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的文化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荣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5):51-58
1990年代中国大陆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的理论活动,总体上是适应着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需求机制的更新和调整而展开的;在一部分学院派写作者供着“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等文学市场品牌,构筑起精神自疗的虚拟世界的同时,大量活跃在一般社会文化圈层中的文学写作者,也托庇于各各兼具市场品牌和文学旗帜双重功能的新散文概念而蜂拥到了散文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散文非虎构的体裁属性遭到了正反两面的瓦解,这使得从1990年代的中国社会文化空间里凸显出来的阵势浩大的散文家群像,以及被公认为1990年代中国大陆散文佳作范本的少数作品,最终成为1990年代中国社会文化在启蒙和反启蒙的力量兴替序列中跃入新阶段的隐喻形式。 相似文献
2.
张立群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5):41-45
19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上世纪末中国文坛热点话题之一。它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基础上,以其独特的文本对固有的男性权威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从而发出女性自我的声音,因而这种先锋实践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然而,由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与挪用时产生了错误与偏差,女性作家在创作上过分期望通过走类似西方女性主义斗争之路来谋求中国女性解放之路,从而导致了与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抵触。虽然1990年代的女性个人化写作在前后两个阶段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但都有现代性的特点,这也是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后现代式解构性思维的困惑;其次,是专注自我的后现代模式;第三,是后现代的精神困境。其教训是包括个人化写作在内的所有女性作家应当正视自己,正视现实,以个性生命展现时代精神,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写作位置,以达到时代性与个人性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当下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李明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39-44
大众文艺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它比较充分地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向现代性的严肃文学艺术和主流叙事挑战;反省/检讨、质疑/追问"现代性";厌倦那种大胆的历险与尝试、创造新潮的姿态,而回归一种对世俗日常生活的兴趣和温馨、柔美的文化絮语情调;坚持直觉原则,对理性进行质疑和挑战,藐视权威和权力角逐,追求个性张扬或物质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古大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39
1990 年代后,中国当代文坛存在着一个鲁迅影响下的杂文随笔创作群体,他们能自觉继承鲁迅杂文的批判精神,进行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与鲁迅杂文随笔相比,他们的杂文随笔既有不足的地方,同时也有若干超越之处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90年代长篇小说有一种“极端之间求平衡”的倾向,这一倾向不仅关涉了现代文明,人的现实处境以自我心性结构等问题,而且打破了既有的小说美学观和小说体制,为小说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本文从作品个案分析入手,论述了它的表现方式,特点,形成原因及其价值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散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雅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03-105,F003
在中国现代散文随笔的流变中,张爱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散文自成一格。对散文语言及题材的开拓确有新境,张爱玲散文富于现代性的苍凉美学。她横跨散文的现代与后现代。她的散文对于研究者、创作者皆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2):107-113
上个世纪90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共同经历了80年代启蒙理想的幻灭之后,都急切需要对自我身份再次认同和确认。散文文体的特殊性使其成为众多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的主要表达载体。九十年代散文的繁荣与多元化状态,体现了知识分子自我身份认同的不同方式。无论是张承志等人对"清洁的精神"的呼唤,余秋雨等人对中国文化的追问与不舍,还是周涛等人对中国文化小传统的独特感受与称赞,均是以散文的方式,通过对各种"中国问题"的个性书写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认同,在90年代社会文化景观中投射了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复杂印记。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林语堂以闲适散文为主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散文园地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这一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乃至对现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融合了中西方智慧的学养内涵和知性表达;二是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三是开辟了现代散文文体探索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回顾1990年代的美学理论论争,指出1990年代是中国美学的多元转型期,促成了理论的多元化,实现了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转变,开始关注偶然性、独特性,为21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找娅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3(6):10-15
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散在特定时代和社会生活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格调:即在对社会、人生、历史、民族的审视与思考中,否定着一切导致苦难和堕落的因素,引领读超越世俗,寻觅着早已被金钱与权欲冲淡了的诗意人生,并极尽笔墨抒写和表达出个体生命无力抗拒现实环境与追寻诗意人生而不得所滋生的孤独意识。同时,还意欲探求和建构“散审美空间的多重可能性”,以其“真”的情感表达,理性深度的加强和意蕴的多义性丰富了内蒙古散艺术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女性散文的兴起,是近代女权思想昌盛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女性散文继承五四女性散文传统,在思想的裂变中走向现代.《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女性散文》卷,代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散文创作主流.从题材内容上看可分为四类关注社会,呼吁社会;关照文化;描画榜样,缅怀故人;歌颂母亲以及倾吐自身做母亲的感受.文章通过对《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女性散文》的梳理来考察90年代女性散文的创新与变革.即在思想层面上重塑现代女性人格与精神;在形式层面上寻找新颖的艺术趣味与技巧. 相似文献
13.
张莹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4):93-95
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较多的吸收了古典哲学中道家"逍遥以游"的旷达超脱和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千秋情怀的精神内核。在行者的路上或者"神游"的历史情境展开与先哲、与历史、与文明的审美对话,思索着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从而达到一种宗教式的人生体悟,体现了人类对精神家园的执著追寻。 相似文献
14.
徐国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5(4):90-93
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独特视角与叙述方式为基点考察,揭示出女性作家选择散文文体的心理倾向。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作品与作家性别经验的关系,进而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的文化含义表现为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追求和展示女性丰富的生理、精神感受与渴求。 相似文献
15.
张莹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24(4)
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作家往往以自然风物、山川遗迹为质点来畅神达意,自然山水就具有了与作者主体心境交相辉映的美学价值,从而使作品具有了自由舒展、真实纯净的艺术风格和空灵深邃、宁静恬淡的艺术境界。同时,在写作手法上大胆创新和变革,使散文具有多元化、开放式形态,散发出一种兼收并蓄、异彩纷呈、回味悠长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李公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5,18(5):55-56,61
在20世纪90年代诗歌写作语境中,个人写作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写作姿态,在诸多因素所造就的多元话语时代坚持"话语差异".差异成就了诗歌写作新的独立品格,从而确立个人写作在90年代的特殊意义.但是,在背离传统言说方式而力求有所突破的同时,个人写作可能蕴涵了它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可能形成某种自我封闭、自我表现、远离社会与大众的极端化倾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