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那天学习《我与地坛》,围绕“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的问题,我要求学生讨论: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学生在积极地发言,可是我还发现有一个学生在静静地流泪,她没有参与讨论,她更没有起来发言,她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个人偷偷地、静静地、默默地流着泪。我的心猛地一惊,我突然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的不是热闹,而是静默!确实,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民主、平等成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讨论、交流则是必备的教学流程,于是,课堂中,学生积极地发言,大胆地表达,尽显个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1.让学生不自卑 学生在研究磁铁时,通过探究知道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正当我准备总结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坐在最前面的、平时不爱发言的女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问她:“你有什么问题吗?”那个女孩胆怯地说:“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老师,行吗?”我笑着说:“当然可以,你可以大声地说。”  相似文献   

3.
村庄     
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的妹妹叫芦花我的妹妹很美丽 【赏析】 《村庄》这首短诗结构简单,但意境朴 实而优美。 诗人选取很普通的意象──村庄,人 类生存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很普通的人 物──母亲和儿子,人类最基本的组成单 位。第一节着“静静”二字,“儿子静静地长 大!母亲静静地注视”,一切复杂的东西都 清晰明了。母亲为儿子所忍受的种种苦 难,儿子在母爱呵护下艰难的成长,是如 此地轰轰烈烈而又不动声色,母爱被鲜明地凸现出来。第一节意境单纯而不单调,醇美而又从…  相似文献   

4.
母女之间     
杨纯 《家长》2003,(Z2)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我成了她的女儿,而她成了我的母亲。很小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记忆,不知道那时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想,那可能是我和母亲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吧。母亲柔柔地哼着摇篮曲,我静静地躺在她的怀里睡去。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拉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我很乖巧地跟着她。后来,母亲第一次打了我,她说我任性,其实是我对她不再百依百顺。上小学后,我几乎天天都淹没在她的唠叨声中,但我很少去理会她的那些话,对于她的惩罚更是不屑一顾。只是每每到了最后,总是我做出让步。我真恨她是我的母亲,我是她的女儿,但这是一个无法…  相似文献   

5.
谢谢您,母亲     
母亲是有生以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尤其是她生存处事的态度 ,给我以深深的启迪。在失去父亲之后的岁月里 ,母亲成了家中的脊梁 ,不管生活多么艰苦 ,她总是默默地忍受着 ,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她忙碌的影子悄悄地告诉我 ,要敢于面对生活。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她是一个慈母 ,又似一个严父 ;她既悉心照顾我 ,又严格要求我。母亲一向很慈祥 ,仅仅有一次 ,她不留情面地打了我。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我 ,却不懂得理解、体谅母亲。好多时候我就不明白 :为什么自己没有别人那样优越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6.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 母亲离开我们已13年了。在我眼里,母亲一生都很美丽,她所有的照片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有时她也开玩笑地说:“我不要活得太老,老了太难看。”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儿童心理咨询”中,我除了接待一些家长外,还接待一些孩子。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两位小学生。一位是小学一年级的女孩,她落落大方地走到我面前说:“爷爷,我活得很累、很烦,真不想活了,怎么办?”她这一问使我惊呆了。只不过是7岁的小姑娘怎么会感到和体验到活得累而不想活了呢?我让她坐下,问她:“你为什么会感到活得累而不想活了呢?”她说:“我一点自由都没有!”“说说怎么个没有自由法?”她说:“你看,  相似文献   

8.
我当演员     
周二第四节是口语交际课,课题是“学习苦与乐辩论会”。这节课该怎样上?是按部就班,老师做主持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发发言了事?还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各抒己见,自主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呢?思考片刻,我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备课。  相似文献   

9.
想念母亲     
想念母亲的心情,是一簇淡淡的火苗,越想用酒浇灭它,它越会熊熊地燃烧…… “妈,我回来了!”中学时,这是我每天放学进家的头一句话。 “又考试了吗?老师说什么了?……”无休止的发问便是母亲的应答。 考好了,受了表扬,我便以流光溢彩的笑容向母亲侃侃道来,同时期待着母亲的赞许──后来我才知道倾诉是一种快乐。母亲便静静地听着,也会笑,也会忘了锅里的稀饭。我便在母亲笑的时候揭开锅,便会发现我最爱吃的番茄炒鸡蛋和那种肉很少粉子却很多的火腿肠。 考砸了,遭了批评,所有的内容便会被我凝练成两个字──“没有”。我这人,…  相似文献   

