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英国现代数学课程体系变化的导因,介绍了英国数学课程明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并指出开展课程的科学研究,提高课程自身的力度和效度,是我们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在新课程实施中,很多教师意识到新课程的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但教师们一方面普遍感到课程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又对周围蕴涵的丰富的课程资源缺乏认识,忽视对身边的课程资源的挖掘。现行的课程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特殊的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之间的交往、各种媒体及日常生活等领域都蕴涵着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有效运用资源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数学教师如果能挖掘、应用好各种课程资源,数学课堂教学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学科体系课程、构建行动体系课程是当下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当下数学课程改革严重滞后于专业课程改革,并且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路至今还不甚明朗。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性透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职业能力体系结构分析数学课程的价值,我们认为高职数学课程具有双重价值:工具价值——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服务,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数学课程改革中,我们采用了1322模式选择数学课程内容;在问题引领教学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搭建了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同时新的课程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师生要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下面就开发数学课程资源的几种策略谈谈我们的作法:  相似文献   

5.
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程目标的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综合化。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以数学课程改革为先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数学课程以面向新世纪的大众数学思想为指导,在数学内容选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内容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现在已经进入到教材编写的阶段。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改变数学教材千篇一律的面貌,我们必须进行数学课程设计问题的研究。数学课程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的设计,以使课程的展现过程不仅能够具有可接受性,而且使学生形成…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主要包括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带、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少年宫、博物馆等。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靠我们用心去发现、挖掘与利用。没有发现的意识,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被埋没;不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从我们身边会逃走;不会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在我们身边闲置而浪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积累、勇于探索,抓住契机,课程资源随手可得。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2003年5月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进行实验,2007年将扩大到全国。《数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有许多新的变化。本文将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材选用、课程体例、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数学课程标准》的新意,以期对我们在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数学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数学课程方案》设计,明确了《数学课程方案》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在实施课程中所注重的素质导向,并通过一个课程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展示了我们在数学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10.
大学数学是高等院校非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2000年6月起,我们主持四川省综合教改项目《新世纪四川省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省有十多所高等院校参加。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通过调研了解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研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设想,制订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整合方案及课程大纲;编写与这些课程整合方案及课程大纲相适应的教材。现总结该项目的主要成果,并介绍由我们主编的…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弹性化是数学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大众数学”口号促成了人们思考如何构建弹性数学课程,数学课程弹性化具有丰富的涵义,现实差异、教育理论和课程政策是构建弹性数学课程的基础,当前各国(地区)构建的弹性数学课程,对我国弹性数学课程的构建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排课是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解决好排课问题对于整个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着眼于自动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系统的数学建模入手,主要介绍了基本资料管理、自动排课及逆排课等功能的算法设计与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获得较好的排课效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学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数学教师正在弱化“吃透”数学教材的意识。“吃透”数学教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吃透”数学教材意味着教师对“熟悉”数学教材的超越,能真正认识到新旧不同数学教材的差异,能因地制宜地分析与利用教材,能以建设性的批判眼光审视教材,能“反向思考”、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材的制约作用和内在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吃透”数学教材。为了能“吃透”数学教材,数学教师还应始终坚持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问题驱动的数学教育观是以分析问题、应用问题和计算问题为驱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数值分析课程和大学数学公共课程的教学,给出了一些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述了现有教学研究的发展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中学数学课程所具有的东西方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是中学数学课程本土化的反映。中学数学课程的本土化历程为我们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现实和教育传统的角度提出了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数学教师职前教育体制有如下特点:类型多样的教师职前培养机构、严格的公立学校数学教师聘任制度、定期的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制度.小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多样化特点;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课程更重视学科知识.韩国数学教师职前教育对中国的数学教师教育有如下启示:建立多元的办学体制,致力于专业化的数学教师培养;以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教育机构评估制度促进数学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学科课程和教学法课程之间寻求恰当平衡.  相似文献   

17.
The most recent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2009) mathematical literacy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in Wester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cluding Australia, the gender gap in achievement appears to be widening in favour of males. In the study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ender, school type (a measure of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school learning setting and geographic location on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amongst the highest achievers (top 2 %) in the grade 12 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VCE) mathematics subjects based on results reported in a metropolitan newspaper. Th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over the period 2007–2009, males, students from higher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nd those attending metropolitan schools predominated amongst the highest achievers in all three VCE mathematics subjects. Students in single-sex settings, particularly males, were also over-represented. For each factor, the dominance was more pronounced as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of the mathematics subject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8.
以正确认识数学学业成就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关系为指导思想,以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为根本保障,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基础,理论构建了包括函数、几何、运算、算法、概率统计和数学应用六个内容维度及各级指标的高中数学学业成就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具有鲜明的特色,如:模型化方法的使用,螺旋式上升的内容编排方式,注重数学活动,注重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这些特色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保持传统优势,发展"双基"教学;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基础课程改革正面临新的理念和目标;分析了职业能力的含义,论述了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对面向职业能力的高职数学课程开发原则和策略方面产生了一些构想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希望为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