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时照 《青年记者》2010,(11):63-64
潘大临定律 北宋诗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记载:湖北黄州人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一句诗"的来历。这次创作有始无终,留下无尽遗憾。历代多有人续足,但感觉都不如这一句妙。  相似文献   

2.
戴复古五律《世事》以其名句"夕阳山外山"而饮誉于世。据该诗原先的长标题(或曰小序),可知戴氏创作此诗那种刻苦炼句、务达完美的严谨态度,以及其尊重诗友创作成果,不掩人之美的宽阔胸襟。但是钱钟书先生由于未及细考该诗的创作经过和定稿时间,误以为诗的小序所述范鸣道对句是戴复古"耻盗其侄孙句,遂作此狡狯,幻出一段故实"。本文依据有关文献对钱先生的这一误解进行了考辨澄清。  相似文献   

3.
十数年前初读钱基博先生《近百年湖南学风》,开篇便述湖南地理,刚读数行,见“其地水少而山多”一句,顿觉大谬,遂掷书不观,连带钱氏其他著作也一并不读。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清平调词>三首,第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北宋蔡襄书"云想"作"叶想".然未为人所注意.清人王琦认为是蔡氏落笔之误.另外,对于三首诗的本义,历来的解释都以为是咏人.本文从"叶想"非误的观点出发,重新论定三诗的本义为咏花之词.咏花为主,暗寓咏人.纠正古今说诗者对此诗本义的整体位移性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21,(4):19-21
长生不老药 古人求仙问药的行为,不妨用一句诗来概括:"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这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全诗是这样的:"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  相似文献   

6.
佳句琐谈     
孙祥凯 《军事记者》2006,(11):62-62
佳句者,诗文中精练优美,意境深远,引人吟诵之句也。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无不追求佳句、羡慕佳句。唐人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刘禹锡“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诗名压倒九州人”的清代诗人袁枚,自称“平生爱诗如爱色,每读人一佳句,有如绝代佳人过目”。可以说,这些诗句、观点代表了作家、诗人的共同心声。有些伟大的作家、著名的诗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演进,其作品也会被后人淡忘,留在人们脑海的不过一二佳句而已。从一定意义上讲,有的作家、诗人因佳句而活在后人心中。王勃的名字是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相似文献   

7.
印错的名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护花小集》中有一篇《读<阿金>》,文中引了一句诗:“争奈微微识碔砆”。因为中间错了一个字,使得诗意颇难理会。这是元好问《论诗绝句》里一句出名的诗。元稹评价李杜,以为杜甫超过李白在于创作了长篇排律。元好问讥笑元稹这一观点,说他玉石不分,因云:“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碔砆。”诗中“微之”,用的是元稹的字,而“之”字行草手写体与重字符号极为相近,排印本遂误作“微微”,把个人名错成宛似一般语词,使得这句诗不好懂了。  相似文献   

8.
《云南档案》2000,(4):40-42
在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绝唱中,最能为当代国人所传诵者,当首推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长征》诗的手迹,就现在所知,仅有两件,一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曾书赠美国记者斯诺;一是60年代初赠李银桥的,这就是国人熟知的《长征》诗手迹.《长征》诗及此幅手迹,被人们称为当代的"诗书双绝".  相似文献   

9.
在济南市城区,居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困难就找社区记者。"这里所说的"社区记者",特指生活日报社区新闻部的年轻记者。这帮年轻记者全是近5年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自2007年开始,他们深入70多个社区,组织了连接政府与市民的"社区对话"一百多场,为市民办实事一千多件,惠及市民  相似文献   

10.
汉代大目录学家刘向说过一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对图书社会价值的认识,可谓深透至极.对于这句话,我们图书馆人不但要深刻领会,而且要把它当作一项"基本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1.
是的,我想给你的,是我的一段时光,又或者是,你在这一段阅读时光里所遇见的自己。1,木可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长大后,自己会发现:草木之情,更甚于人。对生活的怀疑,是不是就是这样一点点开始的,进而慢慢地融入自己的血脉,最终成为灵魂的一部分?记得上大学时曾读到这样一句诗:天空,天是空的。这句诗让我激动不已,它太特别,  相似文献   

