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Moran过程引入意见传播模型,用稳定概率刻画了意见在群体中的传播方向,定义了稳定时间来刻画意见的传播速度,得出了比较简单的近似表达形式.并讨论了不同群体结构对意见传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维护高校稳定是当前高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存在着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容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网络有害信息传播泛滥、学生社团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强、校园及周边环境亟待改善等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吕生富 《文教资料》2014,(23):116-117
舆情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形成速度快,涉及内容广,特定群体关注度高,传播流畅,隐匿性强、可控程度低,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舆情影响高校稳定工作的因素包括国内外环境,媒体、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高校自身因素等。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时事政治课建设力度,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健康信息的传播,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维护高校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来华留学生群体舆情管理事关高校甚至国家的声誉,对我国的对外政策和社会稳定均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更新迭代,来华留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和传播过程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剖析来华留学生群体舆情管理中主体隐匿性、传播突发性、不受控制性、情绪煽动性等特征。高校要采取快速应对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强化舆情主体的公信力建设,提高舆情管理人员对信息流的解读能力,培养校内学生群体“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技术、网络文化、深层次社会心理等因素交织作用,引发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效应.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呈现出盲从群体意见、群体观点偏执和集体无意识行为等表征,其背后凸显了群体思维缺陷和个体自我的迷失,严重地危及高校网络安全与校园稳定.以网络文化为视角,采取培养高度的网络文化自觉、参与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与网络受众相符的行为、校园媒体协同社会媒体形成约束合力等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可以规避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这一非常态校园网络现象.  相似文献   

6.
网络名人是网络上代表一定的群体利益,主要在群体内进行传播,以缓解信息不对称为手段,通过意见代表的身份实施群体暗示的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传播主体。网络名人在对一定群体和整个社会的责任博弈中,提供了传播领域与社会对接的一种可能:向上应该有组织地反映各个利益阶层的呼声,向下明确国家治理的方针政策、体现整个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7.
高校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稳定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的稳定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最重要变量之一。高校稳定与否与大学生群体对整体利益维护的有效性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的价值评判取向相关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将会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与良好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8.
高校安全稳定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作为高校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群体普遍缺乏稳定的自我保护的心理属性,把“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引入到大学生群体中来,汲取弹性理论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积极因素,建立其与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相关性研究,在分析大学生群体心理弹性的基础上,探讨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应急机制,以期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保持高校辅导员队伍相对稳定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  范丽琼  胡宗列 《大学时代》2006,(5):110-110,113
本文阐述了保持辅导员队伍相对稳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解决措施,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0.
闫光耀  李响 《黑河教育》2013,(11):84-84
少数民族大学生属于民族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他们的管理和教育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不断完善和健全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机制,需要我们从思想、生活和就业等层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以便达到整个校园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构建和谐稳定文明校园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运用"解压阀",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引导学生接触正确的信息环境;发现和培养"意见领袖",做好信息有效收集和传播;构建群体规范,形成群体意识四个方面阐述了传播学视角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电脑》2011,(5):6-9
倘若评选中国最稳定的职业,首位是公务员的话,那么其次,大家就会想到教师了。在教师这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中,“流动”之策掀起了不小的震波。  相似文献   

13.
加强基础建设稳定实验室人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以实验室建设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说明加强基础建设对于吸引和稳定人才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基础建设与稳定人才队伍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基础建设稳定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并对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西方理论中,中产阶级对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是"稳定器""平衡轮"。当代中国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分子群体作为中产阶层的主要群体,肩负着"用思想来守护民族"的使命,同时其政治思想稳定必然关系到社会秩序稳定。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律是分析社会科学问题之钥,以此为理论依据,从中西方社会稳定多元理论、知识分子的涵义和缺点入手,分析知识分子对社会稳定如何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班级规模不断扩大,合并班级间的矛盾凸现,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突发性班级间群体纠纷随时可能发生。如何果断而巧妙地处理突发性班级问群体纠纷,不仅是维护校园稳定和谐的需要,同时也是检验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剧烈复制的信息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人们可接受的限度,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广告的效果变得越来越微弱。人际传播较之大众传播具有感官参与度高、信息反馈量大、传播符号众多等特点。在广告传播过程中,结合人际传播的这些特点,利用意见领袖和参照群体的影响,可以有效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中,社会待业人员再就业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为社会待业人员提供再就业,谋求再就业途径,是一个时期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发展成人教育为社会待业人员再就业打开了通道。因此,成人教育为社会待业人员再就业服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教事业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本文就成人教育如何开辟再就业通道,为再就业服务和同仁们商榷。一、成人教育为再就业定向农民工群体、失地农民与农民转市民群体、4050群体、新失业群体、创业…  相似文献   

18.
分析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群体学习特征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社区的建设水平。本文以“天涯虚拟学习社区”为例,从群体心理、学习行为、从众与服从和“意见领袖”效应四个角度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学习特征,并在此基础提出了群体学习活动的设计、隐性知识的传播、学习共同体的搭建三个具体的群体学习知识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常益 《华章》2009,(20)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思想活跃的群体,必然会受到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对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这一工作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和谐稳定作为稳定的理想目标和最高境界,目前还受到利益调整、贫富悬殊、心理失衡、吏治腐败、群体事件、国际势力和"三大问题"的制约,因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