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三十多年来产品内分工对全球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资源和收入的重新分配,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产品内分工融入到世界分工体系中。国内外学者围绕产品内分工的内涵、基础与动因及其产生的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产品内分工是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产品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既得益于对比较优势的追求与利用,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首先对产品内分工的概念作了简单界定;然后从技术进步、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考察了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动因,比较优势是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的基础,规模经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方式;最后以中国的加工贸易为例,对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与贸易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本文在对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相关概念进行进一步梳理和界定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与经验研究做了归纳并加以评述,旨在把握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不断的变化发展,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发展到现在产品内分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以加工贸易加入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价值链低端环节.本文通过RCA指数来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并根据各生产环节产品对进口、出口及贸易余额的贡献,针对我国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我国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崔岩 《华章》2013,(17)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当今最重要的国际生产组织结构,以加工贸易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由于在劳动力要素和工业制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开展加工贸易是我省进一步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延长产业链、加强自主研发等措施,推动我省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仁君 《天中学刊》2002,17(3):30-34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分工与交换的经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分工与交换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自然分工,人类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完成使得分工与交换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又将人类的分工与交换推向了新的阶段。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由古代思想家到当代学者对分工与交换提出了种种解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交换中分享比较利益是分工与交换产生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7.
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具体措施,它表现出不平衡性、隐蔽性、复杂性、双重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贸易上运用愈来愈广泛的新型贸易限制措施。文中研究了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在对前人总结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在解释新的经济现象时可能出现的谬误。在新的形式下若按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确定国与国的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将会加速形成“比较优势陷阱”,新贸易壁垒的存在将会使整个国际分工呈现“制造中心一创造中心”格局。  相似文献   

8.
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苏 《教学与研究》2007,15(1):51-56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国际分工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一,国际分工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网络主导的;第二,出现了新的生产现象--产品内分工,也就是跨国公司"生产谱"的全球分解.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不能全面地解释新的国际分工现象,需要发展新的国际分工理论.新理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第一,为重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数据提供理论基础;第二,为应对企业内贸易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形成的冲击提出解决方案;第三,探讨如何弥补"国家间管理体系"的缺陷,避免国内企业利用产品内分工、企业内贸易独占利润.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产业分工的比较优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产业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构成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依据显性比较优势原理,提出了静态、动态和关联指数的计算公式,可用于测度城市产业相对优势大小,为城市群产业分工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国应正确认识现有产业体系的不足,根据国际分工的演进趋势和比较优势战略的要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经过百年的应用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职业咨询为职业心理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些理论有着自身的系统性、继承性和内在逻辑性。比较和归纳各种职业心理理论流派,可以划分为职业素质构成、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的社会文化背景、人与工作相互适应、认知理论等五大研究方向。其中,每个方向的研究都有着自身独立的延续性。最新的职业生活计划观提倡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以此作为职业选择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用专业社会化的理论对博士生教育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关于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理论研究的共识主要有:博士生专业社会化是一个身份认知、角色获得和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要经历不同的互动阶段,这些阶段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的不同程度的认同感和承诺,每一个阶段都受到了内外部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学生的个人背景、学科文化、学院和学校的组织文化对博士生的专业社会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了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的个体差异、学科差异和机构差异等多元化的形态。认为博士生专业社会化理论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在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的历史、内容、比较、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观点纷呈,出现了很多研究热点.但在理论的挖掘、个体的道德与社会规范、理论的借鉴与运用等方面,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国际移民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移民潮流的迅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要素国际化的具体体现。本主要探讨了国际移民的相关理论,我国国际移民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2005-2009年间发表在英语国际期刊杂志APL(Applied Linguistics)和TESOL Quarterly(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上的306篇学术文章,利用自建语料库,使用WordSmith软件检索工具,对该学术文章的选题特征做出分析,反映近五年来应用语言学以及教师教育研究相关学术论文的选题焦点与倾向,从而了解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研究发展的最新走向。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教学论发展,出现了多元互补、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趋势,同时,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改实验和教学实践。这些对我国教学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本土意义:1.重视国外现代教学理论的新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动态,并由单纯地介绍和翻译向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发展。2.促进了教学论研究和教改实验的结合。3.教学论研究出现了"求新"、"创新"的趋势。4.促成了教学论研究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形成基本上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古代翻译理论、近代翻译理论、现代翻译理论、当代翻译理论。本文对中国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展望了解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两种生产理论不仅科学的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作出的重大贡献,且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解析,并结合现今我国社会所存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具体论述了两种生产理论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质量和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全面发展方面所发挥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