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俗话说:“人配衣裳马配鞍。”给作文选择一套华丽的“外衣”,与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备受中国人重视,但追究其渊源,其和“五行”关系密切。古人常以“五行”配“五常”,并且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一直到朱熹,其“五行”配“五常”达到了比较完备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阿房宫赋》中“妃嫔媵嫱"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注:“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他们各有等级(妃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人,也可能成为嫔、嫱。”此注不确。一、妃,指王侯配偶或太子之妻。《说文》:“妃,匹也。”《仪礼》:“以某妃配某氏。”孔颖达疏云:“某妃配某氏,尊卑通称也。”《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即元妃孟子乃惠公元配之妻。  相似文献   

4.
听过两位老师的一年级识字课,上的都是“日月明”这一课。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两位老师互不相识,教学过程却如出一辙,甚至效果也差不多。比如教“明”时,他们都利用卡片配以图示,由单个的独体字切入:首先出示卡片,圆圆的太阳下配以大大的“日”字,学生跟着老师“日、日、日”读几遍(“日”是熟字)。再出示弯月下配以“月”字的图片,学生再读几遍,当做复习。接着出示字卡“明”,问学生怎样记,学生众口一词:“日跟月组成明。”  相似文献   

5.
豆腐颂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豆腐。做汤做菜,配荤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甜,随意所欲。“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香淡,是味觉上的美。”女作家孟瑶说,“它可以和各种佳肴同烹,吸收众长,集美味于一身;它也可以自成一格,却更具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王倩 《华章》2012,(30)
有“社会减震器”和“安全网”之称的廉租房制度,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制度必不可少的内容.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已完成了廉租房体制的建设,但就廉租房配租制度而言,目前依然存在配租对象覆盖面较窄、配租模式的选择不尽合理、配租标准尚不完善、配租供给与需求失衡以及配租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实行“先培训后就业”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逐步改革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中央决定,从现在起对劳动就业制度进行第二步改革,即把大力开展就业前培训提到首要位置上来,从单纯数量上的安置转到提高就业者素质上来,以改变过去的“不培训照样可以就业”、“先就业后培训”等陈旧观念和不合理制度。旧的劳动就业制度,不利于青年钻研技术业务,也不利于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统包统配”,造成两个弊病:一方面,企业没有选择用人的自由,需要的人进不来,进来的人不会干;另一方面,待业人员不能根据自己志愿选择职业与单位。正如有的同志说的那样,旧的劳动就业制度好象“包办婚姻”  相似文献   

8.
性善论是黄道周孝道思想的形上基础,他认为至纯至善的天地之性流行于人而成为人之性,坚持性善一元论,反对宋儒的二元之性;他认为“敬”是孝道的情感依据,道德之目以敬为本;黄道周将孝道的实践形态分为事亲以敬和事君以忠两个层面:事亲要“敬身”、“敬养”和“严父配天”;事君则移孝作忠并且要敢于诤谏.  相似文献   

9.
取样与配组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选择哪些对象来进行研究,怎样选择?怎样分组?这就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必定要遇到的属于取样和配组的问题。一、什么叫取样?取样的“取”是指抽取、抽选;取样的“样”是指样品、样本、样组。“取样”就是抽取样品、抽取样组。从什么地方来  相似文献   

10.
《周颂&#183;思文》是周代举行郊天礼时以后稷配天的乐歌。关于后稷配天的原因和目的,也即诗歌的主旨,迄今主要有“德配”、“郊稷稀其祖之所自出”、“冬至郊”、“祈谷郊”、“献祖”和“耕藉而先祭后稷”等六种观点。经考察《思文》的字词含义及诗歌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知此诗是春季祈谷郊天时祭祀后稷,颂其功德并祈求农业丰收的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国家早已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指明方向,体育要与德育、智育融合构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天府一小的“雅正”课程体系里,体育不仅是“育体”的课程,更是一门“育体”“育德”“育智”三育相融的课程。  相似文献   

12.
论先秦德治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的实质就是限政。事实上,把先秦“德治”归入“人治”的范畴是一大历史冤案。通过对先秦德治理念的考察,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德治旨在限政,在先秦社会表现为限“王”;二,“君权神授”、“以德配天”、“德在民中”实现了民制约王的可能。在现代社会中,“以德治国”不仅不能少,而且还是民主宪政国家建设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指出《现代汉语通论》将“告诉、回答、教、问”归入了“认定”义双宾动词的不妥,为其重新建立了“传播”义的范畴,并分析了“传播”类动词的价数,接着借鉴言语交际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建立“传播”义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然后考察了“传播”义动词的价数和“语义配价”框架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汉语语法的意合网络和“语义配价”等理论的不足.均需有待完善或引入“语用配价”等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浩然之气:孟子人生最高精神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一生十分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培养和提升,他提出的“浩然之气”说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大至刚,配义与道是浩然之气的重要内涵,与人为善,忧患意识是“浩然之气”的修炼方法;动力忍性,反求诸已是“浩然之气”的修养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发展也越来越强调个人能力的重要性。高校党支部书记的“选优配强”是为了选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党性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做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6.
向云 《海外英语》2022,(15):43-45
歌曲译配的目的决定其策略的选择,而歌曲译配行为中的“译”受制于“配”的过程,因此,歌曲的“译”就不得不采取变通手段,或增或减,或编或改等才能最终达到歌曲的可唱、可听、可感。本文从変译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几位翻译家和专业学者们的译配典范来探讨歌曲译配实践中可行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7.
模拟“海市蜃楼”现象演示实验是大中学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实验之一,然而实践中发现,现有演示实验装置至少存在“非均匀介质溶液配置难度大、配液必须多人操作、实验周期太长且成功率不高”等几大缺憾。该文介绍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改造的做法,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法老是对古埃及国王的称呼,在埃及语中称作“配罗”,现在的读音来自希伯来文的音译。它在象形文字中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屋”,后来代指“王宫”,理由很简单,王宫是最高大的房屋。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时,国王图特莫斯将法老的意思来了一个变化,成了“居住在高大宫殿中的人”,于是“法老”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对国王的尊称。  相似文献   

19.
一、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儒家和谐教育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儒家将人视为宇宙的中心,认为只有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才会有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在儒家和谐教育思想中体现为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即使人成为“圣人”,成为“大人”。孟子认为,圣人具有“浩然之气”,那么浩然之气究竟是什么呢?“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王阳明的《〈大学〉…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建、配、管、用”四个方面,四者之间“建、配”是基础,“管”是手段,“用”才是目的。当实验室建好,而且配备了完整的教学仪器设备,即已经打好“基础”,具备了开出、开足实验的条件后,只有不断使用才能产生良好的育人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学仪器装备的效益呢?这是摆在每一个教仪装备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一、加强对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1.做好教学仪器的入账登记,防止教学仪器流失。教学仪器配运到学校后,应做好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按照装箱单进行清点验收,对于损坏或缺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