12.
题目“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句有名的诗。传说诗人在重阳节前,忽然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这句。正巧,官吏催租,诗情顿消,掷笔而罢。至今只留下这一句诗。诗自然是好诗,读来只感到一种淳厚的意境,却说不出怎么好。读诗一多,方悟出这意境是用背景法创造出来的。重阳节自应天清一碧,黄花满地,登高望远,令人爽然而惬意。不期,风斜雨稠,阴云布而黄叶飞。重阳节放到满城风雨的背景之前,瑰丽之中就显出—种凄迷怅惘之情。  相似文献   

13.
苏轼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诗《题西林壁》,全诗只有四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且又具有哲理性。其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被人当作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警句而引  相似文献   

14.
伊人 《编辑学刊》2008,(1):47-48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名言常被人们引用,它用来针砭那种盲目崇信书本的"唯书"现象.这意图当然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及时的讨论阅读的书,提出了许多具有操作性的"如何阅读"的建议。怎样躲避不值得付出那么多时间的书?如何阅读小说、诗、历史、哲学?为什么要阅读漫画与影像?诸葛亮、陶渊明、朱熹、苏东坡,是怎么读书的?做笔记的方法;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Fashion与经典的分界;一个普通读者越界的时候,需要知道的50件事情……  相似文献   

16.
1.<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四<参寥子集>提要引吴可<沧海诗话>曰:"……又'诗成暮雨边',秦少游曰:'雨中、雨旁皆不好,只雨边最妙.'"按:吴可<藏海诗话>原文为:"又诗云:'暮雨边.'""成"作"云".今检僧道潜<参寥子诗集>卷二,亦无"诗成暮雨边"之句,惟<次韵少游学士送龚深之往金陵见王荆公四首>之二云:"梦幻皆输古竺干,功名何用咤燕然.羡君一棹江南去,碧荠时鱼暮雨边."该诗末句当即吴可<藏海诗话>所谓"暮雨边".<总目>误"云"为"成",令人误认"诗成暮雨边"为一句,中华书局整理本即作如是标点.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致力于古代名言佳句辞书的研究多年,发现此类之书差错中,有一明显特征:凡众人所编之书,书中必有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之处。即如近两年出版的8本:郭东斌等18人编《格言大辞典》(以下简称《格言》)、秦牧等15人编《实用名言大辞典》(简称《实用》)、尚和等25人编《中国历代祝词贺语大观》(简称《祝词》)、任道斌等22人编《世界生活妙语大全》(简称《妙语》)、吴健生等19人编《中外格言精华》(简称《精华》)、季镇淮等32人编《中国散文名句辞典》(简称《散文》)、吴丈蜀等13人编《历代诗词曲佳句名篇大全》(简称《佳句》)、刘云峣等18人编《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简称《中医》)。这8种书中存在其他问题姑且不论,仅例举这些书中前后说法不一、自相矛盾处,以述众人编书之通病。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就有9亿农民兄弟,占了全国总人口的69%.但是,据新闻出版总署对农村读物的统计:近5年来,我国每年出版图书品种是17万~19万,而全国出版的"三农"图书5年却只有1.8万种,年平均不到4000种.也就是说,农村中每年大约20多万人中才有一种书,而与此同时,在全国是每7600多人拥有一种书,城市中每年是2400人拥有一种书,相比之下,"三农"图书种数真是少得可怜.农村的发行网点同样不容乐观,当城市图书销售网点在十几年间增加了3倍多的时候,农村的图书销售网点却减少了近40%.摆在这里的数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村图书市场的极度薄弱和图书发行网点的极度欠缺.  相似文献   

19.
"前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中,诗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或为单偶之句,或为一二篇什,或借诗歌为表达形式,或以诗歌为史事素材;一节一拍,蕴含丰富的内容,一顿一挫,传达多重的信息。我们简直难以想象,假如"前三史"中失去了这些"诗质素材",这几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还会有那么动人的神韵、那么迷人的魅力吗? 一 "前三史"中的"诗质素材",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一、采录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谣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说传授方法的重要性.看了《医务工作者如何撰文立著》(中医古籍出版社)一书,自然联想起这句话来.作为《河南中医》杂志的资深编辑,作者魏群长期致力于"替人作嫁衣裳"的工作,有不小一批人都曾在她那里受过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