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著名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通才。在古代史家的眼中,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如按近现代的学科分类,沈括曾涉足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学、乐律、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中,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某厂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名大学生,对生产工艺改进提出了一项很有价值的建议。然而领导拒不采纳,反而认为他“地皮都没踩热”便提意见,是心气浮躁,不脚踏实地的表现,劝他好好立足于实践锻炼。一腔热情被兜头泼上一盆冷水。一气之下,这位大学生辞去工作跳槽他厂。结果他厂慧眼识珠,很快帮这名大学生把建议变成了革新成果,年创经济效益百万元。  相似文献   

3.
山西临县碛口古镇黑龙庙的山门戏台具有“窑洞内外不一样”、“戏台唱戏不费力”和“山西唱戏陕西听”的奇妙声学效应。通过实地考察,运用声音的直射、反射、共振等声学原理,从声源、声音传播和接收三个角度对黑龙庙山门戏台的声学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窑洞内外不一样”是庙院内窑洞对声音的汇聚、共振及扩散传播的表现形式,“戏台唱戏不费力”是庙院内声音混响的反映,“山西唱戏陕西听”是庙院声音在庙院结构及其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声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溶液”     
袁翰青著每册0.14元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10月第一版“溶液”是一本比较好的化学补充读物。全书只有两万三千字,可是它一方面具有科学上的系统性,同时还给我们讲述了若干有趣的事实。化学上的绝大部分的反应,都是在溶夜里进行的。掌握了溶液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许多化学反应。本书从我国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一书里的一段记载开始。接下来讨论溶液和化学反应的关系,从铁在潮湿的地方容易生锈这个常见的现象,来说明:“一定要把有关溶液的许多道理搞明白,否则化学是一定学不好的。”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在吃虾以后,全身会起一些大大小小的红色疱疹,或发生恶心、腹痛和呕吐等症状,这是食物过敏的典型症状。原来,罪魁祸首是虾肉中含有一种“异形蛋白”,这种物质经人体吸收后,会不同程度地引发皮肤过敏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吃了虾以后没有这些现象发生,而有些人却对虾过敏呢?这种症状是如何发生的,能不能有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呢?  相似文献   

6.
道教文献中历法史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汉末年开始,道教中就流传一种与通行历法不同的“太阳历”其特色是以二十四气划分十二月,以二十八宿注日,同时试图与恒星月协调,唐代的《二十八宿旁通历》是一份较完整的“太阳历”历表,宋代卫朴所诵的“傍通历”即道教的《二十八宿旁通历》沈括提出“十二气历”的设想,可能是受卫朴所传的道教太阳历的启发,本文提出,道教太阳历的原则可供未来太阳历方案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飞碟是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常盛不衰的话题,许多人认为这是地外生命乘坐他们的“宇宙飞船”访问地球来了。有时随飞碟的出现,会发生一些离奇、神秘的现象,于是人们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都归结为外星明的力量在地球上的显现。然而,有科学家却打破了人们的幻想,他指出飞碟并非什么地外生命的“宇宙飞船”,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参与其中的主要角色是被科学家称为“地球黑子”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李彬 《科学中国》2006,(7):44-45
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电冰箱保存各种食品是司空见惯的事,在通常情况下,各种食品在4℃时的保存时间可大大延长。现在,这个原理已经被应用到最新的医疗技术上,科学家称之为“人造冬眠术”。应用这一技术医生可以把一些危重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相似文献   

9.
“小世界现象”在网络中的证实引起了人们对它的重视,在情报学研究中利用小世界现象原理对于把握网络中信息流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社会性软件,并探讨了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人际信息搜索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去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3位在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不少读者就产生了误解,以为“看清”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这3位科学家的功劳,其实,当代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继承性,科学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当常见,任何一位科学家取得的突出成就都包含了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就拿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生于1938年)来说吧,他今年获奖的理由是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其实,核磁共振技术半个多世纪前就诞生了。50多年来,核磁共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核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于工…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文化》2012,(7):24-25
2012年1月4日不仅是“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也是鲜为人知的月球最近“近地点”100周年。那一天,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月球“近地点”的距离是1400年中最近的。美国科学家相信,这一千年一遇的天文现象导致海洋潮汐异常升高,不断起伏的潮汐导致“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  相似文献   

