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10年前,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在这场夏令营的较量中,日本孩子占了上风,中国孩子的表现则令国人汗颜,以致事后竟有日本人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当时,不少人写文章反驳。2000年,《夏》文的作者孙云晓又写了一篇题为《千年警世钟———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续篇》的文章,写的同样是孩子间的较量,只是地点由内蒙古草原移到了日本的黑姬山。作者是这样描述这次较量的:“假若重提内蒙古草原上的较量,不过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黑姬山探险却是重量级的生死较量。当然,这较量决不…  相似文献   

2.
正当《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称《夏文》)引发的关于我国青少年教育问题大讨论热烈进行的时候,北京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以下称《杜文》)对《夏文》来了个基本否定。紧接着,  相似文献   

3.
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来信孙云晓同志:看了《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上登的文章《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作为一名有30年教龄的退休老教师,我也感到震惊,我想对您,《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说几句话:1.去年下半年,《较量》一文经各种传媒...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报》转载《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以后,在广大读者面前摆出了一个沉甸甸的问号,留下了一长串的思索。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较量表面上是孩子的,实际上都是教育、教育者之间的较量。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较量就是国家的较量,孩子的隐患也是民族未来的隐患,孩子牵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新世纪的国家间竞争,成绩高分、身心“软骨”的孩子是难以担当民族脊梁的重任的。13年前,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纪实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震动全国。短短的一次夏令营,中日孩子的行为能力差异显著,充分暴露了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的诸多弱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4年3月16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孙云晓同志的文章《并非杜撰也并非神话——<夏令营中的较量>作者证言》 (以下简称《证言》)。作为《证言》中提到的《杜撰的“较量”: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 (以下简称《神话》)一文的作者之一,愿意心平气和地告诉孙云晓一些情况和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当指出,尽管双方存在一些重要分歧,但就其目的而言,双方都在为如何培养跨世纪的一  相似文献   

7.
信息专递     
《内蒙古教育》2008,(1):31-34
《夏令营中的较量》;13年后的再较量:中日韩少年夏令营韩日孩子坚强,中国孩子怕吃苦; 中国青少年体质仍不及韩日;千年警世钟。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日本孩子打败了中国孩子的话题牵动着人心。由此引发的“社会大讨论”已是沸沸扬扬。 孙云晓发表在《黄金时代》的文章《夏令营里的较量》 (以下简称《较量》)告知人们:中国儿童在探险夏令营中表现得怕苦、脆弱,与日本儿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以至“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  相似文献   

9.
我们该如何面对挑战──《夏令营中的较量》给我们的启示湖南省临澧县工业职业中专刘显泽笔者在《读者》1993年第11期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文章简述了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于与30名中国孩子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读...  相似文献   

10.
自1993年秋冬以来,《夏令营中的较量》(以下简称《较量》)一文被广泛转载介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被热烈讨论的公众话题,尤其是《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插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和《羊城晚报》的报道影响很大,对推动教育改革和优化孩子成长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以第一版整版篇幅刊登了该报记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夏令营中的失败与马家军的崛起栾德尚自《中国教育报》刊登《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国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和令人揪心的结局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这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是没有刀光剑影的较量,它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敲响了警钟。由此。...  相似文献   

12.
还记得1992年8月.《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带给我们的震撼吗?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题为“草原探险”的夏令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孩子输得一塌糊涂: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仍坚持走到底;  相似文献   

13.
一、故事导入,设疑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夏令营中的较量》这个故事吗?(师讲述故事内容)在那次不经意的较量中,中国孩子输得很惨。这是谁的错呢?我们一起到《桃花心木》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4.
2000年 8月 5日,即《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故事在中国发生整整 8周年的日子,我应邀来到日本本土,参加了中日两国青少年的一次登山探险活动。我们用 14个小时的艰苦跋涉与奋力攀援,去征服 2053米的原始野山———黑姬山。假若重提内蒙古草原上的较量,不过是一场轻松的游戏,而黑姬山探险却是重量级的生死较量。当然,这较量决不仅仅在山上。   登山之前,日本孩子准备充分,中国孩子缺东少西;日本孩子悄然入睡,中国孩子亢奋嬉闹。 黑姬山位于本洲中央的长野县境内,这一带高山连绵,冬季是滑雪滑冰的天堂。如今,日本 LABO(音:拉…  相似文献   

15.
做时代主人负历史重任开封市县街小学杨爽构思:《夏令营的较量》一文见报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中日孩子的较量中,中国孩子暴露出了意志薄弱、生活上依赖性强等弱点。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其树立自立、自理、自律、自强的精神,我决定召开一次“做时代主...  相似文献   

16.
正preface中日两国家庭教育从育儿观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日本父母把培养孩子有助人之心当作最高期望,而中国父母更希望孩子喜欢学习。起点的不同,决定了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多年之前,教育家孙云晓的一篇纪实中日两国孩子在内蒙古夏令营不同表现的报告文学作品《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20多年过去了,中日两国在孩子教育的状态上,又有哪些"较量"  相似文献   

17.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一书是由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孙云晓撰写。孙云晓1955年生于山东青岛,自1972年以来一直从事儿童教育与研究。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少年儿童研究》月刊总编辑,也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以一篇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对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教育著作: 《孙云晓少年儿童教育报告》、《唤醒巨人—成功教育启示录》、《“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藏在书包里的玫瑰—校园性问题访谈实录》、《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孙云晓教育建议》、《儿…  相似文献   

18.
谈德育观的拓展陈凌侠,陈志侠去年《中国教育报》转登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述及了77名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度过的夏令营活动,切切实实地提出了教育界面临的两大课题:一是孩子们如何度过自己的童年:二是家长、教师、社会怎样关心爱护和培养...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7)
1992年孙云晓的一篇《夏令营的较量》震惊了国人,"我们的孩子是日本孩子的对手吗?"一时成为教育界众说纷纭的话题。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分的依赖心理使中国孩子逊于日本孩子,有人甚至以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未来之中国和未来之日本比较,叫人汗颜。时至今日其景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这两段话是孙云晓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拟的小标题,很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