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与国际规则日益接轨的中国来说,宏观调控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基于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总体或总量协调和管理的考量,宏观调控行为显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行为,更非传统意义上的抽象行政行为。其行为性质的综合性和有机性,决定了宏观调控行为不单指决策行为,也包括执行行为。面对"政府失灵"的不可避免及与法治化的偏离,进行宏观调控行为法治化的反思研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现实需求。我们应进一步强化该理念,并以"公益诉讼"为突破口,重新构建宏观调控行为的司法救济制度,从而实现对"政府失灵"的有效监控和制约。  相似文献   

2.
在法治国家中,宏观调控行为应予以法治化。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诉之所以存在争议,原因在于经济法所追求的法益目标:社会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影响。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是解决经济法可诉性的一个关键和难点。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基本方式,规范或者控制国家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规范是宏观调控法.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各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措施以救市.伴随此过程,一个强烈的共识逐渐清晰: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宏观调控法治化是当代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要求政府权力的介入。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必要性源干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宏观调控行为须以尊重市场和维护社会公益为目标。宏观调控法的价值目标决定了宏观调控行为必须遵循基本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5.
关于宏观调控法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调控是国家行政权力与市场运行规则契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当代市场经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宏观调控法的理论研究,又是宏观调控法治化的思想源泉。研究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化,对于正确理解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科学把握国家权力与经济运行的契合点,深入揭示宏观调控法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概要介绍了我国宏观调控法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几大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研究方法的一些观念。  相似文献   

6.
公共财政职能的完善与有效实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表现,也是保障政府职能实现的重要基础。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特殊关键时期,要正确看待公共财政职能,强化公共财政职能的社会公益原则,加强公共财政行为的法治化,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晨 《现代企业教育》2011,(23):236-237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结构的基本关系之一,对此问题的研究已著述颇丰。先前的研究最终的目标都是通过种种措施使得中央与地方关系达到法治化的样态,但在研究过程中只注重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改革发生和进行的路径以及预期要达到的状态,而对在改革过程中中央与地方主体行为范式却未予以相应的关注。本文根据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独特样态,认为我国中央与地方法关系治化,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中央与地方交互行为范式的法治化,而且交互行为范式的法治化应当是以人大为主体所进行的建构行为。  相似文献   

8.
执政行为法治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与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与准确判断。文章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法治化的逻辑必然作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法治化的深刻蕴涵,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行为法治化的核心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行为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以期对加强与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金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调控日益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总开关,如何将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金融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性质;原则和目标;主体、手段、程序和法律保障等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利于更加充分的实现金融宏观调控的功能,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从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但是,从近年来我国房价逐年上涨的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缺乏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依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经济法规制进行研究,并从规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对规制的现状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途径,以期能够推进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法治化进程,从而实现我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解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高校处分学生所引起的一系列案件,加快了高校对学生纪律处分行为的审视及制度构建,也加快了学生纪律处分法治化的进程。尽管如此,高校学生处分解除制度作为学生处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概念上与"处分撤销"仍然处于混用的状态,与规范化与法治化仍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大量的行政规划行为,但规划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制定主体复杂,无行政规划组织法上的相关规定,内容的具体实施效果不佳,在规划的程序、救济方面法律规制缺失。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在高等教育这一特殊领域迫切要求其走上法治化轨道,通过法治理念、法治程序,做出科学的行政规划行为。在依法行政、构建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中,提高高等教育行政规划的法治化程度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能否实现法治化,关系着大众化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依法治教。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包括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主体法治化、行政管理行为法治化、行政监督法治化和行政救济法治化。四者有机统一,从而使民办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进一步促进民办高校合法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4.
税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对实现诚信税收,促进我国税收事业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税法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教育产业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管理混乱及难以做大做强等许多问题,必须在把握教育产业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法"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两大职能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调整与规制,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教育产业的规范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首要问题吴易风一、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或者说是指宏观经济层次上的政府干预,也就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行为。现在报刊上有些文章对宏观调控的理解有问题,把宏观调控和...  相似文献   

17.
行政程序法治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行政行为程序化、行为规范程序化、行政程序合理化和行政程序法治化四项基本要求。行为程序化是为行政行为配备必要的程序要素和制度,为主体双方设定合理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程序化是使静态的法律规范变成动态的规范,增加规范的程序含量。行政程序合理化是使程序更加合乎理性。行政程序法治化包括法治程序、以法治理年规制和整合行政程序、程序理性等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政府教育管理行为法治化的含义、原则、目标定位及价值取向,并对其发展的历史 必然性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规则之治是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管理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理念和管理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应从管理理念的转变,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升,学生救济制度和管理程序的规范,以及赋予高校辅导员最基层性的学生管理规范的制定权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位授予是通过向学位申请者颁发学位证书的形式实现的,学位证书上的信息不仅客观地表达了学位授予行为本身,还蕴含高校对学位授予及学位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自行印制学位证书的政策赋予了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使高校在学位证书的信息表达上有更多空间。同时,自行印制的学位证书也将折射出高校对学位授予的认识差异,这种认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高校学位授予偏离法治化轨道。在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的背景下,完善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是高校学位授予法治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