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的百年文学长河中,老舍、巴金和茅盾一起铸就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其中,老舍先生对现代长篇小说文体风格的成熟作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品味的杰作,如《月牙儿》和《断魂枪》等,这些作品,虽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艺术精湛,堪称经典。其中《月牙儿》更是集中代表了老舍短篇小说所达到的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2.
经历了67个春秋的老舍先生.以长篇小说和剧作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又因创作《茶馆》而奠定自己在中国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老舍先生最开始是一位小说家.后来主要从事戏剧创作。他的剧作,一改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模式和创作方法,用写小说的构思和方法来创作戏剧,进行着新的尝试,他的这种尝试.开创了中国当代戏剧的先河——中国戏剧史上从此有了“小说式戏剧”。  相似文献   

3.
老舍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其文学创作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老舍一生勤笔,书写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济南的冬天》作为一篇散文,凝聚了他丰富的情感和技巧,成为散文中的典范。该散文除了语言优美、主题明晰以及情感丰富以外,更重要的是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意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点。《济南的冬天》充满了景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老舍小说创作的关键词之一。站在文化的角度,他对于笔下的市民社会生活进行审视,以东西方文化的双向批判意识建筑老舍式独特的文化观。从20世纪20年代在英国的初期创作,30年代回国后的发展,一直到40年代在美国的创作成熟,他一直坚持着对于文化的批判原则,逐步发展完善自己的文化观。以老舍在英美两国创作的《二马》、《四世同堂》为例,着力分析梳理其文化批判意识的发展流变。  相似文献   

6.
《鼓书艺人》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除了未完成的《正红旗下》之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在老舍创作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单勇 《学语文》2009,(2):16-16
关于《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和艺术赏析很多,不过人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它其实是老舍系列散文《一些印象》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这一系列散文以济南的山水风物为寄托.蕴藉着老舍对安适宁静生活的渴望,构成了《济南的冬天》必要的解读背景。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导航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20世纪40年代起,《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日、法、德、俄等多种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曾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朱自清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特别是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一篇篇都脍炙人口,其中《荷塘月色》更是历久传诵,佳话不断,一直是中学语文各种版本教材中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0.
《湘行散记》与《湘西》是沈从文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部作品,代表着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对这两部散文集的比较可以看出,沈从文散文创作在不同的阶段显现出一些不变的因素,一方面是恒定的写作题材,另一方面是一以贯之的情感表达,它们共同构成沈从文散文创作的“不变”。而沈从文散文创作的“变”则主要体现在内容表达、情感倾向和思想内涵这三方面,造成他散文创作变化的原因是时代环境的变化与作者心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汪曾祺是著名的作家,也是画家。作为作家,他擅长小说、散文和剧本的创作,也写诗歌。因为多才多艺,兼擅众体,所以他在创作绘画或文学作品时,会相互借用这两类艺术的手法;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融合多种文体的写法,所以他的文学作品会呈现出文体互涉的形态,其散文名篇《昆明的雨》即深受这两种视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据《天津日报》报道,老舍先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长篇小说妈筹驼祥子》手稿本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骆驼祥子》从1936年开始创作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七十多载的历程。据出版社有关负责人介绍,同它的作者一样,这部作品的手稿也历尽沧桑。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和动荡不安的十年浩劫,手稿虽然得已幸存,却又因各种缘故而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3.
论老舍早期三部小说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早期在英伦创作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三部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劣根性一面进行了揭露、批判,并在小说中构建着他的理想人格。虽然其对传统文化有着过于直观的否定,在思想、艺术上也略显稚嫩、粗疏,但却初步显示了老舍创作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济南的冬天》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温馨淡雅的冬日暖景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也有一篇描绘冬天美景的文章——《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细细品读,这两篇散文无论是在艺术风格、文章布局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5.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文化苦旅》一面世,便在读者群中造成空前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文化苦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散文的一元化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调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人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本文试图从《道士塔》一文出发,管中窥豹。简要谈谈余秋雨在散文创作手法上的一些革新。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现代文学中,是老舍第一个把城市底层社会生活和城市贫苦人民的命运引进了创作领域,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对于北京地区生活风光、民情风俗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出色描写,  相似文献   

17.
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不仅受佛、道思想影响,也受《周易》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东坡易传》中,从苏轼的散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周易》中所体现的文学思想与艺术上的特色对苏轼的散文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老舍既是一位杰书的小说家,又是一位优秀的剧作家。作为小说家的老舍,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反映都市市民社会生活的小说,以出色的人物塑造和世态风物描写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作为剧作家的老舍,他的话剧主要创作于两个时期:一是抗日战争时期(1939-1943),共创作《残雾》等剧本9部,一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1961),共创作《方珍珠》等剧本15部。老舍的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以《龙须沟》、《茶馆》为代表。因《龙须沟》的成功,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而《茶馆》更成为中国话剧的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从创作动因、表现内容到创作特色,俱卓然自成一体,这在他是不得不弃却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依然的文学表现,以散文寄托作者古典主义文学理想和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0.
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他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变。他把主要精力从诗歌的创作转向散文的创作。他认为发展中篇和长篇小说是俄罗斯文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认为中篇和长篇小说是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是一种民主文学的形式。1824年,普希金在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三章中就曾提到,他想写一部现实主义的散文作品。1826年,他在写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六章时,又提到要写散文作品: “年岁渐渐爱好严肃的散文, 年岁渐渐排除调皮的韵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