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主义思潮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流派纷呈、观点各异。近年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风雷激荡,健康理性的民族主义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激进、偏执、狂热的民族主义阻碍中国的发展,危及中国的社会和政治稳定。为了进一步了解民族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方和我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历程,分析了民族主义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2.
在90年代的多元文化思潮中,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两股影响较大的思潮。本文在开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了当代国内外学人多角度阐释两大思潮的思想格局,还揭示了当代思想裂变的壮丽景观,又分析了90年代思潮与80年代思潮的联系与流变轨迹,并对之作出了独到的评析。本文宏观评述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的开阔视野,是作者尝试拓展思想史写作新思路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思潮以其思想先导性的特点而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前瞻,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实质,把握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并预测其走向,从而为引导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析日本新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种种迹象表明新民族主义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潮之一,冷战后的国际局势和日本国内危机为新民族主义产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而福泽谕吉的民族主义思想则是新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
科学思潮随着"西学东渐"被带入中国,并带来了现代民族观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民族主义以国民党推行的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延安文艺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复古精神的具体表现,均以赞扬古代汉族英雄的古装戏、古体诗词、历史小说等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但这种民族观又是与现代科学思潮相背离的。因此,抗战结束之后,民族救亡获得了缓和,主张复古精神的文艺作品也受到了冷落,但这种"返祖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全面转型,社会思潮一日千里。民族主义思潮——一种近代以来就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社会思潮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揆诸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史实可知,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曾激励过民族自强和解放,亦曾激发国人盲目排外与自大。在检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主义思潮发展流变及其主要特征后,本文认为: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都应当着力培植民众的理性民族主义,即在超越历史、超越党派信仰的基础上,对外追求世界和平,对内追求民族认同,这是理性民族主义所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也是人类文明保持健康发展和多样性不可或缺的两大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极大丰富和激烈碰撞的一个关键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了民主主义、民族主义争社会主义三种教育思潮.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因其自身局限和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未得以实现.但民族主义教育思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采取虚心学习的态度,关注人在革命时期的发展问题,这对中国当代国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兴起了三次国学思潮,第一次可以称为国粹思潮,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晚清时期,借引日本国学话语,以反满革命为鹄的,以古学复兴为旗帜,标揭以国粹凝聚国魂,激励种姓,提升国德,增进爱国的热肠,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第二次可以名为国故思潮,主要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以来,呼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标揭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特征。第三次国学思潮,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至今方兴未艾。第三次国学思潮同前两次国学思潮相比,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征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摆脱异族压迫和外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振兴阿拉伯民族的强大社会思潮和运动,长期在中东政治中居支配地位。70年代后,虽然在政治领域,阿拉伯民族主义让位于国家民族主义,但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仍很活跃,它直接影响着中东的未来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形成于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五四前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是民族自决思潮的兴起,其次是经济民族主义的兴起,再次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清末时期比较,五四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不是严密统一的思想体系,它包容了众多的思潮流派簇系。受强大传统文化和近现代特殊历史现实的影响,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自由主义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积极自由的唯理主义倾向、儒家实用主义内质和保守立场与激进情绪的并存等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外取与溯源并存的文化潮流中,自由主义的研究同时在纵深和面对现实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中存在着一股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传统和西方自由主义硬性缝合的倾向。这是人们为了消除自身现代性的焦虑而进行的一种先设而后证的行为,应当引起学术界的警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年来,学界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文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渊源、发生原因、构成内容、演变和类型,以及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并检视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促进该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系指20世纪90年代初泛起于我国境内,特定民族群体族员以民族认同为基点,以民族情感归附为纽带,以民族群体为忠诚对象,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追求民族利益、维护民族尊严为指向的意识形态或实践运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多样而复杂,以中华民族利益为投射对象的国族民族主义和以具体民族利益为投射对象的族类民族主义最具典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作为一个"双面体",或如天使,具有凝聚民族力量、展现民族活力、提升民族精神之效;或如恶魔,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有将民族推向万劫不复之力。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态势下,植根于当代中国沃土中的民族主义,无论以何种面貌登台,都带有较强的西方性,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强劲的渗透力、溶蚀力,必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对此,绝不能敷衍塞责,而应当以审慎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对其认真对待、谨慎处理,做到正面回应,科学引领,以便在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与左翼相对立的文学思潮——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一直没能很好地进行。新时期以来,到90年代以前,逐渐有研究者涉足这个领域,但仍然没能形成很大的气候。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近十年。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巨大,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关系还有赖于学术界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写实"是1990年代初期最为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思潮的发生仍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心理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大背景等几个因素入手,详细的阐述与论证了"新写实"思潮发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从文学影响的角度对其意义和局限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的新闻宣传活动以报纸媒体为主要工具,办报人的思想观念在彼时社会思潮的裹挟下往往能在报到文章中寻得蛛丝马迹。通过从媒体显著性的外部元素来探究现代中国社会思潮在《解放日报》改版前后是否有显著变化,研究发现彼时从世界主义到民族主义的社会思潮变迁,综合体现在报道发生国家、消息来源、议程设置、报道方式、报道立场、社论文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再解读":文本分析和历史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以来,一种以经典重读为主要方法、被宽泛地称为“再解读”的研究思路,最先由海外的中国学者实践,逐渐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起广泛注意。“再解读”可以说是90年代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倾向。这一研究思路基本上是选择一个特定的文本,呈现文本的修辞策略、叙事结构、内在的文化逻辑、差异性的冲突内容或特定的意识形态内涵在文本中的实践方式。再解读的思路主要为重新理解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与文化(尤其是作为左翼文学的“当代形态”的50—70年代文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但迄今为止,相关的研究仅止于对具体文本进行重读,尚未形成更“完整”的研究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