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俗歌曲的演唱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俗歌曲已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其演唱丰富多样,基本特点是:音域较窄,诗词通俗易懂,灵活度大,易于表现,低 区较结实,听来亲切动人。发声时的呼吸方法多种,基本唱法大致可以分为十三类。  相似文献   

2.
通俗歌曲作为当代最为流行的一种音乐品种与形式,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这种外来的艺术品种为何会在中国大行其道,是一个非常值得观察、研究的现象,有人认为是通俗歌曲本身的魅力所致,有人认为是"西学东进"的结果。然而,本文认为,以上这些认为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因素,本文认为通俗歌曲在中国迅速流行的其主要原因还是中国文化的博大性所致。本文拟从审美表现入手,试做一些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马海燕 《成才之路》2010,(18):62-62
通俗歌曲演唱的历史,在西方形成于19世纪初叶,就当时而言,古典和通俗的歌唱方法,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进入19世纪20年代,通俗歌曲的演唱者开始使用话筒,不再需要把声音唱得很大的技巧,在演唱风格上逐渐形成了分野。当今世界上,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都各有自己的市场,有长期共存的势态。  相似文献   

6.
章莉 《教育与职业》2006,(36):182-183
文章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内在发展规律,以及大学生对通俗歌曲的生理、心理需求等方面,探讨了通俗歌曲走进高校公选课堂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进入高校公选课堂的通俗歌曲创作要求和对高校公选课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俗歌曲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其根本原因源自于通俗歌曲自身平民性、娱乐性、时尚性、个私性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们与青少年在特定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形成了某种对应,迎合了他们的审美趣味,从而使青少年成为通俗歌曲最广大忠实的欣赏群体。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大多高校在原有音乐专业教育基础上设置通俗歌曲演唱专业,该专业设置的目的集中体现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且向社会输送更多通俗歌曲演唱歌手。然而从现行高校通俗歌曲演唱教学现状看,仍存在学生专业技能过于单一且艺术涵养缺失等问题,制约通俗歌手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此,本文将对通俗歌曲的相关概述、高校通俗歌手培养现状以及如何提升大学通俗歌曲演唱教学进行有效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于双 《华章》2011,(11)
民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民歌的演唱技巧是在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基础上,遵循读字清晰准确、发声舒畅圆润、歌调流利动听、感情淳厚质朴、风格浓郁亲切等传统的声乐美学原则,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借鉴民歌演唱技巧对提高歌者演唱的艺术感染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时间里,歌曲艺术被单一化为以政治口号为主要内容的赞歌,歌曲艺术的客体体现了较为突出的唯一性,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视为小资情调和追求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那个年代的歌曲创作有相当深的阶级斗争情绪和个人崇拜思想,缺乏产生通俗歌曲的政治气候。人民大众压抑的思想一直到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11.
于双 《华章》2011,(13)
近年来,我国的通俗歌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些歌者已逐渐转变了本色声音演唱为主的演唱方式,对演唱技巧的关注在不断的提升.这表明通俗歌曲的演唱会随着社会文化、人们习惯,以及流行音乐发展方向而不断地取得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虚有……当太阳不再上升的时候,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换,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还珠格格》的主题曲,其歌词似曾相识,几乎是汉乐府《上邪》的现代文翻版:“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只不过末了把“乃敢与君绝”说成“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分散)”而已。  相似文献   

13.
冯旋 《考试周刊》2012,(26):42-44
钢琴伴奏在声乐、器乐和舞蹈表演领域内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是建立在综合素质与能力基础之上的。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及实践经验为基本依据,参考同类课程的有益经验,从和声织体的角度就钢琴为通俗歌曲伴奏和声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些富于科学性和立体感的通俗歌曲钢琴配奏和声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俗歌曲的歌词为了更有效地配合曲子表情达意,必须精心选择、调整修饰语言。通俗歌曲歌词的修辞艺术表现在语音、词语、句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张丽萍 《成才之路》2009,(23):65-66
从民族、传统、古典为主流的学校音乐教育与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的矛盾冲突出发,阐述了对通俗歌曲进入校园的看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育人是需要通过美育、德育和娱乐的方式来实现的。情感愉悦是音乐教育的效应之一。对青少年音乐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学内容应当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适当拓宽学生欣赏的曲目范围,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音乐体裁形式,使他们在乐中学,在做中学。这种围绕着兴趣培养的音乐教学改革无疑会带来教学内容、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变化甚至是革新。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产生于十七世纪,虽然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备受青睐,对声乐文化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直至今日,世界上各大音乐院校仍将其列为声乐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训练美声唱法的必由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对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总结出它的教学价值,指导声乐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8.
1、通过赏析周杰伦等通俗歌手的音乐作品,解读其“中国风”歌曲的特点,分析其歌曲中“中国元素”的组成和运用。2、以通俗歌曲为切入点介绍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学习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使他们乐于去亲近去倾听民族音乐,善于去发现民族音乐的美,进而懂得去欣赏它,爱上它。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介绍二、过程描述20世纪的音乐是多元化的,其中,通俗音乐所占的比例非常大。而在通俗音乐这块领地里,学生最为喜欢、熟悉的也许就要数通俗歌曲了,这是因为通俗歌曲不仅短小易懂,而且,具有较强的时尚性、娱乐性、叛逆性、宣泄性等,正好符合这群身心朝气、喧闹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