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  相似文献   

2.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答题(只设计开放性试题)。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尤其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更是功劳卓著。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面积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相似文献   

3.
森林的六种功能科学家形容森林具有6种“机器”功能,饶有趣味。一、“吞云吐雨器”。凡森林茂密的地方,大雨渗透到土壤里和藏在树身上,不致汇成洪水;而在久晴不雨时,水就从树叶里跑到空中,遇到冷气凝成雨水。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  相似文献   

4.
<正> 植物在维护自己的生命活动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形成具有“机器”的特征: 1.“吞云吐雨器”:在植物茂密的地方,特别是森林地带中,能将大雨渗透到土壤里和灌注在树体上,不致汇成洪水;而在久晴无雨时,水就通过蒸腾作用从植物叶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遇冷空气凝成雨。所以农谚说:“地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2.“吞碳吐氧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CO_2,并有有机物合成和氧气产生。据测定地球  相似文献   

5.
龙倩 《初中生辅导》2023,(Z4):115-116
<正>初中生物学课程是同学们首次接触生物学这一门学科,也是同学们真正了解生物、走近生物、热爱生物的开始。生物与环境关联密切,相互影响。大家都知道空气中含有的水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越多,则空气越潮湿。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空气湿度就起着调节作用。植物的枯枝枯叶腐烂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森林有涵养雨水功能,“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绿色植物群体。森林树木枝叶繁茂 ,占有巨大的地面空间 ,利用太阳能效率高 ;它的根系发达 ,牢牢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绿化大地 ,改善空气质量 ,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改善和构建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支柱 ,体现出了森林的“环保价值”。1 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厂”生物的呼吸 ,特别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燃料燃烧过程 ,要消耗大量的氧气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没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吞碳吐氧”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将很快消耗贻尽。森林的造氧能力很…  相似文献   

7.
《新读写》2009,(2):9-9
树木,是人类最好的伙伴。它吐出氧气供人呼吸,它阻挡风沙使人不受侵袭,它能保持水土,让人类耕耘播种、繁衍生息,无怪乎人们把亚马孙平原的森林,说成是“人类的肺”,把大兴安岭的森林,誉为“天然的水库”了,  相似文献   

8.
黎壮 《中学文科》2009,(16):46-47
中学语文的教学包括语言文字教学与作文教学等方面,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可以说是“吞”的过程。“吞”是为了“吐”,要学生运用“吞”到的语言文字知识通过写作文“吐”出来,从“吐”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吞”的容量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春蚕是我们的一个榜样,春蚕“吞”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雪白的蚕丝,而这个“吞、吐”之间需要一系列的加工制作,才会有精美绝伦的蚕丝出现。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并能较容易地细“吞”和乐意“吐”而不感到精疲力竭呢?笔者以为从“吞”到“吐”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按照以下的做法来。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是1998年高考的一道大题,它除了考查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之外,还要求用哲学观点去观察和分析。1998年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这是1999年高考中必须认真准备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假定提供了这样一些背景材料:俗话说:“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水多它能吞,水少它能吐。”森林有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还有显著的防止土壤被冲刷的作用。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多贮水约300立方米;它又是一个“土地资源库”,哪里有森林,哪里的土地就稳定,而且得到改良;森林还有一个巨大功能就是吸附粉尘,因此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科学家指出,10平方米的森林足以吸收一个人一昼夜呼出的二氧化碳。总之,森林对人类的好处是说不尽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森林的认识不断深化。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全国森林覆盖率仅有1398%,而且森林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导致相当一部分地区环境恶化。因此,有必要重提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一、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是强大的。实验证明,森林好比一座水库,每亩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20立方米水,5万亩森林所蓄积的水相当于一个库容量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森林水文资料表明,森林还是一个‘体分调度室”,流经林区的河流,在雨季由于森林能将洪水径流分散,因而可以滞缓洪峰出现,在枯水期…  相似文献   

12.
嘿,那家伙怎么“吞”了只苍蝇,呕——先别吐,看清楚了,那可是个机器人! 它可不会因为“吞”了只苍蝇就恶心,那只苍蝇没准正是维持它一上午工作的早餐呢!怎么,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未来你一定可以亲眼看到这样的场面。  相似文献   

