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在高中语文课内阅读篇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体现在当下语文教学中,增强中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以及培养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从背景出发,反复玩味,发掘文本深处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注重文化传承与理解,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应“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初中教材中入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是传世不衰的名家名篇。对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如何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鉴赏中感受文本的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就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文本编排,在“阅读鉴赏”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强,教学文言文,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了“文言文”博大精深的内容,领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深的内涵,学习很有兴趣。但要他们具体翻译课文中的句子时,大多数学生面有难色,心有余悸,正确率不高。测试卷子上的文言句子翻译得分也不高。主要是他们阅读量少,感性知识获取有限,但不懂得翻译方法也是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当下文言文教学无效的现状,论述了文言文教学的三条有效性路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首先,通过一遍遍的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感知古人的智慧。其次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最后,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学会对文言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语言精美凝练,内涵丰富,蕴含着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人文意蕴.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培养阅读、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还能从中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熏陶自己美好的品格.可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很多教师以每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内容为导向,以传授文言文知识为主,忽视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忽视了授予学生轻松阅读、鉴赏文言文的方法与技能,从而导致学生在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既感到兴趣索然,又感到困难重重.如此状况,学生又怎能高质量、高品位地阅读与鉴赏文言文呢?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教学文言文呢?  相似文献   

6.
当下,作为我们古代文化的精华——文言文,日益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文言文教学,也失去了原有的动机,成了考试的附庸;文言文课堂,总是显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如何激发孩子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这是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这几年教学文言文的经验(包括带高中三年)汇集如下:  相似文献   

7.
何平 《现代语文》2011,(10):96-97
成语是中华文化精华的凝缩,其中包含历史典故、哲理故事等,反映了古代汉语的意义变化,同时存有古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学生通过成语学习文言文,一方面可以丰富对成语和文言文的认识,了解古代汉语在意义、语法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还可以了解文本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9包括人生哲理、人生态度等。  相似文献   

8.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文言文的世界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犹如一座神奇的大花园。文言文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培植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但当下,学生却不太喜欢上文言文课。上古文课时,经常听到有学生怨言,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文本编排,在"阅读鉴赏"中,文言文占了三分之一强,教学文言文,学生从文本中感受到了"文言文"博大精深的内容,领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精深的内涵,学习很有兴趣。但要他们具体翻译课文  相似文献   

10.
一、传承与启蒙者——重塑文言文和思想的魅力文言文是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传承国粹的一个起点。在流传己久的文学精品里,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字比比皆是。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基础。1.将文化元素引入教学中,做文化的传承者。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本民族历史的把握与亲和中,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素;引导学生对古代思想与汉民族思维特征的体认与亲和;引导学生在对古典诗文的学习中多方面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想,学习从文本与人本的双重角度鉴赏古典…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3,(62):30-31
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仅围绕"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采用"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形式,重点讲授字句解释翻译,造成了目标单一、形式单调、内容单薄的现象。文言文教学应该适当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教学厚重一些。这对"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文本"、"传承文化精髓"和"保持母语纯洁"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大多简单地停留在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段意把握等浅层次阅读。但是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无一不是流传千秋、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家经典,文本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审美情感等,无一不是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提升的一个范本。何况现行教材文本注释多补遗了学生知识的空白,学生理解文本较易。因此,文言文教学首要目标,要走向"读懂",也就是在多样化的朗读中,破解文言文背后文化的密  相似文献   

13.
自从文章阅读理解简答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之后,单纯知识识记的题目,当下已少之又少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测逐渐形成了以阅读与写作为主体的格局。阅读理解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不同文体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其中古诗词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简答题成了学生的高考拦路虎。从总体上说,语文高考中学生对古诗词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能力相对较差。这既与考试的层级要求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文言文虽然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不使用文言文,使许多学生认为文言文对提高自身的阅读、写作水平和素养的关系并不大,再加上一般情况下文言文大多生僻难解、语法知识与现代文有出入等诸多因素,造成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只对重点的字、词、句进行死记硬背,而不会花时间去  相似文献   

15.
群文阅读远超过单篇文言文的阅读量,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文本,进而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文言语感;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整体上降低文本理解的难度;再加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又极大地保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多文本的群文阅读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又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解决现阶段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困境。笔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运用群文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16.
古诗文阅读板块,是高考重中之重。文言文复习,易枯燥、乏味。新课标要求:“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7.
许海霞 《考试周刊》2009,(37):70-70
文言文足储存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金库,文言文学习和我国的文化传承是密不可分的。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作为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是在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让他们穿越时空.去阅读思考、去汲取吸纳,与古文化对话,使他们在学习中了解我们的文化、思想、历史,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统编版初中《语文》有时会将多个文言文文本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课文,这样的文言文联读文本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情绪、文言文联读文本的特点以及文言文教学对“言”“文”统一的追求,在文言文联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关注趣味性、注重不同文本的联结、体现文言与文化的融合。如此,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在自主或合作进行的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增加文言文阅读的深度,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意义提供了方式与方法。本文从中职课文文言文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互文性理论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如互文文本的相互渗透:比较阅读;互文文本的改编:情景剧或是其他课堂活动;互文文本的引用等等,借此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20.
<正>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初步感受文言文的文体样式和语言特点,感知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理解作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事实上,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应该从学生本位出发,遵循学生原始的内在经验和基本的认知规律。由于文言文在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上与当下的语言体系有着较大的差别,这无形中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陌生感和认知障碍。很多教师针对这一现状,将文言文教学定位于“有意思”,旨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教材编排文言文还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