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高校学术期刊改革中,必须坚守高校学术期刊的基本生存底线,真正以繁荣学术为办刊目的;必须坚守高校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定位,为高校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服务;必须坚持按照期刊的运作规律办刊;必须坚持推进数字化出版,探索有效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模式;必须建立质量监控和考核退出机制,保障学术期刊的持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的出版形势与高校学报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外学术期刊呈现出了五大出版形势:(1)市场兼并使得大出版商更具垄断性;(2)学术期刊从以纸介质出版为中心转向以网络出版为中心;(3)期刊的经营模式越来越多样化;(4)我国紧跟世界学术期刊出版的步伐,高度重视出版工作;(5)我国学术期刊的出版向精品化目标全力推进。基于此,为促进高校学报与国内外学术期刊同步发展,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转变办刊理念,明确目标定位,改革管理模式;(2)提高学报的内容质量;(3)争办精品、特色期刊;(4)建立新的出版机制;(5)完善网络化出版。  相似文献   

3.
期刊的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势不可挡。面对国外大刊的强烈冲击,中国期刊市场处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期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群,是期刊界面临的重点课题。中国期刊的发展就是要冲破传统的运作模式,打造全新的办刊理念,树立品牌意识,走集团化发展之路,从而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4.
期刊的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势不可挡.面对国外大刊的强烈冲击,中国期刊市场处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期刊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期刊群.是期刊界面临的重点课题.中国期刊的发展就是要冲破传统的运作模式,打造全新的办刊理念,树立品牌意识,走集团化发展之路,从而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5.
中外期刊发行模式异同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期刊发行是期刊出版流程中的重要经营环节,我国期刊发行模式的表现特点是结构单一、有序,呈封闭、垄断性;国外期刊发行模式的表现特征是多样、灵活,具有开放性。中外期刊发行的表现形式和运作手段存在较大差异,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体制运作的结果,并在出版管理、出版、发行三者认识观上的体现。由此,比较差别引发出对期刊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给学术期刊带来新的变化,学术期刊在改变中应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内容价值和办刊理念,坚守严肃的阅读品味和良好的编校质量。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应改变思维模式、明确发展路径、拓展期刊传播渠道、综合运用新技术、提升编辑素养,切实提高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术期刊具有双重属性,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目标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其发展路径为:做好栏目规划,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改变出版观念,形成并适应新时期数字化出版模式;开放办刊,实施栏目主持人制度提高刊物吸引力;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术期刊营销策略,宣传期刊特色。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主编应树立期刊为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理念,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加强期刊特色建设,最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这些理念对推动刊物的健康发展和提高办刊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世界范围来说,学术期刊影响力与期刊质量、期刊特色、信息传播手段、主办单位的学术地位与声望、办刊历史、期刊语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但就中国而言,办刊体制是制约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深层的根本的核心的原因。要尽快从整体上提高中国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必须回归出版业是产业的本质属性,彻底改变现有办刊体制,改变自留地式的办刊模式,逐步开放刊号实行办刊登记制,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之路,同时实行人员聘用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动力并非来自于学术期刊内部,发展初期表现为以期刊数据库第三方平台形态呈现的数字期刊群。我国学术期刊转型之难,难就难在学术期刊作为一个集体的不介入以及学术期刊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传播渠道与办刊模式之惑。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只有与专业化、集约化发展结合起来并立足于数字期刊体系的建构,才能获得成功。应在印刷版与数字版并存中找到生机,在内容与服务兼顾时创造需求,并借力大型数据库+建设自有网站+复合出版,在以内容为王基础上,做数字时代最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学报是高校学报今后发展的方向。从未来学的观念看,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是高校学报出版的趋势。不断增长的计算机网络,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报出版体制。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出版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学报存在着办刊模式不够灵活、偏向于内向性、资源分散、学术质量不高、出版周期长、社会效益低等问题。应针对这些弊端进行诸如联合办刊、突出刊物特色、创立品牌学报等高校学报出版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在数字化出版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在蓬勃发展,为高校学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多数高校学报还局限于对印刷版的数字化改造。我们应该在审视学报数字化出版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学报数字化出版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实现高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对策,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数字化出版新途径,真正实现学报出版数字化。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期间,学术期刊办刊遇到一些问题。期刊管理部门应出台或完善相关应急政策,牵头推进赋予纸质刊与网络刊同等效力的工作。期刊编辑部应科学处理延期出刊等问题;以抗击疫情、全面认识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为契机,做出有影响力、助推问题解决的选题策划;利用专业资源、专业知识、专业媒介、专业人才等向大众科普与疫情有关的知识,澄清是非,击退谣言;与数字出版平台有效对接,缩短内容上网时间,促成论文成果及时传播。  相似文献   

15.
《学衡》杂志是我国近现代期刊史上极重要的史哲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该刊插画栏不仅从肖像画、宗教画、风景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向读展示了群星璀璨的中外化名人及价值连城的世界美术名作,而且从《学衡》的办刊宗旨、整体内容、作群体三方面展示了学衡派的人景观。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是文化体制改革后期刊社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术期刊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挑战意义的战略选择.学术期刊要创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需要从提高期刊质量入手,优中选精,精心策划编排,突出特色优势,增强自身素养,加强互动交流,开门办刊,形成刊、企、校联动合作的运行模式,从而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及影响力,使期刊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的学报是本校的学术传媒,它既要遵循办刊工作的一般要求,又要遵从学报类期刊的特殊要求;既要体现高校学报的办刊特征,又要表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报应坚持"学术性"、"应用性"、"地方性"并重,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根本的办刊定位,立足自身特色,走出有特色的办刊之路.  相似文献   

18.
比照国内外教育期刊发展势头,当代成教期刊发展显得滞后而艰辛。透过滞后与艰辛的种种表现与表象,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成教期刊面临的挑战与困厄,更能感受到期刊与时俱进的脉博和社会职能承嬗离合的炽热与燥动。由此发散,当代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是制定符合社会潮流又彰显个性特色的嬗变之策。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ircul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between Portugal and Brazil (from 1920 to 1935), within a broader context of an intensiv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ways of thinking’ about education. It 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results from research on two educational journals, one Portuguese (Revista Escolar) the other from the Brazilian State of Sao Paulo (Education). Central to this text is the notion that educational journals constitute important vehicle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regulation of knowledge as well as for the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fields in education. Thus, the article give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selective mobilization of foreign educational models (countries, authors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within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committed to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processes of diffusion and reception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journals, in the face of those (geo‐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international references, and compares the relations of affiliation and affinity with foreign models displayed by each journal. The analysis shows: (i) the centrality of authors and organiz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New Educa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that proposes to mediate scientific production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ii)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regarding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at are taken as models for education improvement at a national scale; (iii)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spaces for the (worldwide) circulation of pedagogical models (the New Education circuit and the Latin‐American circuit); (iv) the scarce referencing of the other ‘who speaks the same language’. Results are discussed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tructuration of pedagogicalal discourses and organisations, in both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pheres.  相似文献   

20.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的职责是由社会主义的出版性质决定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稿件认真选择、精心加工、优化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编辑的主要职责。它直接决定着编辑的素质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编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