13.
毁林造苦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制造氧气,提供木材、药材等一系列林产品,既是生态平衡的中流砥柱,也是人类财富的重大源泉,是人类的一颗永恒的福星。生命的摇篮、农业的保姆、大自然的美容师、绿色的金库、不收医药费的医生,都是森林名副其实的美称。事实证明,森林的挡风距离是林高的20倍,可降低风速35-40%。5万亩森林的保水量便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相当。雨水冲刷17.78厘米厚的土壤,不毛之地为18年,荒山坡为8——9年,而在森林中竟需57.5万年。1公顷森林日吸收二氧化碳1005公斤,排放氧气735公斤;年吸尘土400吨,吸收有毒气…  相似文献   

14.
绿叶     
俗话说的好:“毁树容易栽树难。”不错,一棵参天大树,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今却倒在了一张锯的旁边。人类跟树有什么仇?偏偏要把树给砍了、锯了。地球上的森林,就像地球大人的肺,对地球上的空气起净化作用,可有些人却被眼前的一时之利迷惑了,一片森林在没几天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一片荒地。森林就是一片绿叶,人类就像一条虫,不断蚕食着这片绿叶。请看下面一则资料:在今天的地球上雨林正以每年1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2100多万公顷农田已经荒漠化土壤每年流失量高达200亿吨每天超过70个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预计未来25年内地球上1/4的生物物…  相似文献   

15.
一、释名 叹词是一种特殊的虚词。古称为嗟叹辞叹息辞等。《马氏文通》称“叹字”;严复《英文汉诂》称“叱叹字”。此外大同小异的名称尚多。“叹”在《说文》里有“歎,嘆”之分:“叹,吞叹也,从口叹声省。一曰太息也。”段玉裁注云:“歏近于喜,叹近于哀。故叹训吞叹,吞其叹而不能发。”又“一曰太息。”段注云:“此别一义。”但王筠则曰:“言吞  相似文献   

16.
绿色,是生命之色,它充满着生机,象征着活力。神秘的大森林是绿色的发源地,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赠礼。森林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产提供多种原材料,也能够为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重要功能。然而一直以来,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使得这一天然“宝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保护森林资源迫在眉捷。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在实施保护措施之前,必须对它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于是森林监测便成了林业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由北京林业大学冯仲科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就在森林中扎起了“营地”,从事林业监测工作,寒来暑往,乐此不疲。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大森林的诊断师”。  相似文献   

17.
先晋杰 《初中生》2002,(3):13-15
你知道吗?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多贮水约300立方米;它又是一个"土地资源库",哪里有森林,哪里的土地就稳定,而且得到改良;森林还有一个巨大功能就是吸附粉尘,因此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科学家指出,10平方米的森林足以吸收一个人一昼夜呼出的二氧化碳.总之,森林对人类的好处是说不尽的.  相似文献   

18.
范粒 《中学生天地》2011,(11):F0002-F0002
日本岛根县水族馆生活着1万多个“海洋公民”,其中一只10岁大的白鲸是那里最耀眼的明星。它凭借美妙的水中芭蕾及一手吐泡泡的独门绝技,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朵云     
我是一朵云,一朵洁白的云。但,我常看到令我心痛的事,我不再快乐……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家园的天空湛蓝深远,森林郁郁葱葱,小河清澈见底。可现实并不是那样……我飘入森林,森林在哭泣,我问它为什么这样哭泣,它回答我:“我的孩子们,树、小动物、一花一草,在我的怀抱下生活得很好。可人类来了,他们砍倒了树,捉走了小动物,踏坏了花草,他们在破坏森林,我能不伤心吗?”“是的,人类真坏。”我说。“让我一个人待会儿吧。”森林说。我飘走了。  相似文献   

20.
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更喜欢其中的古典诗词。古典诗词以它独特的意象风韵,吸引着我在它的海洋里徜徉着,吟咏着,感伤着。而“雨”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多地象征着哀伤、愁绪。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有时是飞扬迷朦;有时又滂沱而下。对于这种自然现象,人们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久旱逢甘露”,表达的是大旱之后天降大雨给人带来的喜悦;而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则表达的是旧伤之上又添新愁的苦恼。由于人们在“雨”这一自然现象里倾注了人类的独特情感,并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积淀,形成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因此“雨”具有了一定的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