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科学》2005,27(1):i001-i001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为依托,在中国科学院重大知识创新项目和国家科技部973计划的支持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 FLUX)于2002年建立运行。该网络通过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土壤、植被和大气的各种要素,以及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的多种关键过程进行综合观测。  相似文献   

2.
3.
正i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4.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5.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7.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则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8.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11.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12.
正项目概况我国现有的陆地生态系统非均匀下垫面观测技术,远不能满足碳氮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与机理及碳氮循环耦合过程的综合研究对观测设备性能的要求。由于国际上尚无商品化的相关设备,国外先进科研机构都只能通过自己研制来满足其科研工作的需要。本项目将研制我国第一套专门针对非均匀下垫面低矮植被陆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点位多气体(包括N_2O、NO、CH_4、CO_2)净排放通量的同步、高频、全自动综合测定的观测技术系统(AMEG)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这个对环境问题有着前所未有兴趣的时代,为科学界提供了特殊的机会,同时也提出了特殊的责任。随着臭氧洞和温室效应的发现,一般公众对全球生命支持系统所受威胁正在变得日益关注。与此同时,政府也受到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精心提出的‘持续发展’概念的影响;这个概念包含着如何在不损害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思想。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向科学技术界提出了三项主要挑战,这三项挑战可用下述‘关键词’概括:  相似文献   

16.
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全球碳源和碳汇之间的不平衡 ,使得研究生物圈碳循环日趋重要。阐述了全球生物圈碳循环的科学问题及我国进行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循环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京都协议的发起,全球碳源和碳汇之间关系的研究日趋重要。针对目前国际有关碳循环研究方面的进展,介绍了碳循环模型的概念、碳循环模型发展的三个阶段、碳循环模型分类碳循环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湿地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受多种影响因子的共同作用,不同时空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影响因子也各不相同。本文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将湿地CO2排放通量分为湿地地上植被CO2排放通量和湿地土壤CO2排放通量两部分,并综述了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动物等生物因子,温度、水文、土壤状况等非生物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分别对两部分CO2排放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模拟及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利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理论的区域尺度遥感参数模型(C-Fix模型)估算了2003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模型输入数据包括叶面积指数数据(LAI)、中国地面气象站的逐日气温数据、逐日降水数据和太阳总辐射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模型输出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均为1km2,时间步长为1天。模拟结果表明:2003年中国陆地总NPP和平均NPP分别为4.37 Pg C和640.32 g C/(m2.年),NPP的主要分布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减小;其中海南岛南部、云南西南部和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地区年NPP最大,在1 800g~2 500g C/(m2.年)之间;青藏高原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一般在100 g C/(m2.年)以下;西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植被稀疏,植被NPP不足5 g C/(m2.年)。C-Fix模型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比如,森林、草地、农田等)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异性,以减少模型估算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凋落物分解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和养分循环起着关键性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影响凋落物分解的主要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以及入侵物种对本地植物物种凋落物分解的影响。由于研究尺度的不同,故各影响因素对分解作用的大小尚未得到明确结论,各国科学家也正努力量化各影响因子对凋落物分解贡献的大小。目前,诸如全球变暖、氮沉降、太阳紫外辐射、CO2浓度升高等,全球环境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这种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有关凋落物研究的重点多在地上部分,故往后我们应加强对地下部分凋落物分解的养分元素动态循环研究,对更好的了解植被-土壤反馈机理和改善全球碳循环的预测等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