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关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它包含一种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适应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创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关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它包含一种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适应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创新.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关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它包含一个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适应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探求知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创新,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地图,激发学生积极探求问题的兴趣;二是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是利用探究课,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创新意识是指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一种心理取向.创新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学生好奇心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探索数学的奥妙.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世界上许多的重大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学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既是一种智力活动,又是一种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的表现。其不仅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各种情景,来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的目…  相似文献   

7.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在英语课堂中 ,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他们从主观上想创新。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传统教育也称“填鸭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始终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使课堂变成学生思考的阵地 ,就要从学生的主体出发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激情。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亚历斯多德…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种推陈出新,是一种勇于思索、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又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及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只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与变化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创新 ?一提到创新 ,我们往往把它与智力活动联系起来。毫无疑问 ,创新离不开智力活动 ,离不开大量具体的知识。创新是一种追求创意的意识 ,是一种发现问题 ,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现代教育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 ;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在这样的教学中 ,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客 ,而是主动的求知者 ,学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蕴涵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笔者就地理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谈谈自…  相似文献   

10.
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相似文献   

11.
傅煌进 《考试周刊》2011,(21):69-6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与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  相似文献   

12.
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角度,以学生的眼光审视所遇到的问题,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运用提问、操作、演示或实验等各种方法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积极情感,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形成自己新的认识和想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使数学课堂活力四射、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它能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让学生在创新型的数学课堂中逐渐成长。一、唤起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撒下创新的火种。  相似文献   

15.
郭华 《辽宁教育》2011,(5):53-53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才能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小学数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利珀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已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作了如下探索: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创造创新条件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使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既与智力有关 ,又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一种人格特征 ,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  一、利用数学学科特点 ,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对数学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而引发的。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 ,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年、月、日”的闰年时 ,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诸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既与智力有关,又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和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