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数学中的几何变换一般是指平移、对称(翻折)和旋转.《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已明确指出:“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我们知道,图形的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故解题时可充分利用图形变换的特征,把图形位置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优化图形结构,进一步整合图形(题设)信息的目的,使较为复杂的问题得以创造性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材的编写建议“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和“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一条课程的基本理念,并在选修课程中开设“数学史选讲”.这说明数学史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对数学史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很多研究者著文作了论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认为:  相似文献   

3.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要求,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和研究能力的发展,教师应逐步提高学生探究性水平的层次,为学生完善学习方式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儿歌,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学过的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记生字,并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这种编排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数学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它能够发挥哪些作用?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点抛砖引玉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应该是站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最近.笔者全程听了几节风格各不相同的课.课题都是“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苏科版).有一个总体印象: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人手的教学理念在转变为教学策略时,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文就情境引入、数学史渗透、探究活动、评价与小结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过程的细节分析,谈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成为一个新亮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寻找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开始在实验区实施,2005年在全国推广。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几何课程空间与图形内容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功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逻辑思维能力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纵观我国几何课程改革的历史,不难看出,在几何课程设置理念上,实现了由注重“双基”到既注重“双基”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历史性转变,使学生通过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具备良好的几何素养.  相似文献   

11.
李星云 《广西教育》2007,(11A):9-10
符号是数学学科特有的语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根据数学课程的特点,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提出要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孙丹 《农村教育》2007,(4):49-5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其必备条件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各有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学习课标的体会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数学课改相比.本次课程改革变化之大、影响之广、反响之多前所未有。在经历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实施之初的“众星捧月”“一片大好”以及后来的“问题凸现”“意见四起”之后,国家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成立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着手对它进行修订。这是一次理性的回归。本文对数学课程改革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在综合专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同时又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最重要资源,它的编写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虽然各个版本教材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但是不同版本教材的结构和素材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多个版本的教材比较可以给教师多样性地解读《课标》提供范例,为教师更准确地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教师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的避免繁杂运算与学生基本运算能力的加强并不矛盾.在吴老师所述的情况中,笔者以为大量的错误属于基本运算能力的欠缺.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有以下两点尝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切实地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使操作真正成为一种启迪学生思维的好手段.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标准》下的《教法》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公布与实施,迫切要求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教学的改革。实践证明:注重实用性,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师范性,强化训练机制,是《标准》下实现《教法》教学目标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相继揭开了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序幕.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教材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材的编写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香港和内地的教材各有其特点,本文就文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按照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1999年颁布的《中学数学课程纲要》而编写的《达标数学》(以下简称“港版”)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而编写的《数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进行比较,希望对内地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并在有关专家的指导、敦促下,广大教师已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相应的转变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行为,令昔日沉闷的数学课堂浸透着苑如江南水乡的清新气息.但是,在生机盎然的背后,舍本趋末、买椟还珠的迷失和矫枉过正、削足适履的盲动也时有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