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娟 《亚太教育》2023,(20):113-115
化学新课标强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学科融合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以“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跨学科实践活动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以期能够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化学高考无论是理科综合卷,还是化学单科卷;无论是新课程卷,还是大纲卷,近几年来共同的发展趋势都指向学科内综合,因为学科内综合既能够充分体现化学高考选拔的价值,又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成为化学高考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3.
2000年首次在江、浙、吉、晋四省试行“3 X”综合高考,测试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别是综合、创新能力的考查。作为理科综合之一的化学学科,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把学科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本人从化学学科基础知识教学人手,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立超 《化学教学》2005,(11):43-44
2005年高考,涉及化学科试卷有全国高考理综Ⅰ、Ⅱ、Ⅲ卷、北京理综卷、天津理综卷、广东大综合卷、辽宁大综合卷、上海化学卷、广东化学卷、江苏化学卷共10套(上海理综不设化学专题)。今年高考化学大纲新增加一条,明确指出:“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在今年多套高考试题中出现,以下对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试卷试题作统计(见表1)和解析。  相似文献   

5.
初三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知识的综合,逐步成为中考理科综合命题的热点。这类试题借鉴了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特点,打破学科界限,采取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方式,突出考查学生化学与物理、生物、地理等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联系实际、创新思维的能力。解题时,不仅要驾驭化学知识,还要善于迁移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它山之石,攻己之玉。  相似文献   

6.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具有唤醒原有知识、化学体系重组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三重功能。做好高三一轮复习对高考备考至关重要。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综合式复习开展高三化学复习备考,同时深入挖掘教材,以期为高三化学复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考小综合、大综合的普及,学科问综合题将会成为中考的热点题型.本文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学科间综合题进行题型归类例析,并对中考化学中可能涉及的此类题目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要倡导化学教学中的联系教学。为此,我就如何将"联系"运用于化学教学中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9.
刍议化学学科教育的研究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如何开展我国化学教育研究,促进化学教育转型。我国的化学教育研究需要对化学教育恰当定位,把握好发展方向,采用综合集成法,并注意形成化学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现代无机化学突破传统研究范围,与其它学科结合、渗透并发展为许多综合、边缘学科的情况。特别是对现代无机化学的分支学科《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无机材料化学》五方面近年来研究的前沿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前景等作了初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学科综合教学主要以学科综合为主,兼顾学科问的综合.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验,我们发现在语文、物理、化学等教材中有关生物学的内容和信息很多.在生物教学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断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他学科教材中有关生物学的内容和信息,如何联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等学科,使我们在教学中取得最大的课堂教学效益.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从2000年秋季开始,我们使用了化学新教材。从教材内容看,教材编写新颖,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新教材也适应新形势下“3 综合”考试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深入系统地研究新教材与其他各学科之  相似文献   

13.
陈方  诸小波 《新高考》2006,(10):40-44
化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学科思想和观念,以便于学生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实际问题。2006年高考江苏化学卷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能力与思想,对中学化学教学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如第22题,光刻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和激光制版技术中的关键材料。某一肉桂酸型光刻胶的主要成分A经光照固化转变为B。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考“3+综合”模式的全面推行,加强物理与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必然成为今后中考物理与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命题改革的趋势。现就物理与化学、生物学科比较容易结合的地方粗浅地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5.
探讨化学综合试题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地产生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以化学学科为例,形成了生物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海洋化学等新的学科分支。为适应这种变化,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性新型人才。教育部从2000年开始在江、浙、吉等省实施“3 综合”高考模式的改革试点,并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所谓“综合”,从知识内容看,有两层意义,一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二是学科间知识的综合。目前,全国实施的“3 综合”主要是指“小综合”,即理化生构成的“理科综合”和政史地构成的“文科综合”。下面从化学学科角度浅析一下构建综合试题的特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62):148-14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化学已经不再是理工类学生必选科目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素养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化学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学习观。文章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现状,提出高中化学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军翔 《化学教学》2006,(10):35-37
1变中求稳 从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的整卷结构来看,2006年和2005年完全一致。生物、化学、物理各学科试题的数量及赋分也都一样:生物5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共72分;化学8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08分;物理8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20分。各学科内容的编排顺序也无两样:第Ⅰ卷按生物、化学、物理顺序编排;第Ⅱ卷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所有试题都是学科内综合,无学科间综合。  相似文献   

18.
论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 ,以能力立意命题已是考改所趋 ,这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我们指出了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深刻意识到学科间相互渗透对教学的效果影响巨大 ,就此 ,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交叉渗透的必要性 :近年来 ,科学发展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 :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一方面 ,门类越分越细 ,这种分化已达到相当精细的程度。比如基础学科中的化学 ,可以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等 ,其中每一个分支又可产生若干次…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立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学科综合,多角度创设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境;巧借"口诀、顺口溜",帮助学生轻松地突破重点难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刚刚兴起的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化学素养、化学信息素养、化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化学思维素养、跨学科合作综合素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并详细表述了这些素养内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