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教育理念的要求与指导下,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探索符合《英语课程标准》、体现情感教学、灵动教学、现代化教学、开放教学的现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要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要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进行有效教学,把人文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文化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把学生在每个学段中要完成的基本学习任务规定为“课程目标”,并有具体的目标要求描述。这些目标要求的描述,都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而设计出来的。那么,我们在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注意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如何运用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提升与发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已  相似文献   

5.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第一教学目标,这与传统教学中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有了很大不同,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突出对学生做人品质的关注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按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学目标要体现多元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既使用了“认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动词,同时还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由此更好地体现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地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和态度等多方面的要求。这也是新数学课程的新理念。在这一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十分关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在考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在传统教…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总体目标,其中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还提出了非常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本文对情景教学与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8.
鲁阿兵 《教师》2014,(4):12-12
正进入新世纪,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传递正能量,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一《经济生活》教材着眼于知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鲜明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为学生有序参与经济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经济生活》教材中的价值观因素,在经济生活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这对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呈现;"复习——新课——练习——小结"这样以讲为主的简单的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既没有设置一些背景来复习引入,也没有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式教学运用得很差,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比较严重。有不少教师,上课没有按学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这就要求落实课程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也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三维目标虽是立体化存在,在教学中交融在一起,但是,就每一节课而言,其教学目标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作为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一的课堂小结也必然有其针对性。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小结的实施策略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三动”课堂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行)》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不仅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现代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题,新目标《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怎样做到既能体现创新,又能达到"任务型"教学的要求。为此须从"让课堂活起来"入手,只有"让课堂活起来"才是促成学生知识与技能转换,形成交际能力,促进教学双赢的良好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岳强来 《宁夏教育》2010,(12):55-55
在政治课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中心内容,适当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进行穿插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使课堂中充满生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要求。穿插教学是否搞得巧妙灵活,便是教学艺术展现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把“情感与态度”作为四大目标领域之一 ,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三大领域并列出现 ,改变了《大纲》按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三方面阐述教学目标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 ,这充分说明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的高度重视。根据《标准》的这一新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当作一种手段 ,而且要把它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标准》的这种要求 ,对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将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那么 ,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小学高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包含着不少历史内容。这与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情感产生了不小的撞击。而"学案导学"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的要求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更注重学生独立的思考。鉴于教学新范式改革和品德教学的思考,通过明确目标、布置任务、课堂调整、巧用评价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语文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来考虑的,所以,语文课程目标又被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贯彻落实三维目标,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齐敏 《现代教学》2006,(7):75-75
在教学设计和评课中,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两大类进行讨论。 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既要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按当前教改的要求,不应只关注知识层面,而应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于新授课,不但应考虑这节课知识层面所要达到的要求,而且还要关注随之而来的能力的提高,态度情感的培养。对手复习课,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提出新的能力和情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了。在新《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内容变化是对传统的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冲击。如何把握好新《标准》,上好数学课呢?这就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摆正教学中的位  相似文献   

19.
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设计体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要求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包括学科认知目标、学科能力目标、学科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学科认知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学科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培养本学科主要学习能力,如听、说、读、写、理解、概括、分析、应用等,达到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学科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意志品格、心理习惯,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其次,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由…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32):125-126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育提出"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的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课内外各种资源,创设平台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能力,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在新教学要求下如何体现这一理念,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研究课题。让学生学习知识后,能学以致用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作者尝试将生活点滴搬入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演绎",让学生在"演绎"中把课本知识拟作生活尝试,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