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复活》正是其具有深远的影响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2.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为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令世人瞩目的文学巨匠,《复活》是他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心灵辨证法”为后人称道,并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丰满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大师以如椽的巨笔揭露了法庭、监狱和政府的腐朽,控诉官吏们无耻而残暴的行径以及法律的反动本质,向世人昭示出19世纪末期俄国人民头上厚重无比的阴霾。  相似文献   

3.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为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令世人瞩目的文学巨匠,《复活》是他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心灵辩证法”为后人称道,并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丰满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大师以如椽的巨笔揭露了法庭、监狱和政府的腐朽,控诉官吏们无耻而残暴的行径以及法律的反动本质,向世人昭示出19世纪末期俄国人民头上厚重无比的阴霾。  相似文献   

4.
我叫鲁滨孙,1632年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常常希望我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劳挣一份产业,过一辈子安适而快乐的生活。但我渴望航海,背着父亲,于1651年9月1日第一次出海。航行6天以后,船只沉没,我侥幸活命,从旱路到了伦敦。过了些日子,航海的受苦记忆消失,我第二次出海到了非洲,带回金沙,回伦敦之后换了300多英镑,还学到不少数学和航海知识。第三次航海途中被土耳其海盗船俘虏,做了海盗船长的奴隶。后来我找到一个机会划小船出逃,在海上飘泊20多天,被一艘葡萄牙船解  相似文献   

5.
已是二十年了,我和在大学读书的两个儿子匆匆从都市回乡拜扫。三月里,那株木棉在祷告中长出八层楼那样高,枝枝挂满大花、小花,红彤彤,如一团火在燃烧。什么是春,它把春诠释得如此丰富与深刻。我站在那里,像教徒朝拜佛祖似的,其实我比他们更虔诚,默默地拜读复活的故乡木棉。  相似文献   

6.
耶稣复活     
史作军 《现代语文》2004,(11):26-26
在耶稣死后,一位尊贵的义士约瑟,他也是受到耶稣教诲的弟子之一,他向彼拉多请求领受耶稣的遗体。约瑟领到耶稣的遗体后.用干净的细麻布包裹好,放入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隔日是安息日,因此大家按照律法休息一天。  相似文献   

7.
8.
前朝崔相国病逝后,夫人郑氏和女儿崔莺莺扶灵枢归葬,途经河中府,停灵于普救寺中。书生张珙上京应试路过普救寺,在佛殿上偶见莺莺。一见钟情,借故也在寺中住下。两人隔墙和诗,道场传情。互相爱慕,但无由相会。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多少带上一些人性矛盾.《复活》通过聂赫留朵夫从人性冲突到道德永恒的人格心理变化历程,显示了一种不能实现的人道主义新宗教。  相似文献   

10.
在托尔斯泰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命中,深刻地反映着他的思想认识、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晚年的世界观发生激变,从贵族地主的立场转变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成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千百万农民绝望和反抗的表现者”。他建立在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人类爱”的“托尔斯泰主义”思想体系也随之发展到了顶峰。《复活》是他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重要作品,是他晚年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小说在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但我们对小说的要求却也越来越苛刻,在很多时候,阅读的体验是厌倦多于兴奋。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说长篇小说营造出空前繁荣,同时也埋伏着隐忧和危机。影视、网络与大众近了,文学与读者远了,常说的纯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高蹈的存在。文学究竟如何生存?该怎样反思我们的文学传统?文学还有多少新的可能性和多大新的空间可供开发?这些已成了每个作家和评论者不能不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湘西秀美的自然风景和淳朴、善良的湘西人像印在了脑海中,久久地感动着自己。后来又读了凌宇的《沈从文传》,体会到沈从文对湘西文化反思之后所产生的对民族遭遇的悲悯之情和对重塑民族品格的热切希望。受此启发,笔者从《沈从文传》中选录了一些资料加以评析,以帮助读者欣赏《边城》。  相似文献   

13.
《复活》和《儒林外史》都是选用富有典型意义的真实题材,来嘲讽贪官污吏及其他可笑的人物,现现各自的社会风貌,但前者而直率,后者机智而婉转;两部小说都是通过讽刺情节和讽刺场面的朴实描写而获得讽刺效果的,但托翁有时夹叙夹议,而吴氏力求隐去自己的声音;两部作品都善于展示讽刺对象的言论与行动、现象与本质的尖锐矛盾,让人捧腹大笑,但一是无情的笑,一是含泪的笑。  相似文献   

14.
《名利场》     
他说:“本人书,旨在写实,舍此毫无意义。”果然,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栩栩如生的英国19世纪一幅广阔的生活画面。人在生长、衰老,事在兴衰、沉浮;凡人之春荣秋谢,尘世之悲欢离合,在《名利场》皆可见一斑。蓓基机关算尽,枉费心机;爱米利亚温柔和顺,一片痴情;奥斯本纨裤子弟,见异思迁;都宾情真意切,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阅读》2007,(11):8-9
《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作家创作的总结,它集中地表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表现了他的力量和弱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和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书房的名号,“志”是记述,“异”指离奇的故事。近300年来,《聊斋志异》以它奇诡靡丽的采、曲折灵幻的情节和渊雅精深的意蕴,风靡天下,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志怪小说的中兴.而且代表了言小说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传统。又吸收了唐传奇的现实主义手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把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把幽冥世界世俗化,通过狐魅鬼怪的故事来揭露和抨击社会现实,抒发了作内心的强烈愤懑。  相似文献   

17.
《复活》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被称作创作顶点的小说。作家对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把握,对其外部身体活动线索与心理运动轨迹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作品单一、厚重的叙事主线。作家在对这一叙事主线的技巧把握中,体现了对批判揭露俄国社会和宣扬“托尔斯泰主义”两大叙事主题的极力追求。  相似文献   

18.
王梅菊 《文教资料》2014,(19):10-11
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复杂矛盾的。宗教对于托尔斯泰十分重要,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的宗教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才能真正了解他,才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不同于基督教思想,但"托尔斯泰主义"受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在其一系列观点中都可以找到宗教意识渗透的明显痕迹。1899年完成的《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它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托尔斯泰主义"思想,其独特的宗教意识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变色龙》是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的经黄篇目,作者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变色龙”形象。对这篇小说我们不妨采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解读,全文可用一、二、三、四、五、六,这六个数字来概括理解。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有一个木匠,拿着用来雕花的工具去锯大树,一个泥工拿着砌砖的工具去搅拌泥浆,大概很难干得好活,也一定会被别人笑话。但中学语教学的现实境遇中,我们在教学西方现代派学作品的时候,却往往重复这种并不得法的做法,其表现之一,就是用写实主义的眼光来解读一切现代派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