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INPD)作为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实施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从制造商角度出发,构建了SINPD视角下的供应商评价管理框架模型,并对其结构、主要内容及运行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林筠  李随成 《科学学研究》2009,27(5):743-749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INPD)的合作研发方式已为我国众多企业所采纳。以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目前企业实施SINPD的状况展开大规模调查,重点分析了供应商参与的责任水平、参与的阶段、企业对供应商参与的管理以及供应参与为企业带来的新产品开发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状况。运用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的方法,对中、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在供应商参与中的差异性和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到我国装备制造企业SINPD的总体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推进我国企业SINPD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对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INP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以智力资本影响为分析视角,应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得到包括智力资本在内的影响SINPD的五个主因素: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关系资本、SINPD的管理、企业间信任与承诺.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识别出企业的关系资本、SINPD的管理、企业间信任与承诺是SINPD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不仅能够推动SINPD在我国的研究,而且对企业有效实施SINPD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随成  王巧 《科研管理》2008,29(6):178-187
摘要: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Supplier involvement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INPD)强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垂直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共赢的新产品合作开发模式。在对SINPD驱动因素进行文献资料元分析以及探索性访谈验证的基础上,从制造商角度提出12项SINPD驱动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对驱动因素进行再次提取验证。结果表明,在SINPD的驱动因素中,外部竞争压力,国家创新政策引导,产品复杂、技术融合,R&D依赖,供应商依赖,以期获得绩效是我国制造商实施SINPD驱动因素中的关键因素,据此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分析SINPD视角下供应商评价研究的动因和基于SINPD的供应商评价研究的新特征,然后对国外学者基于SINPD的供应商评价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评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双方都有益,知识转移是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分析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供应商参与阶段、相对权力以及规范契约,并提出了促进双方知识转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组织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实践,提出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供应商能力、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质量、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情景,以及制造企业组织学习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检验结果,对制造企业通过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供应商的角度,识别出供应商早期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供应商早期参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供应商参与的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制造企业实施突破性产品创新对供应商的依赖关系,从理论角度剖析了供应商参与创新的前因因素、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企业间学习、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索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作用,最终构建了基于供应商参与的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知识创造、关系互动为中介变量,从两个关系路径探索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以福田汽车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了其自主创新过程中供应商参与的过程及其发挥的作用,从实践角度进一步验证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机理。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可以融合成一种新能力并产生综合效益。对供应商伙伴关系的研究是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之一。从产品协同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供应商伙伴关系的内容、特点、作用及其管理过程,为建立企业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深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针对闭环供应链复杂不确定环境下供应商优先选择问题,从过程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辅助体系三大方面构建了全过程的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HOQ)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特点,引入HOQ模型中强弱相关方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优选。通过某摩托车制造企业闭环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优选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供应商选择的多层次灰色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供应商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估,选择出最优供应商,与之结成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建立了供应商评价体系,应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选择出合适的供应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赵祥宇  赵淼  赵鑫 《科学学研究》2007,25(2):287-291
指出供应商管理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是目前供应商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课题,阐明供应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以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供应商管理过程的5个阶段;并根据供应商管理的整个过程,分析供应商管理各阶段知识的特性及其获取、转移和扩散。  相似文献   

15.
王彬彬 《科技与管理》2007,9(2):106-108
选择合的适供应商是供应链使命成功实现的重要保障,以提高供应商选择过程中的客观性、一致性等问题为出发点,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反映众多供应商品质的因素进行提炼,以便抓住关键因素,提高供应商遴选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良的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试图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庆华 《科技与管理》2009,11(6):80-83,88
收益共享契约是实现供应链系统绩效改善或完美协调的一种机制。考虑了销售商与供应商分别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情况下,建立了随机需求下由单供应商和单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供应商和销售商的浪费厌恶决策偏好对最优订购量、收益分享比例及供应链协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销售商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时,供应商所提供的批发价格、所获得的收益份额都将随着销售商浪费厌恶则增加而增加;在供应商具有浪费厌恶决策偏好时,供应商所提供的批发价格、所获得的收益份额都将随着自己的浪费厌恶则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制造商通常采用组织际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Syslems,IOS)来选择少数密切的供应商,以提高供应链能力,IOS特性在促进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关系治理中担当重要的角色.IOS的调节功能包括组织间的协调、联合过程以及联合解决问题等,探索IOS的不同特性对关系治理的影响是一个非常有意叉的课题.从IT微观的技术结构出发,研究组织际信息系统的特性--正式性、集中性、多样性、信息交换质量时组织际关系治理的影响,以制造商和供应商间的联合行动来分析关系治理,并通过因子分析验证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使用结构方程方法寻找出其中的重要因素,希望对企业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和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玮  李随成  禹文钢  李娜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84-1599
供应商是制造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来源,供应商创新性成为当前制造企业运营过程中评价并管理供应商的重点。基于组织创新性理论和关系观分析供应商创新性的特征,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方法,探索供应商创新性的概念和维度,形成供应商创新性构念解释构架。编制供应商创新性量表,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的因子分析,检验供应商创新性构念并开发测量量表。结果表明,供应商创新性由技术能力、创新欲求、资源共享意愿和关系协同能力4个维度组成,前两维度表明企业注重供应商自身应具备的创新特征,后两维度表明企业注重供应商在合作中体现的将其创新资源高效用于促进企业运营的特征,开发的供应商创新性量表为企业评价并管理供应商提供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混合模糊DEMATEL-ANP方法建立了绿色供应商的评价模型。DEMATEL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分析评价标准与评价目标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而确定选择标准。同时DEMATEL方法分析了评价标准间复杂的影响与导致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ANP方法确定了标准的权重值。因而,此方法克服了目前绿色供应商评价模型所存在的不足。在实际案例的应用过程中,评价模型帮助企业科学的评价和选择了绿色供应商,通过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