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垦区实施“人才强垦战略”是推动垦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垦区已将人才工作纳入到垦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进行“人才强垦战略”的实践与探索。以创新的观念认识“人才强垦战略”;以创新的机制用好人才;以创新的政策引进人才。垦区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市场化取向不强,政策配套不够,国际化水平不高。构建和谐垦区,实施“人才强垦战略”的建议与思路:提高对“人才强垦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党组织在实施“人才强垦战略”中的领导作用,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人才队伍和谐。  相似文献   

2.
立足新时代,北京景山学校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攀登教改高峰,不断深化“三个面向”,努力推动教育现代化。从聚焦“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建设、科研引领、探索一体化、长链条育人实践等方面实现党建引领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的识人用人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克明 《中国培训》2004,(11):11-12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前提。所谓人才观,就是关于人才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人才观之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性,犹如世界观、人生观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一样。有无科学的人才观,往往决定着人才工作的方向和效果。首先是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识人观念识人既要看才能,更要看品德,力求德才兼备,不可重才轻德。“德”,顾名思义,是道德、品德的意思。但长期以来,我们评价选拔干部时更多地把“德”单纯理解为政治标准。这种片面性给一些道德败坏的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以政治上的伪装换取组织上的信任,从而进入各级领导层…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德育的重要“课堂”邓小平同志讲过,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削弱.事实证明,大学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德育,那么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德”是人才的灵魂.它在人才成长诸因素中占统帅地位.就人才的品德而言,它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层次,即个性心理品质,伦理道德和政治品德.其中政治品德是最重要的,决定人才成败的根本所在.人才的政治品德应包括这样几种优秀品质:造福人类的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感;脚踏实地地勤奋苦干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因此,  相似文献   

5.
教师道德品质的高下,从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需要良好的品德和全面的素质。这不只是中国的要求,也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共同要求。所以,我们乐陵市教委始终将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一、确立“四高”、“六个一”和“八不准”的师德建设目标我们认为,师德建设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做到实处,抓到要害处。为此,市教委专门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各个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师德建设领导机构,旨在领导与督察师德建设工作的进行。通过深入的调…  相似文献   

6.
中央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管人才”要求,扩大了组织工作的视野和领域,高校后勤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后勤集团中的科级干部是一个负责管理工作的群体,是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如何按照“党管人才”要求,加强对后勤科级干部的管理与培训,成为摆在高校组织部门和后勤领导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一、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后勤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摇篮。高校党委是领导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政治核心。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是对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面对挑战,必须认清形势,找出积极的对策: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坚持“三个面向”,改革旧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环境,做好环境育人工作。巩固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德育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造就时代需要的具有崇高思想品德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 ,提出了“领导人才”、“高素质”等重要概念 ,阐述了领导人才必须具备的五项基本政治业务素质和三条培养途径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领导人才素质思想 ,为新时期领导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海南)》2007,(5):17-18
一年来,在三亚市委、市政府和海南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相似文献   

11.
Militaries that take a character development approach in their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but rely heavily on authority figures as subject matter experts to teach soldiers face two serious problems. First, soldiers improperly defer to their instructors and, as a result, do not understand the moral virtues taught in class. Second, instructors are in a poor position to motivate soldiers to develop character through the goal-oriented, measurable and supervised practice of specific virtues. These problems threaten character-based moral education programs because people must understand and practice the moral virtues to form good character. Building on the work of several prominent moral philosophers, I propose that militaries can mitigate the problems of authority in moral education and enhance soldiers’ character development by incorporating an apprenticeship model which leverages the mutual trust that soldiers share with leaders and peers.  相似文献   

12.
青年干部是党、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应该以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较强的能力,顽强的意志,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3.
领导者的领导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在领导力开发中领导者自身德性修养的提高是必须遵守的第一位的要素。领导者的德性主要体现在思想、品格和行为三个方面,对领导者在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用人能力等方面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领导者要重视自身德性的修养。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内涵;解析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领导干部道德认知、领导干部道德情感、领导干部道德意志和领导干部道德行为;指出了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维系功能、导向功能、示范功能和约束功能。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提升领导干部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面 临着严重的考验和挑战。另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在整个.土会道德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用 和影响。因此,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关键是加强党的道德建设 ,尤其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从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角度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指导 ,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从制度和监督的结合入手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个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实践锻炼 ,不断提高个人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水平 ;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确立社会主义的权力道德观 ,廉洁自律 ,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17.
品德的层次与德育的精英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德是有层次的,对道德规范的履行状况和内在的情感状态决定了品德层次。传统文化道德追求的精英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对高层次道德的过度追求,现实德育也有类似的倾向。过度追求高层次品德的道德精英主义倾向对整个社会道德状况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道德教育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高层次的品德固然值得推崇和仿效,但低层次的品德也必不可少,教育应该对此予以理性的对待。  相似文献   

18.
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品格观遭到了以哈曼和多里斯为首的情境论哲学家的挑战,但他们对于品格的理解存在着过多注重行为的气质性倾向,以至于把行为的气质性倾向等同于品格特质的偏差。而品格的构成,不仅包含着作为品格外在表征的行为气质性倾向,而且还包含道德信念以及道德义务影响行为的气质性倾向的本质和程度等内在因素。因此,品格构建应着力通过自我调控来缩小道德义务与行为的气质性倾向之间的差距。而品格构建的现实启示就是品格的教育需注重外在的行为与内在的道德心理;细微的情境因素都可能影响主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导致道德偏差的出现;需要加强对情境的控制,但决不能否认品格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细微品性刍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萍 《教育研究》2005,26(10):18-21,70
因人而异、因情而变、融入心灵、多样地、深入细致地开展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种特性——细微品性。德育研究应从既具有内在同一性又相对独立的认知、制度和操作三个层面展开,这一认识是德育工作细微品性提出的前提性假设。它的理论依据源于德育本质的“人、精神性、内在性”核心关键词的解析和品德形成的心理机制。针对现行德育工作细微品性的种种缺失,从德育工作的制度化、个案化、体验化、生活化和提升全体教师德育专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20.
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的描述和分析,指出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培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导师德育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