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教育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格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又具有自身特点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网格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信息资源共享。基于此,网格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当前教育资源的管理问题。一、目前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1.有效资源内容匮乏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库产品,几乎每个产品都号称有几十到上百G的数据量,可谓是“资源丰富”,但这些产品安装到学校真正使用后,教师又普遍反映有效资源内容匮乏,需要的资源难以找到,没有参考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资源内容建设的合理体系还尚未形成。厂商建设资源,内容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对校园网的应用现状和网格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未来校园网应该以网格技术为基础,并就如何基于网格技术建立数字化校园,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提出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利用网格技术可对所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实现高度共享和全面协作。本文分析网格技术对分布教学模式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基于网格技术的分布式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校园网资源浪费现状,将网格技术引入校园网以实现计算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管理软件SGE(Sun Grid Engine)支持计算资源的动态加入,具有很好的扩展性,所以在资源层中利用SGE自带的调度策略对本地资源进行管理.同时与Globus Toolkit相结合,共同管理校园网格中的资源.由于Globus Toolkit在资源分配上还不够完善,因此提出把移动Agent引入到网格资源管理中,更好地解决资源负载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网格资源拍卖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基于预算因子以及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恩效用设计了一个价格上涨的网格资源拍卖机制;给出了个体用户的竞价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网格及其体系结构和网格技术的发展现状,就基于网格技术的分布式教育资源建设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从资源的存储、检索、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网格及其体系结构和网格技术的发展现状.就基于网格技术的分布式教育资源建设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从资源的存储、检索、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网格资源的管理和调度是网格应用的关键技术。阐述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网格调度的本质,分析和比较了几种典型的应用经济学原理的网格资源管理调度方法,指出了其优缺点,设计了一个基于计算经济的网格资源管理调度模型,将议价策略和权重系数引入其调度策略,详细说明了其实现步骤。该模型能较好地适应网格的动态特性,优化网格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资源网格系统中,资源往往处于不同地区、不同结构的资源节点上,使用传统的集中式的检索机制无法胜任大量异构资源的检索和发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设计了一个以XML为基础的分布式检索子系统。该系统通过同构的XML文件对不同资源节点上的本地资源进行描述,生成该节点上本地资源的描述XML文件,并以此为基础,对多节点的大量资源文件实现了分布式的检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视频教学技术在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构建多媒体视频网格应用系统是改善校园网多媒体视频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网格应用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是整个校园网格系统的关键和基础,文中较详细的介绍了网格环境下资源的分类方法,资源信息的存储方式及资源的调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有其独特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窄式阅读理论在网络环境下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都起了不同的作用。阅读前的活动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设阅读情境;阅读中的活动解决学生语言学习的问题;阅读后的练习是进一步构建和巩固相关的语言及阅读技巧知识。这三个阶段的活动只有在网络环境下才能快速和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的环境因素如学习者、教师、信息、媒体等也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教学设计工作具有非常灵活的特点,应该改变观念,对教学设计进行新的认识,赋予新的内容,从而开发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近年来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在线学习环境的特点,从课程设计策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目标人群信息分析、提供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大纲、提供具有概括和引导作用的先导性材料、设计鼓励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创建鼓励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及采用形成性的学习评价方式等有利于提高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对“意义学习”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根据“意义学习”的内涵和教学设计理论,对网络环境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在分析网络教学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就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原则、结构、功能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和教学设计学三个概念在教育技术学界没有做严格的区分,这给学术研究以及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实践等方面造成混乱。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学,并不是教学论的低层次重复;教学设计能力,不等于对教学设计学理论和模式的简单照搬;教学设计学的理论和模式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和“本土化”改造,才能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本文回顾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社会,知识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依赖传统体制教授知识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迫切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和成果评价,都应考虑元认知因素。  相似文献   

19.
传统PBL教学方式存有不足。在对网络环境下PBL教学过程的含义、起源和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后,设计网络环境下PBL教学设计步骤,最后以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为例,列举新的问题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Mental models are one way that humans represent knowledge (Markman, 1999). Instructional design (ID) i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developing instruction and typically includes analysis, design,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e., ADDIE model). ID, however, has been viewed differently by practicing teachers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Kennedy, 1994). In a graduate ID course students constructed their own ID models. This study analyzed student models for (a) what ADDIE components were included (by teacher, nonteacher), and (b) mode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y teacher, nonteacher). Participants included 178 students in 12 deliveries of a master's level ID course (115 teachers, 63 nonteachers). Our conceptual ID model is presented, and the ID model task is described. Students most frequently represented design, followed by program evaluation,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terms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76 models were characterized as metaphoric, 61 dynamic, and 35 sequential. Three interrelated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ID learning are offered. Susan G. Magliaro [sumags@vt.edu] is Director of the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the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 at Virginia Tech. Neal Shambaugh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 Technology in the College of Human Resources & Education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