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贺长春 《记者摇篮》2004,(10):17-18
同期声录音(同期声),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经常用的一种形式。《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对同期声这样表述的:“能在记录其它信号的同时,进行声音的记录.并在重放时与某一信号保持同步的录音.称为同步录音——同期声录音。”同期声既是“声解释画”又是“声画统一”。它在电视新闻中起到的作用,收到的效果是一般文字、画面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2.
10年前,我这个毕业于通信学院的通信兵,被单位领导“硬逼着”做了兼职新闻干事。没办法,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上。于是,业余时间我关起房门读书、看报、想句子、定段落,写了抹、抹了写,把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新鲜事,用才知道的“五要素”套上去,跟着报刊去临摹,抄入方格中,累了个不亦乐乎。不多日,自己的大名竟多次铅印在报刊上,随后又收到一张张汇款单,真乃名利双收,当时我还真高兴过一阵子。知我者莫过妻,她不相信我有这方面的才能,当我喜形于色时她就“挖苦”我:“连汉语拼音都不会,几个歪歪扭扭的字,臭美啥!”我依然…  相似文献   

3.
胡怡 《声屏世界》2005,(2):46-46
就电视新闻而言.同期声的确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同期声运用恰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否则就会显得“画蛇添足”。那么,怎么用好同期声,创作新闻佳作呢?  相似文献   

4.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一条基本准则,用事实说话,就要让图像说话,让同期声说话,让过程说话,让背景说话,说“事”话,说“实”话,说“电视”的话。  相似文献   

5.
《上海档案》2003,(2):52-52
随着一声“点火”令下,一柱火舌游蛇般蓦然窜出,转瞬之间便化作熊熊烈焰,呼呼生风,一股灼人的热浪腾空而起,测试室内外顿时警铃大作。少倾,只听“噗”的一声轻启,火焰上方的几排水管中突然喷出大团细密的水雾,如同蒸汽一般翻卷着扑向喧嚣的烈焰。5秒、6秒、7秒……随着读秒声,火势渐萎渐蔫,直至明火完全熄火——“27秒”。有人大声报出计时结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11,(9):20-20
前几天和土豆网CEO王微一起做了期北京电视台的《名人堂》节目。期间,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他曲折上市的那点事。用主持人彬彬的话说,别人上市都是一片祝贺声,而土豆的上市,媒体用的词汇确是“惊魂上市”、“悲情上市”、“土豆历险记”等。  相似文献   

7.
对邓元生来说,热爱新闻摄影,用“痴情”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难怪他一到训练场就兴奋,一听到炮火枪弹声就激动。  相似文献   

8.
2月10日,北京某报A7版刊登一则体育新闻,标题是"小晖送零蛋羞辱金左手",报道了我国运动员丁俊晖在马耳他杯斯诺克大赛中以6比0战胜"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我们认为,体育比赛有输有赢是正常现象,胜者固然可敬,但对负者也不要讽刺挖苦,  相似文献   

9.
走出小圈子     
我是国营华山机械厂老职工。老婆孩子都是农村户口,业余时间在厂里闲得无聊,便干起爬格子投稿这个苦差事来。多年来,尽管我下苦功写稿,除本厂小报发几篇“豆腐块”外,其余寄出稿件都是泥牛入海。这便招惹起一些人的讽刺挖苦,我自叹自己不是写文章这  相似文献   

10.
阿龙 《中国广播》2004,(5):38-39
从2002年底到2003年底,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大堂里不时能看到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从“音乐之声”的切蛋糕、摆花篮,到“中国之声”的画龙点睛、扎花门,我们享受着一个个顺理成章的高潮。盛衰迭代,潜替流转乃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到了惯于造势的宣传家手里,不是藏峰匿采,而是平添了几分煽情的浪漫。  相似文献   

