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三制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在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较以往教材有所创新。经过近三年的试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等新设栏目(以下简称新栏目)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其潜在的作用还有待发挥。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一、新栏目的过膻作用初中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二三岁至十四五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但由于六年的小学教育,学生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习惯了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形象的事物。因此,要促成这一…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共有五册,均设置了“研究与实践”栏目。作者从一线教师的视角,对“研究与实践”栏目进行分析,将“研究与实践”栏目分为“调查研讨型”“实践体验型”和“实验探究型”三种类型,并在使用该栏目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是两个不同环节和层面的问题,有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诉求和评价视域。笔者在区分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两种不同境界的基础上,指明了它们各自的实现路径,分别阐明了教学生成的引发条件和生成教学的机智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播出系列节目《宝贝回家》,作为一位母亲,看到这样的节目,我的心是揪着的。我在想,假如我的宝贝丢了,那我的生活该是沉没在一个怎样的黑暗之中!打开电脑,翻开报纸,丢失孩子的新闻早已不是新鲜事,例子也举不胜举。这些不幸的发生,有的是因为家人的疏忽大意,有的是因为自身身体障碍,最叫人不堪忍受的则是坑蒙拐骗团伙利诱、骗走了“免疫力”低下、“抗干扰力”不够、自持力不强的社会群体——孩子。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2007年第4期“课堂教学事件”栏目中刊登了《一堂阅读课的教学和反思》一文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纷纷向栏目撰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期我们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一篇读者来稿刊登,相信这个栏目在大家的热情支持下能够越办越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本期起,《教学心语》栏目与读者见面了。《教学心语》主要刊登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对教法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对与化学教学有关的各种问题的思考。篇幅无论大小。内容不拘一格,忌讳空谈,力求实在。开栏初期。我们约请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屈直老师撰写了几篇文章陆续刊出。屈直老师是陕西省有名望、有影响的特级教师,也是本刊的老作者。他在中学化学教学的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陆续发表的几篇文章是他40年来化学教学经验的结晶。希望读者能喜欢本栏目,并望为本栏目撰稿。  相似文献   

7.
“与教学同行”是本刊为进一步增强实用性而新设的一个栏目,其基本内容是对现行教材(一章或一个单元,以人教版、北师大版为主)做具体的教学分析和研究,并给出教学建议,为新手教师把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实际指导和帮助,做好这一栏目,首先需要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稿件,我们希望各地的特级和高级数学教师以厦教研人员积极为本栏目撰稿,为使栏目内容与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撰稿时请注意内容选择的超前性(至少3个月),并请在来稿上注明实际的教学月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教材(试验本),不仅增加了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而且在教材结构上增加了“广角镜”、“想一想,做一做”、“发现之路”、“阅读与思考”等栏目。用好这些栏目,对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课改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上海市《生命科学》高中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恰当使用教材中的“广角镜”栏目,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首先,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传统教学中的预设一般先发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并且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而生成则主要发生在教学活动之中,虽然它也需要教学之  相似文献   

10.
教材虽然为我们铺设了顺畅的教学流程,但照本宣科未必就能使教学效果实现最佳,重要的是应结合教材,关注现实,创造更加鲜活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1.我的尝试。中央电视台有一栏目叫今日话题。我在这一学年高一的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构成上,亦设计了“今日话题”的栏目。每堂课的开始按学号顺序让学生讲一个话题,在学生讲后我稍作点评,整个过程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左右。我设计这一栏目是出于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为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二是籍此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表现为教学实践、教学思想、教学制度等不问形态。现代教学是教学演化的高级阶段。在现代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从统一化、集约型走向了个性化、多样化,教学活动的目标更加全面,方法日渐丰富,过程愈加有序。在现代教学中,教学思想得到了极大发展并有可能发挥很大作用,在此基础上必然会出现各种教学流派,在知识掌握、技能训练和价值养成等各方面均构建多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教学模式。还应指出的是,为了与学生多样的个体发展需要相适应,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就应该鼓励、促进一所学校各种教学流派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1993年3月,河北科技大学四位青年教师组成了“热点问题半月谈”教学组,创建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新模式。他们广开思路,学习和借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焦点访谈、12演播室等栏目的成功作法令精心设计了“热点问题半月谈”数学模式,将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分成七个栏目实施,这些栏目是:“新闻综述”、“热点专题”、“热点讨论”、“电视专题”、“校园广角”、“送你一支歌”、“有奖抢答”。每个栏目的具体操作如下;1.“新闻综述”栏目。该栏目主要讲授半月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省内和校园内的重大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教学过程中。其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生成是课堂偶发的问题或见解表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生成性特征。然则当教学生成有效发生后如何利用,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即生成教学(或者说境遇教学)的问题。如何促使教学生成的有效发生?如何灵机创生生成教学?这是"基于生成的教学"应当区分认识和实施的两个不同追求境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教师面前,而其中初中数学教材中“活动”栏目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那么“活动”栏目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通过我的教学过程初步窥探到了它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张红梅 《小学生》2010,(5):52-52
在课堂中,教师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境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18.
生成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人类化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所以,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主体性教育也成了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建构主主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成主体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构主义重视个体的建构潜能,强调建构性,认为知识的生存需要通过建构而成,而知识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因而建构性是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建构过程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所以,在当前主体性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很自然地要去关注建构主义教学论。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鼓励学生的即兴创造。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活机动组织教学过程,以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所以,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主体性教育也成为了近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以活动为生成机制,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建构主义的思想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成主体性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建构主义重视个体的建构潜能,强调建构性,认为知识的生存需要通过建构而成,而知识的生成与丰富恰恰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因而建构性是主体性的内在根据,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建构过程统一在同一过程中。所以,在当前主体性教育的探究过程中很自然地要去关注建构主义教学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