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儿女英雄传》中"和"类虚词的三个成员"合"、"同"、"与",对比分析它们在语法意义及分布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中语气词“着哩”出现频率高,用法灵活,表义丰富。本文对其中的语气词“着哩”进行了穷尽搜索统计,并对“V+着哩”和“A+着哩”形式的不同用法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描写,揭示了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前80回"和"类连词有"和、并、与、及、以及、同、连"等七个。这些并列连词在分布和用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和、并、与"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和"、"并",竟占总用量的66%强,而"及、以及、同、连"则使用频率较低。除了"并"的用法比较复杂外,其他并列连词的用法均显得比较单一。这些并列连词还可以连用,有的甚至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泰 《文教资料》2014,(22):20-22
《汉语大词典》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受到持续关注,成为汉语教学和研究者重要的参考工具书。但是,由于编写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地域跨度大等各种原因,该词典在书证、释义、异形词处理、义例关系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甚至失误。《金瓶梅词话》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奇葩,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用苏北鲁南方言写成,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借助于本书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编写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对《金瓶梅词话》中动结式述语的特点、补语的特点、动结式中“动+宾+补”(VOC)式、动结式带宾语(“动+补+宾”(VCO))的特点、动结式的否定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并辅助计量进行相关的考察。  相似文献   

6.
相关工具书对是的一词收列、解释的情况大致是:《汉语大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均未收列;《金瓶梅词典》、《近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列了,但义项的罗列极不完备;《现代汉语词典》收列了似的,却忽视了该词与是的的历史联系。本文拟在近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背景下,以万历本系统、人民文学版《金瓶梅词话》为主,对是的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汉语大词典》所收《金瓶梅词话》词语释义存在的一些可疑之处,以补辞书之疏漏。  相似文献   

8.
没呀 九P103行21:李外传听声阿呀[::]时,便跳起来,立在凳子上,楼后窗寻出路,被武二双提着,隔着楼前窗,倒撞落在当街心里来,跌得个发昏.  相似文献   

9.
在《金瓶梅词话》中,四种形式的反问句均有,尤以是非问形式最多,反问句的句式、语义与现代汉语有异同,其主要差别表现在反问句的疑问标志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于”“於”两个虚词,在上古汉语中是通用的,在《诗经》中用法则比较复杂。“于”多用在动词或名词前面,而“於”多用为叹词。“于”在动词前作动词词头,在名词前起到介词的作用。少数“于”在句子中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於”“於乎”“于嗟”在《诗经》中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表示感叹,叹息等。固定用语“于以”应理解为“如何”,“于时”应理解为“于是”。还是两种特殊用法:“于”通“为”,“於(于)”表示疑问,同“安”。  相似文献   

11.
许仰民 《天中学刊》2006,21(6):89-90
《金瓶梅词话》动量词可分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动作的频次两类,计35个。它们在数量、音节、构词、表义、来源以及组合能力与语法作用上具有自身特点,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起着传承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词话》专用动量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5月)中动量词的用法进行平面描写,为探究量词发展脉络,进行了必要的考源,并与魏晋南北朝及唐五代时期的用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词典》之《金瓶梅词话》词语释义存在不少疏漏之处,如“丁八”、“放水”、“水客”、“垫发”、“卖串儿”、“三不知”、“死声活气”、“激犯”。《汉语大词典》在释这些词时,多就某一例为据,或未紧扣词素究源索解,或就句释词未能照应上下文意,或忽视了方言俗语的特殊意义,存在许多未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针对《墨子虚词用法诠释》中对"以"字用法的诠释,结合具体例句,侧重从"以"字的句法功能角度,对"以"字的名词义、用作第三人称指称同等用法进行商榷,并对"以"……"以为"、"上以/下以"等结构定性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15.
1985至2005年,学界对《金瓶梅词话》中的句法问题,包括:被动句、把字句、判断句、疑问句、因果句、比字句、使字句、得字句、动词性主谓谓语句、述补带宾句以及比拟式、动宾结构、补语位置的演变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概括明代中后期汉语语法特征、理清汉语由近代向现代演变的轨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继续对陶慕宁校注本《金瓶梅词话》校勘方面存在的粗疏处进行考辨,纠正其误校和失校文字。  相似文献   

17.
论《金瓶梅词话》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三大类十二小类60个单词,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汉语在明代中叶这个历史阶段代词的全貌。历史地看,其中有传承、有发展、有存古,为近代汉语和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词话》中的服饰描写在它同时的小说中无与伦比。它是为作者的创作主旨服务的;它揭示了明末腐败的社会现实;它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折射.  相似文献   

19.
不见 九P100行12:这武二竞走来街坊前去寻郓哥.只见[--]那小猴子手里拿着个柳笼簸箩儿,正籴米回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补充解释了《金瓶梅词话》中“瞅”、“反乱”、“哈账、“行货子”、“拦拦济济”、“使心拄肝”、“战”等几则向来解释欠确或未曾解释过的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