11.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孙杰山,1.72米的个子,穿着鲜艳的运动服,背着运动包,走在运动员中间,你一下子还真是弄不清,这位女同志倒底是运动队的年轻教练还是体委的什么干部?那年孙杰山赴日采访回到北京,进关的时候,一位海关工作人员笑容可掬地对她说:“你们辛苦啦!女排的?”孙杰山未置可否地说声“谢谢”,很快便顺利过关了。瞧,别人还真把她当成运动队的人呢! 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使孙杰山明白了一个道理:“接近性”,对于采访体育新闻是多么的重要。一身运动服,会使运动员和教练员感到你是圈内人而产生某种亲切感。一下子拉近了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孙杰山在采访中非常注意这类“细节”。同时,她知道运动员的爱好,教练员的脾气,并与许许  相似文献   

13.
提倡“四不问”高峡我们常看到:有的记者向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这样提问:“你此时一定很激动吧?”对有实力夺冠而未能夺冠的运动员又这样提问:“你是不是感到很遗憾?”被访问者对记者这样提问,评价只有两个字:废话。这类废话式的提问,决非体育场上所独有,其它领域也...  相似文献   

14.
对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周围总是有人吹冷风,飘凉话。不见稿有冷言:“也不照照自己,是那块料吗!”见了稿又有冷语,什么“出风头”,“拍马屁”、“捞稿费”都来了。讽刺挖苦的话满天飞,弄得一些通讯员简直难以招架。有的被挫伤了积极性,有的干脆停笔  相似文献   

15.
精心打造中国广播的“新闻旗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核心传媒和重量级新闻总汇的“中国之声”开播百日,获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业内有识之士的好评,她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对国内外媒体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央台一套节目改版的预期。“中国之声”郑重承诺“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大步跻身国际传媒市场,使中国广播受众一夜之间获得了“收听中国之声,遍知天下事”的人文知情权;她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的传播,在内容既定的前提下,形式是大于内容的。电视新闻的形式,诸如声画组合的数量程度、模式的运用、多类符号的综合运作显得特别重要,没有好的形式,内容再好也难得“无远勿届”!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声画组合形式的“皮”,才会有内容丰盈的“毛”的根植之地。一、对声画的组合,要实行“量”的控制在衡量精品时,传统评估多侧重“质”的考察,而忽视“量”的测定。重“质”的误导,使不少从业者误以为只要题材重大、选题精当、内容正确便可出精品;而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完全凭感觉随意组合,由于没有“量”…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7,(9)
《各界导报》中的人民心声文/段留锁《各界导报》是默然无声的,然而阅读今春出版的几期“周五”刊时,似有铮铮之声发自该报的各版各栏,这便是人民的心声。这几期的头版版眉上,几乎都以通栏的形式,并用一号黑体打出一句话:“反映各界心声,维护各界权益。”这一句话...  相似文献   

18.
“惟一”或者“唯一”的释义是 :只有一个 ,独一无二。以前都是“唯一” ,近些年多被改成了“惟一”。是“惟一” ?还是“唯一” ?到底哪个更准确 ?在古籍中 ,唯、惟、维三字通用 ,在《词源》“惟”字的注释下特别说明 :《尚书》用“惟” ,《毛诗》用“维” ,《左传》用“唯”。从字源上看 ,唯、惟都不是“只”“独”“仅”的本字。《说文》曰 :“惟 ,凡思也 ,从心 ,隹声” ;“唯 ,诺也 ,从口 ,隹声” ;“维 ,系车盖维也 ,从系 ,隹声”。就是说 ,“惟”的本义是思 ,考虑 ;“唯”的本义是答应 ,应答声 ,成语“唯唯诺诺”中的“唯”就是它的本…  相似文献   

19.
在政治部工作已经有几年了,每次看到侯主任的时候,总想对他说一声“谢谢”、可每次见他的时候,他总对我会心地微笑,让我感激的话竞难以启齿一于是我把这份谢意深埋在心底……  相似文献   

20.
“我爱你”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恋人之间一句“我爱你”,常常是情感升温的开始。夫妻之间一句“我爱你”,往往是爱情保鲜的秘方。游子遥望故乡一句“我爱你”,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父母对子女说一声“我爱你”,那是给孩子注入成长的“维生素”,或者是孩子事业成功的“催化剂”。然而,子女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那又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