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家族"哭嫁歌"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具有道德教育功能,是土家族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随着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外部文化的冲击以及青年一代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叛离,土家族"哭嫁歌"发生了嬗变,其道德教育功能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2.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从深层来说要分成哭嫁与哭嫁歌,二者同为一体,却又互为承载关系。哭嫁,通俗地称为“哭嫁歌”,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做“毕基卡锉柱祭”。哭嫁歌是土家族女子在出嫁时用歌声诉说着封建时期买办婚姻制度下无法获得自由的悲惨命运以及对亲人的不舍之情的哭唱仪式活动,而这种仪式活动的表达方式就是演唱哭嫁歌谣。哭嫁歌谣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其旋律哀婉动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当地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对湘西土家族哭嫁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探讨,旨在学习、宣传。同时希望更多的人来热爱它,保护它,让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民间文学的一支奇葩。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与腔调而且还有精湛的艺术。同时它的产生和兴盛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土壤,又是土家女性内心自我剖析的需要。因此,这些社会的,历史的,主观的,客观的等诸多因素促成了其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哭嫁歌是土家族婚礼中所唱的抒情歌谣,它以哭诉为主要形式,不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传达了真挚的情感,还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哭嫁习俗由来已久,在经历着多样的婚姻模式变迁的背景下,仍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恩施土家族苗族地区得以传承。究其原因,除了与独特的文化生态有关外,还与哭嫁所发挥的社会角色转换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6.
吴云龙 《培训与研究》2007,24(10):35-36
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而丰富的和谐思想,能够为我国当下和谐治国理念的构建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文章试对中国传统的和谐观作一番梳理和审视,从精神、社会、环境、国际问题等层面上,具体展现它在今天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知耻、有耻既是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传统道德文化有重要的特殊价值。耻文化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积淀、涵育和整合作用;弘扬传统道德文化,要培养确立"认知上科学"、"情感上乐观"、"意向上进取"的现代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造就了"歌丧哭嫁"的特色习俗音乐。本文从打喜花鼓、哭嫁歌、撒尔嗬、上梁歌等音乐向我们揭示了土家族习俗音乐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吕慧 《成人教育》2023,(9):19-26
社会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初的教育形态。在古代,社会教育以社会教化为宗旨,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在近代,社会教育以开启民智、变革社会为目的,社会教育内容有识字教育、通俗教育、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工农教育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教育的内容以五育为中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具有学校教育特点;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教育以终身学习为特征,涵盖了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数字教育等内容。今后,社会教育内容的发展应注意全面性、健康性、合理化、传统性、数字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女性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她们对生活和爱情的集中表达,它具有一定乐曲形式和演唱程式,它既集中宣泄了土家族妇女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起到了烘托婚庆氛围和自娱自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土家族从1956年11月被确认为一个单一民族以来,土家族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与认定;改革开放以来以落实民族政策和民族事象为主的研究;90年代末开始的整体研究三个阶段。当历史进入21世纪后,土家族研究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土家族研究的新任务是必须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构建土家学这一民族学的分支学科;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研究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摆手舞是流行于湘西、鄂西、渝东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它融土家族歌、舞、乐剧及民间体育、娱乐于一体,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本文以现有的在摆手舞的基础上创编出了三套集摆手舞的基础动作、韵律、体操的特点于一体的土家族体育健身操为例,分析土家族摆手舞在现代变异中的操化趋向。  相似文献   

13.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精神生活的寄托和民族认同的象征,在当今快速变迁的社会进程中,其生存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和困境。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了土家织锦发展的因素,论证了走文化产业化之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的承嗣经历了由“多元承嗣→单一的父系血缘承嗣→父母双向承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制度的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土家族称谓的变化则与婚制习俗、开放和化素质的提高相关联。因此,可通过制度创新、法制建设和素质提高来推动和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土家木匠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民族文化底蕴,积淀着特定的工艺文化内涵,它既反映了土家人一定的生活方式,也反映了土家人的智慧,还反映了土家人特定的价值观。土家木匠及木匠工艺曾经在土家族社会中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土家木匠及其工艺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这里主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论证了木匠的发展前途是转型,并提出了实现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中国动画民族化探索的呼声越来越高,动画如何反映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动画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分析,结合我国及其他国家动画民族化的发展现状,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策略应当在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结合当代审美,改变动画受众低龄化的陈旧观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创作出多元化的富有创新性观念的动画作品,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动画产业民族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资源是长阳县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重点,必须正确认识保护土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开发的关系,遵循文化、社会、经济、环保全方位统筹兼顾的开发原则,确立以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民间艺术及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以来,现代教育在景颇族地区逐渐兴起,其传统教育则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景颇族现代教育得到较大发展,传统教育的变迁也较以前更深入、更广泛。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在当代景颇族社会中相互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景颇族传统教育发展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的学校教育与儒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以后,土家族地区逐渐有了学校教育。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以儒学传统为主,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目的主要是科举取士与道德教化。在当代,土家族传统教育思想仍然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家族的人类再繁衍神话,具有复合性、神圣性、积淀性等基本特征。神话内涵十分丰富,给神话学研究提供了若干新鲜的资料和内容,还给人们以生态学、环境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