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合理制定警体课程的原则、结构及内容是改革警体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公安院校培养目标及公安实际工作需要来设置警体课程,制定警体课程的结构、内容,并严格实施,才能全面完成警体教育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17):1-2
大家对于警体课程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警体课是中国警察类型的学校设置的对于警校学生的专业警用技能进行专业培训的一门课程,通俗的讲是警校里的体育课,其目的是通过警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训练,使学生具备健壮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制服罪犯的实用本领,就是使学生更具备专业技能。但是目前警体课程出现课时数偏少、理论偏强的问题,常常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便能够完成也往往是"点到为止",学生缺乏深入体会练习的机会,或者学而无用武练习之地,很多学校的公安类、警察类、学警体类学习警体总课程时出现偏少,不重视的现象,有的一星期甚至两课时也达不到,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不具备过硬的警察技能,只能考上工作后在岗位锻练,或者在实战中总结提高,作为一名警校毕业的学生到走上工作岗位,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校学习的警体课程并没有为我的工作带来多少益处,反而上岗后的短短一个月系统培训为我增加了一些工作技巧,如今有机会再读研深造,想利用这次机会浅谈作为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警校学生对于警体课的一些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公安院校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目标合理地设置警体课程,完善警体教学的结构及内容是警体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规划其教学机构内容并予以强化实施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为例,调查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现状,分析警察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深入探讨警察体育发展的对策,旨在探讨公安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促进公安院校警察体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公安院校警体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擒拿格斗课是教育部与公安部专门为警察院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在教育部备案的课程代码为:擒拿(抓捕技能)MZC953、格斗(散打技能)MZB571,[1]它是以擒敌为根本目的具有警察特色的特殊课程。也有人把它看成普通体育课,所以,有些警察院校把它纳入警体课程,从而形成很多误区,造成在擒拿格斗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约束和影响。本文针对目前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擒拿格斗课程的定位、构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警体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尤其对于身为预备警察的学生,更要提高警体素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树立“警普结合”教学观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警察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警察体育作为警察类院校必修的一门技能课程,它的教学实践性很强。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动作的练习来掌握基本技术、技能的。本文就如何提高警体课教学质量,使学生能真正基本掌握警体技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警察和公安教育提出的政治要求。公安院校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专业课知识体系和认知规律,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风险治理的重要论述为课程思政之源,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以警务应急人才培养为课程思政之本,促进能力提升与价值观养成同行;以多层次有机融合为课程思政之术,促进思政点与知识点学习同步。  相似文献   

9.
政治素质是衡量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而隐性课程以其作用方式的间接性与广泛性、作用过程的无意识性与渗透性、作用效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表现出显著的德育功能。公安院校应当从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警务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优质隐性课程建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政治育警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是警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文能办案、武能擒敌的合格人民警察的重任。警体教师能否完成这光荣任务,关键在于警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和能力水平。本文就目前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警体教学在警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公安院校学员对警体教师的期望与要求,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采用调查、询问的方法,认识到警体教师素质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警体素质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能和技能为主的警体素质是一线人民警察有效执法的身体基础和保障,没有优良的警体素质,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将难以执行或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警察良好的警体素质体系是和平社会环境时期不可缺少的和特殊要求的战斗力.应按照从实战需要出发、科学性、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系统的建构、全面协调发展等原则有效构建警体素质体系,并在方法上注重警体素质体系设计与公安勤务需要一致、用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理的理论指导、要兼顾合理的前瞻性和发展性、注重适应能力、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基本单元和载体,相对于文本课程,它是以网络为媒介、具有能构建多媒体化的、有计划地达成某种预期结果的经验活动。而后现代课程观作为一种迷人和富有魅力的新型课程观,其倡导的多元与开放等理念与网络课程这一新型课程模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么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网络课程中隐含的意义与价值则是探索的方向。以后现代课程观的几个核心观点为切入点,挖掘出后现代课程观对当今网络课程的适切性价值,旨在寻找后现代课程观中积极意义的因素,提倡以一种开放的、多层次的观点来对待当今的网络课程,为我国网络课程建设与实践提供借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体发展对教育要求的变化,特别是我国课程与教材改革的发展形势使“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而且成为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但是校本课程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亟待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隐性课程资源是"4R"课程模体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课程资源是课程模体建构的关键,因而"4R"课程模体对课程资源中流失的隐性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呼吁也越来越强烈。隐形课程资源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对教学中出现的"干扰"的处理不当;对教学情境的忽视以及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缺乏。为促使"4R"课程模体的建构,本文主要从干扰、对话、情境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4R"课程模体下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谈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权力重心的逐步下移,以及学校校体课程开发机制的逐步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中亟待研究的问题。那么,学校应该如何适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从而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呢?笔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目标。校本课程是由学校由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同时它需要与中央政府和其他有助于课程开发的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协调而进行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学校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应达成以下预期的目标。1.根据本…  相似文献   

16.
系统反思现代课程知识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把握其内在关联是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确立历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以适应“新课程”为基本取向来构建一种相对稳健、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知识观,其内容大致如下:1.从课程知识的本质上看,课程知识应是以课程文本为平台的社会文化与学习者经验的复合。2.课程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自我解放发展与社会解放发展平稳推进指针下,建立动态的、“四价值”综合平衡的价值观格局。3.课程知识的学习:一种课程文化、课程文本、学习者主体的三体互动状态——“对话”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完善<手枪射击>课程建设,突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警察特色,打造"警"字品牌,笔者提出了课程建设具体思路,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使该课程更适合岗位需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警体训练是公安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教育、训练方法,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警体训练的开展,充分体现一所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学校通过警体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训练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也能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是促进文明建设的需要。一、提高学生对各体课的认识警体训练是体育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一种强制训练措施,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殊性质要求学生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19.
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 ,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 ,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 ,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儿童学习生活整合而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在课程研制视野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的空间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  相似文献   

20.
李岩 《河北教育》2014,(7):66-6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被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毫无例外,体、美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终身学习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和体育、美术学科概念的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展,体、美等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延伸到课外、校外,所涉及到的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