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银霞 《语文天地》2013,(16):38-39
借助经典作品(课文)提高学生作文的模仿起点;把作文分解,化大为小,化整为零,通过片断写作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从生活中撷取素材来充实学生作文内涵等方式,对课堂写作过程进行控制和影响,使之体现一定的程序,逐步实现将写作转化为学生能够做并愿意做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们更为重视作教学,努力提高作教学的实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搞好英语作教学,光注意课堂讲练还不够,还要做深入细致的辅助工作。面批作可以使我们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从而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相似文献   

3.
史文 《现代语文》2002,(7):20-20
为什么学生的作得不到高分?为什么作分数总是徘徊在六十几分七十几分?为什么八十几分永远只是凤毛麟角?是因为学生的作实在大差劲,只有如此低分才相称吗?事实上,好多学生的作写得很漂亮,突出如韩寒等一大批才华卓具的小作,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开放中小学作教学课堂,“社会课堂有多宽,作教学的课堂就有多宽”。应在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命题和修改,加强思路训练和创造意识的培养,改革评分办法和师生共同交流写作经验等方面拓宽教学空间,以达到提高作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为培养化素质高、思想活跃、富于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服务。  相似文献   

5.
胡志林 《新作文》2004,(7):85-86
学习并掌握话题作的拟题技巧,能从“无话题”作中寻找话题;能将大话题化小拟题。  相似文献   

6.
沈沉沉,活泼又可爱,他的最大特点是善于吹泡泡。他吹的泡泡真好看。是出了名的,要大能大,要小能小,要单个的是单个的,要成群的是成群的,什么样的都有!他还常常为大家做表演呢!谁见了他吹泡泡的表演,都会为他鼓掌,为他呐喊,为他叫绝,啧啧称赞不已!所以,大家就给他取一个外号,叫做“吹泡泡大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快乐     
老师说,玩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因为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是我们的大课堂,它能教我们做人、做事,能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爸爸,请您让我和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阳光下玩耍吧!  相似文献   

8.
在高考全国卷和上海卷语试题中,一大一小两篇作的命题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曾风靡一时。但近几年,一篇话题作的考查形式一统天下,小作命题形式较少见。2005年高考,重庆作题突然回归一大一小。在考试中,比起写大作,很多考生面对小作显得手足无措,一些考生甚至失分严重。小作虽然小,但往往更容易暴露我们写作中的薄弱环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小”题更应该“大”作。  相似文献   

9.
应娜 《吉林教育》2006,(7):76-76
语文这门工具学科,人们都认为难教,其原因是容量大。尤其是作文教学,总是让人感到困难重重。多年来,作文是学生写,老师批。一批作文交上来,老师批改后累得透不过一口气,学生交完作文却什么也不想了,只等发作文时看看多少分,然后把作文本一合了之。年复一年,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没见有多大长进。面对此种情况,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困境,让学生快速提高作文水平呢?我的经验是:粗改多评一把作文批改搬进课堂,学生自我恳读,师生共同批改。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高考话题作出现后.大家对这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作形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同时对审题却谈的越来越少,似乎话题作就不需要审题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话题作的审题不仅不容忽视,比起以前的材料作的审题.我们要做的反而更多了。  相似文献   

11.
作,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的活动,而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的重要生活空间。因此,作课堂更应成为一个和谐的生命活力场——关爱生命、联系生活、启发创造,促使儿童走出“怕作、厌作、抄作”的怪圈,进入一个德、智、能发展融洽一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何小波 《四川教育》2006,(10):15-15
学生作的假、大、空和缺乏真情实感着实让人头痛。没想到,一次教室失窃却使我走上了作小课题研究之路,不再为作课而头痛。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中讲过这样一段话。工艺木刻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雕刻大了,还可以改小;如果一开始便把鼻子刻小了,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同样的道理,初刻眼睛要小,小了还可以加大;如果刚开始就把眼睛刻大了,就无法缩小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语教师为作教学苦心孤诣,但不少老师依然陷于困惑之中。语教学大纲的修订为作教学剥开云翳。指点迷津:强调人性、发展性、基础性,纠正了“奉命作”、“应试作”、“学性作”等倾向。这不仅给老师松了绑,也给学生松了绑。按修订大纲精神,进行作教学改革,还学生一个“自由空间”,打开心灵窗户,自由表达,学生的习作定能充分展示个性和创造性,课堂作教学也会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5.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疏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长期的作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作表现出兴趣不一:有的积极性高深,除课堂作能及时完成外,还连篇累牍的交上自己的课外习作,要求老师给予评改;有的态度冷漠,学不学作无所谓,写好写差一个样;有的惧怕作,一写作就抓耳挠腮,叫苦不迭。诸如此类,在我们当前的作教学中屡见不鲜。为什么当前作教学存在这样的障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疏导,本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在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说写不一。如,有位学生在口述学校受污染的小池塘时说:“小池塘的水很晕。”我问她“晕”是什么意思时,她很不好意思地改掉这个词,不少学生在口头作时说“妈妈驮着我”,而在书面作里,都把“驮”改为“背”。他们改动的原因:觉得这些词有些“土”,没什么化的父母和邻居的说法不大正规,登不上大雅之堂,并没有仔细体会它们的妙处。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作修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7)评价建议的写作评价中把“重视对作修改的评价”单列一条,并对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作了具体阐释。然而,只给学生作以一次性评价,而不注重要求学生对其作做反复修改、重作,仍是当前多数中学语教师在作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作训练的有效运作,切实提高中学生作能力和水平,我们提倡中学生作的“重作”。  相似文献   

18.
培养平和的习作心态只有在心情舒畅、平和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想像才能丰富。怎样让学生心情舒畅地习作呢?树立“小课堂”与“大作文”观念。习作课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但一味地把眼光盯在小小的课堂上,只传授写作技巧,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积累,学生即使知道怎么写,也终因生活单调或语言贫乏而无从下笔。久之,学生会产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要树立“大作文”观,立足课堂,延伸课外。一方面,要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王文丽 《师道》2005,(11):44-44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篇章,大意讲的是——在一个乡村小学校里,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这个孩子在粗糙的格子本上写道:“阿爹还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以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  相似文献   

20.
落叶的旅行     
秋天到了,树叶儿像一只只小蝴蝶纷纷地从树上落下来。小叶子飘呀飘呀,飘到小河里,调皮的小鱼儿游过来,戴在头上,拿它做遮阳伞。小叶子飘呀飘,飘到大海边,海龟老爷爷捡了来,拿它做书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