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汪祖飞 《知识窗》2014,(8):66-6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两方面分析。首先教师要变以知识教育为本的教学观为以学生发展和创新为本的教学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引导主动参与,激发创新意识,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积极思维,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口头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化学教学中,谈话法常用于检查学生知识或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或在讲授新课中配合讲解、练习、演示实验,配合学生实验,配合参观等进行。  相似文献   

4.
提问是师生双边交流互动的重要方式,每一位教师都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学习目标”的愿望。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例如我们的考试,实质上就是一组“提问”,但它只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考核与评价,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如果仅知道要在教学中提问学生,而不考虑如何有效提问,那么他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僵化和低效的。教师课前应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导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入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学物理实验中《光具组基点的测定》为例,浅析了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预习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的引导对策,希望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潘光煜 《科教文汇》2009,(7):142-142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所谓学具操作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刨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操作内容和学具。根据学生思维兴趣选择操作时机,科学地、有序地进行整节课的组织教学,是数学课堂中有效学具操作的关键。主要从以上三方面结合教学实际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项目教学法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它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掌握新技能。在《模拟电子线路》课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个项目的进行,学习和掌握每一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和了解所需的必备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2)
高职英语教育的交际性和实践性特征,需要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法正是倡导在将教学内容分解为有效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本文在研究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任务型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转变,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学有所"知"、学有所"悟"、学有所"能"。在中职《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堂教学。《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有: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挖掘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0.
王勇 《西藏科技》2004,(12):37-39
现代教育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引导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单向传递信息的做法,建立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维信息多边交流的新型关系。本文就“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楞次定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强调学习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是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在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探讨课题中,教师们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试图从讨论式教学法的类别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入手,以阐明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边朝峰 《科教文汇》2009,(23):204-204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些理性思考,用类似科研的方式去探究问题,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定位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教师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讨厌为喜欢学生的"乱说"、"乱问",对提出有深度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奖励。教师要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常沛 《科教文汇》2007,(12Z):51-51
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强调学习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是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在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探讨课题中,教师们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讨论式教学,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试图从讨论式教学法的类别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入手,以阐明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玉春 《科教文汇》2010,(26):46-47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部分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依据《课标》,高中政治课教学如果不回归生活,就不能展现其潜在的力量,就不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高,就会成为无效教学。就此问题,本文对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思考,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备课时易遭遇无从下手、难以理清重点的困境,反复备课后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走入课堂,却出现满堂灌、面面俱到、重点擦边的困惑。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一课为例,从教材观、目标观、学生终身发展观三个角度提出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有效备课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在自身未构建语文知识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有效找到备课切入点,缩短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对备课的适应期,加快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不仅仅是靠教师课堂传授了,而是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更新的知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法,以其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们的青睐。本文以高职《电工技术》课程为例,主要阐述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田瑞琳 《科教文汇》2008,(13):112-112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本文从三个方面(一、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来阐述化学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主-客"对立关系,使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自我发展有着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语文教学交往的实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和社会化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高;而师生良好的情感关系、教师新型知识观和学生观的建立则是语文教学交往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启”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在于调动内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究新问题的能力。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相连的。本文结合《现代物流基础》教学,从启发式教学对授课内容的要求、各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模式、启发式教学对教学对象的要求等方面,筒析启发式教学法在该教学申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