10.
某校七年级正在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观摩课。舒缓的音乐,感人的图片,深情的引导,把学生带入了浓浓的氛围之中,纷纷举手畅言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无微不至。这时,一个女生站了起来,说:“我觉得父母们如果真的活得这么累,当初何必结婚,又何必生孩子呢?”一语既出,满座皆惊,同学们很快就低声议论起来,“这叫什么话。”“太不孝了!”“她为什么每次发言总是喜欢唱反调?”  相似文献   

11.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12.
母亲是个深沉的人,她不善于表达她的爱。自我懂事以来,就没有听母亲说过:“我爱你!宝贝。”看着新生的婴儿在他们母亲“宝贝,我爱你”中安恬地睡去,我常常想,是不是小时候,我也是这样在母亲的怀抱中睡去的?  相似文献   

13.
史铁生在21岁时,不幸下肢瘫痪,青春韶华,丧失了行走的能力,其痛苦自不待言。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精神几乎崩溃,是谁抚平了他心理上的创伤,是谁给了他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是地坛,是母亲?是如母亲的地坛,是如地坛的母亲?读《我与地坛》,我们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憾;析《我与地坛》第二节,让我深深感受到:深沉的母爱在默默无言中。青春致残是不幸的、痛苦的,而双倍的痛苦却加在了体弱的母亲的肩上。作者依凭自己的感受,带着强烈的感情,用从容的笔触,借满含深情的文字述说了“我”那“活得最苦的母亲”对残废儿子那种不仅疼爱…  相似文献   

14.
四枚鸡蛋     
这是一个贫穷农民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辛辛苦苦地维持着生活,儿子也很懂事,从小就帮母亲下地干活。这天,儿子踉踉跄跄地从地里回来,母亲关切地问:“是不是病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妈,我不想种地了!咱们咋这么穷?连肚子都填不饱。”母亲沉默了,心想:咱们不种地,还能干什么?但看着儿子那失落的眼神,她一字一顿地说道:“是啊,孩子!咱们不该穷,是咱们没有改变命运的办法啊!”望着母亲,儿子吃惊得半天没有说话。母亲默默地摘下儿子那顶帽子,细心地抽打儿子身上的灰尘,然后慢慢地把篮子里的四枚鸡蛋一个个放进帽…  相似文献   

15.
味道     
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地谈论着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美国”、“澳大利亚”,呼声此起彼伏。问及方方,得到的却是“我最想去爷爷家”的回答。一句并不响亮但坚定无比的话语霎时间冻结了大家热烈讨论的气氛,大家都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方方。“我们在讨论最想去的地方。”有人提醒方方。方方很认真地答道:“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爷爷家。”“你爷爷家在美国吗?”又有人同她开起了玩笑。“不。”说完这一个字后,方方就不再开口。这个其貌不扬但语出惊人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在大家热烈讨论时她的话不多,但她却特别喜欢说“爷爷家”这…  相似文献   

16.
①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  相似文献   

17.
我妈妈是中学教师,她不仅教学认真,而且特别关心学生,连学生的衣服破了洞,她也要亲手帮助缝补。这样的老师竟然不是学校先进,校长说是名额有限。但妈妈从不计较,仍一如继往地认真教学和关爱学生。学生评价她是“一个不得奖的优秀教师”。假如我是母亲,我会主动与校长交流思想,并争取进入“优秀”行列,因为这也是一种权利。(闻名)种田的母亲从未走出过山村,除种田养猪之外,她说不上一句“时髦”的话,甚至连“改革”“开放”之类的话都听不懂。假如我是母亲,我会去参加夜校学习班,提高一些文化水平。(潘杰)作为一名孤儿,我没有享受到母爱的温…  相似文献   

18.
十月秋风     
11月25日 阴 第一次看见女人的眼泪是母亲流下的,那时我四岁。她背对着我坐着,掩着面,一声声地抽泣。我推了推她的肩,她没有回头。于是,我便跟着哭了起来。母亲转身,把我搂在怀里,一遍遍为我拭着泪。母亲的眼红红的,脸的泪水静静地滑落。我伸手去擦,冷冷的。十月的秋风在窗外转着,见不着痕迹,只有“沙沙”的声响。  相似文献   

19.
朱华贤 《师道》2007,(3):36-37
在本地教坛新秀评比的考核中,一位候选人执教《牛的母爱》一课。接近尾声处,教师先要大家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然后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什么?”要求学生当众大声地说出来。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对母亲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另一个学生说:“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妈妈,你永远是我最爱的妈妈。”又一个接着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水之证     
吴玥 《高中生》2009,(13):16-17
她静静地躺在卧铺上,雨水拍打着玻璃窗,单调的拍子让人想起某些往事:她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听雨,然后在同一个位子上考得一塌糊涂。最不能接受她的成绩的是她的母亲,但母亲没有责备她,只说"我带你看海去"。她倒情愿母亲骂她,以便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