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困生问题是社会中一个敏感的话题,涉夏到社会的千家万户、方方面面,影响面较广。为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特困生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转变观念和方式,进一步完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高师特困生的状况,并提出做好高师特困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特困生资助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并轨”招生的全面辅开,缴费上大学无疑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低收入的家庭.今年我省嫩江地区又遭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大片粮田被淹.这样特困生的比例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业院校特困生资助工作.帮助这些经济困难的同学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是我们农业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索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特困生档案是做好特困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4.
爱心:做好特困生工作的立足点辽宁工学院李浩赵雪梅关键词:特困生资助措施根据省政府有关办公会议决定,我院于1995年实行招生“并轨”。尽管学院在制定收费标准时考虑到办学需要和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但“并轨”后必将使学院的特困生问题更加突出,特困生的数量呈...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的特困生资助工作大都是依据地方开具的各类证明材料,从定性的角度进行认证和审批。资助的公正性、准确性、时效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为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校园大数据的高校精准资助模式。首先,分析学生学习、生活、消费等海量信息,挖掘特困生行为的特征;其次,以此为判据,完成受资助学生的行为监督和未受资助学生的认定推荐。所提出的资助模式结合了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资助模式,为科学合理地配置高校有限的资助资源,灵活准确地调整特困生动态,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等院校特困生扶助工作的复杂性,认为对特困生的扶助方式要因人而异,不能千人一样,要根据特困生的实际情况,多种扶助方式灵活运用;同一名特困生,不列时期采用不同的扶助方式,在同一时期也要采用多种扶助方式的"立交桥式"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扶助.提出了建立定期资助与不定期资助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工代赈与直接补助相结合,减免学费、助学贷款与缓交学费相结合,学校扶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资助与奖励相结合,经济援助与精神抚慰相结合的纵横交错式的扶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特困生问题已经是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从特困生思想和心理问题入手,在经济资助和思想教育上对特困生进行帮助,进一步加强引导,鼓励特困生奋发成才。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特困生的资助工作,让这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这也是“并轨”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之一。我院从去年开始,采取了相应措施,做好特困生的资助工作,为“并轨”做好充分准备。一、改革奖贷学全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994年9月我院重新制定下发了《西安矿业学院本、专科学生奖学金实施办法》和《学生贷款制度实施办法》,并在94级学生中开始实行。新的奖学金条例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1.增加了奖学金的种类,并明确其范围、等级和标准,即:新生入学奖学金;煤炭一、二类定向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特优…  相似文献   

9.
特困生现象已经引起各高校的广泛重视,研究特困生问题,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生活情况的调研,从实际出发,结合近年来工作经验和所能了解到的情况,对我校特困生生活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我校特困生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加大助困力度、加强勤工助学、开设半菜窗口和特困生窗口等可行性建议及操作方法,或许对我校的特困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特困生现象已经引起各高校的广泛重视,研究特困生问题,帮助他们切实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生活情况的调研,从实际出发,结合近年来工作经验和所能了解到的情况,对我校特困生生活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我校特困生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加大助困力度、加强勤工助学、开设半菜窗口和特困生窗口等可行性建议及操作方法,或许对我校的特困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若干思考周翠林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工作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作为资助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虽然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但无疑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勤工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交费上大学已经全面铺开,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和父母下岗的或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这些学生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无形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特困生资助工作,帮助这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摸清情况建立特困生档案 要想让特困生工作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这是做好特困生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350名学生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42%,特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33%;女特困生比例略高于男特困生;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比例是来自城镇贫困学生的3倍。极少数贫困学生家庭贫困是由于家庭各种不幸、父母身体不好或年龄过大造成,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处在贫困地区、家庭人口较多、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父母是农民或是下岗工人。我院78%的特困生学习刻苦;83%的特困生生活俭朴;96%的特困生心理素质好;97%的特困生同学关系比较融洽;76%特困生性格内向;83%的特困生情绪稳定;76%的特困有过自卑感,其中只有9%的特困生的自卑感源于家庭贫困;64%的特困生准备考研;25%的特困生在谈恋爱。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特困生问题:(1)变无偿资助为有偿服务,无偿资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2)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勤工助学岗位;(3)制定特困生奖励条例,鼓励特困生努力学习;(4)鼓励特困生向社会提供智能型有偿服务;(5)做好特困生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赵卫川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6):117-119,128
高校特困生问题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做好高校特困生工作,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的稳定甚至社会的稳定。因此,进一步抓好特困生工作任重道远,意义重大。针对新时期地方院校特困生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作出分析,并对解决特困生问题的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学校社会携手做好特困生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社会携手做好特困生工作浙江丝绸工学院史永安,胡立炜特困生的出现和增加,是高校助学金改奖学金、公费上学转收费上学后出现的一个新情况。如何帮助特困生克服困难,这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建立健全特困生档案,全面掌握特困生情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特困生队伍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政府对特困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困生资格认定与各项资助发放标准已成为全国各个高校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高校特困生的认定一旦出现偏差,不仅会造成资助资源上的浪费,还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的认定体系与资助发放标准,或是以学习成绩为单一考核标准,没有做到对在校特困生的全面考评,缺乏标准性、系统性、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完善特困生资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如何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我国各高校相继出台了系列资助特困生的制度。本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特困生资助制度从“开源”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特困生需要精神和心理上的关心侯文华(南通工学院)许多特困生除需要经济资助外,还需要精神、心理上的关心。特困生的心理特点可概括为:(1)自卑心理浓厚。许多特困生在参加各类活动时,总是躲躲闪闪,不愿出头露面。(2)自尊心强烈。特困生中大约有近80%的同学...  相似文献   

19.
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与成才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决高职特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职特困生资助和成才保障体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教育并完善心理咨询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表明,1997年我国普遍高校本科学生中,特困生数量约三十万人左右。特困生日益成为高等学府的一个特殊现象,特困生问题亦成为新世纪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话题。为确保高校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废止学业,今年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费的逐年递增,特困生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仍呈上升趋势,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