12.
迷人的“冷光世界”夏天夜晚,天上有一闪一闪的星星;地上有一闪一闪的萤火虫。萤火虫的光是“冷光”,一般是黄绿色,也有橙黄和橙红色的。我国宋朝科学家沈括长期深入研究自然界中的“冷光现象”,明确指出,自然界冷光有两类,一类是天然物质发光,如磷光;另一类为生物发光,如萤火虫的光。  相似文献   

13.
请关注科技界的"包工头"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界的“包工头”已为世人熟知,近年来由于国家建设管理部门的多次规范,“包工头”的违法和盘剥行为显著减少。然而,近年来随着科技界项目课题经费的大幅度增长,“包工头”现象有了抬头。这一现象的总体框架是:项目负责人——分项目负责人——项目参与者。也有项目负责人直接到项目参与者。经费由项目或  相似文献   

14.
38会使“轻功”的猫猫从高楼上跌落下来能安然无恙,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曾有科学家将132只猫分别从6米至100米的高度摔下,落在水泥地面上。其中只有20只有轻度的骨折外,其余90%的猫均丝毫无损,而且跌落高度愈高,猫受伤的数量及严重程度就愈小。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用高速摄像机将猫摔下的过程拍摄下来,经过仔细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底。原来,猫有着天赋的爬树本领,这使猫祖先内耳的前庭系统发育的非常完善,它能“测量”加速情况,调整身体的姿势,以控制平衡。如果将猫的四肢向上平摔下去,它能在一瞬间以惊人的协调动作翻…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的地质教育中国人民的祖先对地质学是有贡献的。远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我国西汉时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除了其他驚人的贡献之外,制造了精巧的地震仪,记录了千里以外的地震。在八百多年以前北宋时代伟大的科学家沈括观察了许多地质现象,写下了有名的“梦溪笔谈”。近百余年来,近代地质学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逐渐发展起来,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相似文献   

1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自然界植物种植、生长的一种基本规律。但也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一件事缘于什么因,就有什么果。但在科学史上,有些科学家却是“种瓜得豆”,想做的研究没有获得太大的进展.但却因意外的发现在另一个方向有了重大的发现。维生素K的发现和研究就有这样“种瓜得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于彦军 《科学中国人》2004,(11):F002-F002,1
1958年,侯朝焕走出北京大学的校门,从一棵品学兼优的“青苗”,到主管国家高技术发展的“863”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到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至今已经在科研战线奋斗了46个春秋。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水声学、水声信号处理、水声工程、并行阵列处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信号处理应用等领域成果卓著,为祖国声学和信号处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2006,(8):12-12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明了外观和功能都与昆虫复眼一样的人造“昆虫眼”。科学家说,这一仿生学成果,可望广泛应用在化工、医疗、军事等领域中。  相似文献   

19.
唐奥 《百科知识》2021,(26):38-41
雨水多的季节,见到彩虹的机会也就多了.见到一道彩虹并不稀奇,可你见过成对的彩虹,甚至彩虹"套娃"吗? 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彩虹 彩虹简称虹,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组成彩虹的颜色有7种:红、橙、黄、绿、青、蓝、紫.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彩虹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引用了孙彦先对彩虹形成的描述:"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而有之."指出彩虹是雨止初晴时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科学家,其道德意识在科学的发展与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道德世界观”的形成,解决了科学家自身的道德意识与自然世界、义务感与自然冲动之间的冲突,实现了义务与现实、道德与自然的“和谐”。但是,科学家的“道德世界观”只是个体“冲动形态的意识”,无法代替科学共同体组织实体的道德意识和意志行为,因而往往陷入特殊性、个别性以及抽象性的困境中。这一困境的超越必须诉诸于科学共同体的“伦理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