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川 《考试周刊》2022,(6):18-21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高中生的学业规划也逐渐引起了重视.学生通过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社会未来的需求方向进行分析,确定自己的目标,对学业做出长远的规划安排.学业规划的合理安排,能够对高中生做出正确的定位,提升高中生自控的能力,帮助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文章首先对学业规划做出了简述,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规划现状,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背景下加强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势在必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必须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发展性、系统性、个性化、多元化等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不断提高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与高考物理选科的关系,采用一般学业自我概念量表、物理学业自我概念及物理选科问卷对1516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高中生物理学业自我概念和物理选科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均是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一般学业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高中生物理学业自我概念与物理选科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一般学业自我概念也存在显著正相关,物理选科与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相关显著但较小。(3)控制了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一般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后,高中生物理学业自我概念对选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建议:关注性别差异,避免选科中的性别偏差;加强学科育人,增加选科中的学科引导;开展生涯规划,多源助力学生科学选科。  相似文献   

4.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学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新功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学考和高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职责混淆、学考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学考和高考管理权限不明晰等问题,使学考在促进我国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作用有限,高考改革举步维艰.本文认为,学考与高考在性质和功能上有着明显区别,但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又是相互联动的.今后我国高考改革应该致力于正确定位政府在学考和高考中扮演的角色,明确学考和高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为我国高考实行“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清 《教育科学》2021,37(3):39-45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思考;对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资源支持不足,思路过于封闭.为此,普通高中要厘清学生发展指导分别与学生发展、高考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定位;立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培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拓宽思路、优化整合,构建开放的资源网络,为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7.
束红宁 《宁夏教育》2023,(10):22-24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成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宁夏育才中学近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实践,探索学生发展指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优势,帮助他们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的重要举措。截止2018年,已经有浙江、上海等14个省市进入新高考模式,新高考改革由试点阶段进入逐步推广阶段,如何科学规范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目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有着诸多不足和问题。一是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将生涯教育内容狭隘地理解为升学指导,且缺乏阶段性和连续性。二是大部分高中科任教师往往囿于其大学所学专业和相关行业,再加上比较繁重的高中教学任务,很难有时间全面、系统了解高校专业和社会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化水平较低,难于为学生提供实质指导。本书聚焦于高中教师的生涯规划指导能力的形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10.
11.
2014年我国在浙江、上海等多个地区率先进行了新的高考制度的改革,随着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到了2017年我国的高中毕业生在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时,首次将"专业+学校"的这种新型模式运用其中。随着高考改革工作的开展,我省考生也逐渐面临着"6选3"的选课模式和高考专业的选择。为了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对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背景和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为我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省命题会是一种常态.要确保学业水平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各省(区、市)考试管理部门必须科学开展考试管理工作,包括规范命题流程、培训命题团队、提高命题水平等,其中,掌握并应用考试题目的编码技术是考试命题和管理团队必须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以美国加州公立学校5年级数学学科为例,结合学科素养模型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具体展示测评内容的维度与深度两个方面的题目编码方法及注意事项,对目前各省(区、市)的考试命题工作,包括对中小学的教学与评价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的心理处于正在成熟的阶段。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也有一定的目标,在新高考改革的促进下,高中生的对学科的选择权利增大,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特长,高中的教学重点也进行了调整,着重开展了以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生涯教育是联结学生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我国受西方国家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20世纪初已经有了职业生涯教育的积极探索,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包分配制度的实施,生涯教育的政策与实践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初步发展起来。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高中阶段生涯教育重视不够,高中学校生涯教育课程、教材、师资、平台资源比较缺乏,亟待国家与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构建大中小衔接的生涯教育体系,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构成的生涯教育协同支持体系,在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面临新的问题,需要各地对高考改革试点地区核心素养培养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归纳经验,并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实施,全面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文中分析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培育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规划的行动研究"为河北省规划办课题,在新高考背景下,课题组成员对沧县县域内三所农村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业规划进行研究,经过两年的探索,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研究目标,学生在学考、选考及大学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历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迅速.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科目选择与专业选择、岗位就业有直接关联,高中生必须提前开展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由此可见,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鉴于此,研究将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旨在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承担鉴定、监测与选拔三种功能,兼具标准参照性和常模参照性两种测量属性。标准参照和常模参照相结合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功能发挥的应然转向,这有利于纠正以往"录分不录人"的招生弊端,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强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纠正考生的不正常博弈行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改进路径为:强调整体性,制定学考选择性考试国家标准;加强协同性,紧密对接高中课改要求与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提升专业性,制定符合高校专业培养需要的招生标准;注重契合性,研究探索适合国情的学业水平考试理论与技术路径;促进协调性,充分发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多维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2014年开始试点实施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旨在深化高中素质教育,重塑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经历,以期实现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后,这些经历过首轮新高考改革的学生在入学后的学业适应状况如何?其新生阶段学业表现及专业兴趣是否优于尚处于传统高考模式之下的其他区域的升学者?为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全国高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及访谈资料,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DID)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影响效应,评估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成效。我们研究发现,受走班制、选考制等对学生高中学业基础的影响,新高考改革使得大学新生的学业表现略有下滑。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强化,新高考改革显著提升了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的兴趣。此外,新高考改革对大学新生学业适应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来自教育资源薄弱区域的大学新生而言,其学业适应下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单一模式都有其局限性,为培养卓越人才,应采用“面”、“线”、“点”结合的综合学业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