世纪50年代末,年轻的他,就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钓友在垂钓中,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浮标在瞬间发生有力地一扌屯(上送情况在本文不做讨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那有力的一扌屯却很难显现出来,尤其是在放了又钓,钓了又放反复比赛的鱼塘中,鱼已十分“狡猾”,警觉性极高,这种鱼钓友称之为“猾鱼”。还有一种吃食时吃口很轻的鱼,北方钓友称为“轻口鱼”。“猾鱼”、“轻口鱼”吃食时,鱼饵刚进口中稍感异常马上就会吐出去,有时要经过反复试探多次才将鱼饵小心翼翼地吃入口中。在试探过程中,发生在浮标上的反应常常是标尾在很小的范围内(大约几毫米之间)上升下沉缓慢动作,信号很微弱,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20.
郭铁钢 《垂钓》2011,(7):44-45
扔头鱼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俗称,其实它的学名为鰕虎鱼。这种鱼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存,属一年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它头大嘴大,小眼睛,身体细小呈纺锤形,肉质鲜美,不论做汤、红烧、酱炯,都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不过,吃这种鱼时若把鱼头扔了就相当于少了一道美味,故大家取其反意,多将其称为“扔头”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