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羡余性(或称冗余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如语言学家陈建民所言:“说话要是像文章那样干净,这种话听下去容易疲劳,效果差。”因此,从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出发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羡余现象,对于深化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特点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自然语言之所以能够完善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含有许多多余成分。语言的多余机制使得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即使遇到外界的某些干扰,也不会影响理解。“羡余”(Redundancy)是从信息论引入语言学的术语,翻译到汉语中有人称“多余信息”、“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2.
羡余成分本是为强调或避免语义失落而添加的重复多余成分,但如果难以辨别一句话中某成分的羡余与否,便会造成歧义。本着重分析了两种与羡余成分有关的歧义现象。1、因难以判断“差一点+没DJ”句式中“没”的羡余与否引起的歧义。2.“的”的羡余与否难以确定而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3.
羡余成分本是为强调或避免语义失落而添加的重复多余成分,但如果难以辨别一句话中某成分的羡余与否,便会造成歧义。本文着重分析了两种与羡余成分有关的歧义现象。1、因难以判断“差一点+没DJ”句式中“没”的羡余与否引起的歧义。2、“的”的羡余与否难以确定而引起的歧义。  相似文献   

4.
所谓羡余信息又称多余信息,它是相对于语言交际时的必要信息而言的。虽然羡余信息在语言交际中只起辅助传递的作用,但恰当使用却能起到积极的修辞作用,从而提高语言载运信息的能力和传递信息的效率。如“你总算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单用其中任一个短语,所传递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但两个同义短语合用却起到强化语义的作用,而且使语言具有了一种含蓄深沉的意味,给人留下了咀嚼回味的情感空间,也便于读者深入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写作时如果能够积极利用羡余信息,便可以使语言得到优化,收到良好…  相似文献   

5.
"差点儿+没+VP"格式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羡余成分“没”产生的原因是语法化中的强化机制,羡余成分“没”出现在不可能或不希望出现的语义背景中,起到强调事情没有发生的作用。羡余成分“没”是一个焦点标记,强调了不希望或者不可能的事情几乎发生而没有发生,其中“惋惜”“庆幸”不是“差点儿”格式本身的语义,是格式使用时的语境义。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历史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用于表达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但又是多余或重复的信息”。根据信息论,我们可以把历史教学视为一个信息传递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与历史教学实质内容有关但又是多余的信息就是历史冗余信息。例如,讲《辛丑条约》的赔款内容,一位教师说:“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当时,中国人口是四亿五千万人,人均一两,足见赔款数额之巨大。”显然,相对于“4.5亿两”而言,“人均一两”就是历史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7.
修饰语的羡余表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信息理论的指导下,引用“美余”这一概念,分析了修饰语羡余表义的类型,探讨了修饰语羡余表义的作用,认为修饰语的羡余表义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为汉语语义的丰富多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他们常常弄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语义重复是错误的而有些又是正确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分清两个概念,即“羡余”和“赘余”。现代汉语语用中,羡余与赘余有一些牵扯不清的关系。从表达规范上看,前是必要的重复,后是不必要的重复。但从形式上看,羡余与赘余都有重复的词语,二之间缺乏一个严格的分界,这也就是学生感到头疼的原因所在。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两种现象以及提出对如何划界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研究中大部分学者认为,“不”和“没(有)”在否定范畴中是对立互补的,我们通过对四组羡余否定格式的分析,认为“不”和“没(有)”在羡余否定格式中既有互补性又有相对同一性,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与羡余否定的性质、构成羡余否定的词语性质以及人类认知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汉语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各个层面大量存在羡余现象。通过对汉语词汇中的最基本元素——双音词的羡余现象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将羡余成分的界限作出大致的划分,排除几种貌似羡余的情形。双音词两个词素的羡余性可以分为单向羡余与双向羡余。羡余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语言各机制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范喜梅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1):58-59,66
近年来,短语“女式坤包”较多地被人们使用。本文通过探讨这个短语中两个突出的语言现象:不对称和修饰语羡余,认为“女式坤包”这种说法是成立的,是由“坤”的词义弱化而引起的一种积极羡余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羡余性词汇中,至少有一个语素与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或重复、或陪衬、或强化、或弱化。羡余的形成与语言系统自身相关,它是信息传输的需要。是汉文化、汉民族思维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齐菲  李淑扬 《文教资料》2010,(32):22-24
汉语词汇中大量存在形式比意义多的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上说,这就是多余。但这种现象的语用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典型词语,以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简要总结了一些区分羡余词汇和赘余词汇的方法,并对羡余的使用效果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卢艳玲 《现代语文》2006,(10):83-84
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学长廊中的独特景观,“杜勃罗留波夫曾指出,‘多余人’是‘我们土生的民族典型,所以我们那些严肃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能够避开这种典型的。’”(P272)但以往对多余人的界定有失偏颇,有必要对多余人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15.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考查的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近几年以来高考的热点之一。语言表达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考查的形式主要有消除歧义、选择表意明确的句子和删改使之简明等。要做到“简”必须注意提炼内容要点,排除多余和冗杂的信息,并注意在语言上进行推敲,删除多余的成分,避免罗嗦重复。要做到“明”,一要排除歧义,二要避免费解,三要准确规范。主要方法有:(一)找出主干,理清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的词语,发现和消除歧义。(二)把握文段主旨,发现…  相似文献   

16.
羡余之我见     
语言的本质是信息传递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原有修辞格式中的一些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有时需要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诠释,这样才能说得通。羡余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奇特现象。羡余是一种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大认可的,认为这是一种语法上的错误,而实际上这种语言现象很平常、很习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现象的语义类型有十四种具体表现形式,共同的类型特点是状语传达的语义都是中心语的重要属性或特征.人类认知上的完形感知能力是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现象产生的基础,汉族人认知上的时间次序观念是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因,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成分在认知上的突显性则是在语用上有突出强化效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类人(尤其是从事演说家、教师、主持人等职业的人),在公共场合讲话时.他们会在语篇中加入一些“多余”的成分。可能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小句,位置随意,形式多样,而且在公众场合出现的几率更大,完全不影响我们对话语的理解,这种“多余”的成分称之为“插入语”,是话语标记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顺德广府话“阵间”与普通话“一会儿”都是常见的表示短时义的词,二者同异并存。“阵间”没有否定形式,普通话“一会儿”的羡余否定形式是“不一会儿”。在表达方面,方言“阵间”存在时情标记和特殊量词“个”,有特定的表达功能,普通话中没有。  相似文献   

20.
词缀羡余现象是指词缀语素不参与词义构成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表现明显。从位置角度考察,可以分为前缀羡余和后缀羡余,几乎在各个词类上都有表现。羡余词缀表示高度抽象的范畴意义,不定位、不成词,容易发生轻声化。这些羡余的词缀在构造双音词、辅助成词和促使词根语素语义具体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