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校本课程“数学文化”开发与实践的系列思考.以“文化育人”为理念,以提升数学素养为目标,课程内容主题引领、精选内容,课程实施凸显四性、增强体验,课程评价重视过程、多元评价.呈现案例“人生相遇几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红色文化启蒙课程在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有:宏观上体现国家育人的大教学观,中观上体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微观上体现学生的发展需求。但在教学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课程目标知识化,学生情感认同度“浮于水面”;课程实施形式化,红色文化与学科融合为“两张皮”;课程评价静态化,课程评价类型“千篇一律”。为此,小学红色文化启蒙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课程实施上要切合学科特点进行深度融合,课程评价上要注重过程性的动态评价方式,以保证红色文化启蒙课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学校提升立德树人质量的现实需求。进课程的关键点是以“特”为核心,在既有建设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以“融”为根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校课程体系;以“统”为主线,实现课程组织的结构化;以“实”为基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有效性。达成上述要求可以采取以下实施策略:学校基于循证原则进行课程发展规划,通过多主体协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在校内研训和各层次教师培训中,着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4.
香港大学最新制定实施的2010-2012共修课程建设计划,其课程观秉承“人文精神”与“博雅教育”的融合统一;以“明德格物”校训为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开设科学与技术素养,人文科学,全球问题,中国文化、国家和社会等四大领域课程.课程形式以体验式课程为主,其实施过程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与形成性学习评价.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教育》2004,(1):12-13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为基础,以人文素养、生存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张扬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形成办学特色为目标,以统整性、开放性、发展性为原则,抓住“生活文化”、“社区文化”及“国防文化”三大主题,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年完善,努力构建具有开放性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红色研学”课程是立足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探究、体验,进而培养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的主题教育课程。下文,笔者主要谈谈“红色研学”课程的实施。1.创设校园红色文化环境红色文化是“红色研学”课程的一种隐性而重要的资源。为实施好“红色研学”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环境,以红色文化滋润童心。我们在教室里定期更换红色主题板报,各班既有弘扬红色文化的统一要求,又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的实施并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嫁接,而是需要相应的“校本文化”土壤,需要一种文化变革,这对原有的教师文化产生了冲击。因此,需要重塑教师文化,在宏观层面上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师文化;在中观层面上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在微观层面上创立“独立—合作”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以适应“校本课程”实施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学校办学特色和价值取向是学校课程建构的源头。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以“志正”文化为背景,以目标导航,架构课程思路图谱;应儿童所需,丰富课程内容,构建有特色的学校养正课程体系。学校通过统筹课程实施方式、重构课程实施场域、丰富课程评价方式,促进课程高质量实施,达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文化维度的参与,劳动教育课程文化的建构主要包括“课程即文化”“课程的文化”两个方面。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文化建构的价值在于能够为劳动课程筑基:提供劳动课程运作的环境支持;为劳动课程铸魂:增强劳动文化在全社会的文化认同;为学生参与注“情”:塑造学生内在的文化品格。课程文化的建构需要在课程理念上形成关于劳动文化的主体自觉,促进“文以化人”;课程内容上注重劳动文化的选择,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课程实施上强调身心一体,保障育人价值的深度实现;课程评价上坚持过程取向,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设“景观文化课”已有25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内容和可行的实施策略。该课程以“景观”为载体,充分发挥“景观”独有的全息性与整体性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以“文化”为基础,将课程的各项功能牢牢建立在文化传递的基础之上;以德育为核心,借助“景观文化课”开展生动的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彩虹 《教师》2023,(1):54-56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与修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为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章对“和美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展开研究,从设计内涵及意义、架构及内容体系、实施路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先阐述“和美课程”设计意义,凸显“和美·共生”文化理念,再分析“和美课程”整体架构,概述课程内容体系,最后基于基础型课程、发展型课程、特色型课程,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基准,提出推进知识内容主题化和学科内部结构化的实施方法,总结社团课程构建、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策略,以确保“和美课程”建构与实施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的开发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在课程结构中,以专业课程为主体,增加普通文化课程的门类,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对于课程内容的开发,普通文化课程以“生活相关性”阐述为主,专业课程以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体来展开。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意蕴,课程建设以“面向职业生涯前景的复杂性”、“面向社会文化发展的丰富性”、“面向生活情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为基本向度;在教学设计申采取“非线性思维的多向度沟通”、“目标引导下的情境创设”、“探究问题过程中的知识建构”、“开放式课堂与网络的联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及理性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必须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文化层面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建立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多元力量参与的课程开发新机制;关注课堂生态,寻求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新课程改革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念,立足音乐,融合语文、历史等多学科,利用学生古典诗词吟唱团每周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学科融合性校本教学与课程素材资源开发。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构建了集音乐性、歌唱性、美听性于一身的中小学“古典诗词吟唱”校本课程素材体系;形成了课程有效实施的三大策略;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提升了教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打造了学校的“诗香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6.
《人民教育》2021,(5):I0001-I0001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国家基础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学校文化隐性课程这五大功能互补的校本课程体系,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学校”“全国+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实施中,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在评价的原则上,要坚持为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注重发展的过程性和综合性;在评价的理路上,要以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评价为圆心,渐次延展到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以课程为单位的课程思政评...  相似文献   

18.
梁铁城 《教育导刊》2014,(10):90-92
学校追求特色发展,关键在建设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具有“特色性”和“课程性”。本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平台.探讨了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特色课程开发三策略:学校文化聚焦策略、特色项目提升策略、文化活动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课程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怎样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有机整合?怎样开设学校课程?怎样实施学校课程?笔者认为,将国家课程实施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课程文化,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由之路。一、开放与包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性思考其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体现为尊重学校差异和学生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朱激文 《生活教育》2012,(24):81-83
打造幼儿园田园课程,应该立足田园,回归自然,以尊重儿童需求为起点;不断挖掘田园,丰富资源,力求课程实施以滋养儿童成长为目的;乐在田园,亲身体验,做到课程评价以儿童发展为导向。从而能够让幼儿在生机蓬勃的生态环境中,通过“做中学”,培养兴趣、陶养德性、学习知识、体验快乐,收到“习与性长,化与心成”的良好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