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对中国报纸和西方报纸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这两类报纸虽然在许多问题上都有极不相同的价值尺度,但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这就是对报纸言论的格外看重。区别恐怕仅仅在于,美国人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政论,究竟谁是报纸的主体?这是研究美国新闻观念演变的又一个角度.美国报纸在创始阶段以传递消息为主,以后出现了政论报纸、政党报纸,便转而注重于政论.到十九世纪中叶便士报问世,进行了一场美国报业史学家所谓的"新闻革命"之后,新闻才在这些报纸上争得了首席地位,而且逐渐影响到了其他各类报纸.从曾经发生过的这个"重点转移"的过程看来,以孰为主的问题主要取决于报人对报纸职能的认识.强调报纸"宣传"职能者,往往注重政论,强调"告知"职能的,则把着重点放在新闻上.同时,从文字体裁的发展来看,新闻之作为一种独立形式,从胚胎到  相似文献   

3.
记得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某一年开始,中国报界就曾经有过一次鼓吹“短新闻”的高潮,主张报纸日常新闻越短越好,至多一般不应超过千字。 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中国报纸伴随着近十五年来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闻报道的价值评判标准已经与那“火红的年代”大不相同了。不过对于报纸上的日常新闻必须要短,我们却还执着地继承着过去。不仅每年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众传播工具分为印刷的与电子的两类。印刷传播工具主要有三种:报纸、杂志、书籍。电子传播工具主要有三种:广播、电视、电影。本刊组织两组稿件《美国印刷传播工具》和《美国电子传播工具》,根据新出版的几种美国大众传播工具论著,加以编译,对这六种大众传播工具系统加以介绍。两组均有三篇文章,本刊分三期刊登。本期先发表《美国印刷传播工具(一)报纸》和《美国电子传播工具(一)广播》。  相似文献   

5.
新闻漫画曾在中国报刊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现阶段以来,中国报纸上传统新闻漫画的地位与鼎盛期相比,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该看到,新闻漫画依然因其独特的功能与魅力,为国内有影响的报纸所倚重.  相似文献   

6.
从这一期起,笔者拟借《国际新闻界》一角,对日本报纸的报道艺术作一初步探讨,为我国新闻界提供一点参考性的材料。日本报纸从《横浜每日新闻》(日本第一张近代报纸,1871年创刊)算起,有一百多年历史。它的商业性新闻的确立——从机构到办报思想作为资本主义企业明确下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950起,日本新闻进入激烈竞争时代,在发行量、技术手段、报道内容和报道方法上,都有惊人的发展,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日本报纸很重视传播效果,在长期的报道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报道手法。不问效果的报道是没有意义的。任何性质的报纸都需要研究传播方式,以便使读者乐于接受。本文拟着重做一些报道方法上的探究。它们既包括版面特点,也包括成品问世之前的“制作功夫”——第一线记者采访写作方面的用心。不知能否达到目的,期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7.
计划性连载,是日本报纸经常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也可以说是当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报道方式。无论是全国性大报,还是地方报,商业性报纸还是政党机关报,都有计划性连载,有时一天之内有几个连载通讯社也向加盟的地方报发计划性连载稿件。1982年1日至1984年5月,共同社曾向地方报提供《日本的幸福》连载报道,前后持续两年零四个月,连载215回,全国有41家报社刊用,在国内引起不小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冷静的促进派 1958年10月25日上午,毛主席秘书通知我,说毛主席要找我和田家英谈话。我原以为,大概是谈发表毛主席的《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两周前毛主席要我和田家英把《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的毛主席关于这方面的言论加以补充(主要是增加1957年和1958年的言论),并用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写一个按语,在报上发表。加以过去几个月中,从8月下旬炮打金门、马祖开始,毛主席十分注意国际问题,所以我想大概是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据新闻的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通过梳理数据新闻(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的发展现状,对数据新闻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数据新闻人才短缺、数据资源获取受限、盈利模式不清晰、学界研究前瞻性不足、理论对话失衡等方面成为阻碍数据新闻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数据新闻发展的有效途径,即拓展数据新闻人才培养路径、尊重各国数据新闻发展现实、完善信息法规保障数据获取、发掘数据价值、加强前瞻性研究指导等.  相似文献   

10.
辜晓进 《新闻实践》2004,(11):42-44
促销手段多种多样 据《波士顿环球报》副总裁雅丝梅·那米尼女士介绍,美国报纸的发行部门过去并不太重视推销工作,而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投递和零售上,但最近数十年大中城市的报纸发行部都把推销报纸作为首要职责。美国报纸的发行推销方法很多,主要有六种:  相似文献   

11.
“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 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共 新闻”实践及其研究今天在美国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 融合的新趋向。作者近期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对“公共新闻”进行了实地 观察和研究,这篇文章阐述了其最新发现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公共新闻”新动向:与“参与式新闻”相融合在与美国同行的交流中,我发现,有关“公共新闻”的争议一直都存在。因为从新闻实践的层面来看,“公共新闻”的做法与美国长期以来强调“客观公正”、“保持中立”的新闻传统是格格不入的,它倡导新闻媒体对报道客体的“介入”,主张记者到社会公众中去,发动和组织讨论,进行民意测验,建构公共论坛,力图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反潮流”的做法在美国受到批评和抵制不足为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在美国最早倡导“公共新闻”的学者已经置十几年以来从没有停息的非议于脑…  相似文献   

13.
一些参加新闻学自学考试的同志,谈起学习报纸编辑学的问题,有那么一些想法:好象学习新闻采访写作,平时还可以用得上,与自己的秘书、文书工作可以结合起来,有实际应用的机会;同时,掌握新闻写作的知识,还可以为报纸、电台写点报道。而自己今后又不一定编报,学习新闻编辑学有什么用呢? 我想就此粗浅地谈一些看法。一、报纸编辑学是一门学科报纸编辑学是研究报纸编辑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顾洁 《传媒》2019,(6):19-21
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美国报业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的尝试融合发展的转型实践。2018年9月,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走访了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三家老牌媒体,以及专注于时政内容的新锐报纸《政治》(Politico),并对这四家纸媒近年来的转型实践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和调研。尽管现在谈论美国报业已经焕发第二春可能还为时尚早,但从这四家报纸近十年的转型实践和效果看。  相似文献   

15.
5.卡通类.有卡通就有愉悦的视觉感受.在堪萨斯城,与读者一起寻找心目中的十个最佳郊外住宅区,《堪萨斯城星报》(图17)的卡通无疑很有表现力.围绕政府部门"加薪"这个话题,《总帐》(图18)的卡通直观、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医疗、警察、消防、邮政等机构的公务员薪酬加幅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读图时代"的到来与读者日益增长的"快速"阅读需求,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阅读习惯和审美方式.美国报纸在版面设计上的大量尝试和实例,很大程度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普利策新闻奖自设立以来已经8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时光里,它一直处于美国新闻界的霸主地位,可以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也是美国记者的一个“美国梦”。因为它不仅是一个记者走向成功的标志,大多数获奖者也因此步入在本国新闻界大展宏图的新天地:他们或被更知名的媒体录用,或在原报社升至重要岗位,或独辟蹊径,成为更受人瞩目的专栏作家和自由撰稿人。这对时时处在激烈竞争中的美国报纸记者来说,显然是极有诱惑力的。普利策新闻奖从1917年最初设立时的为公众服务奖、社论奖和报道奖,至今已发展到涵盖了报纸新闻业务各方面的1…  相似文献   

18.
以往我们在述及美国报业所谓客观报道的由来时,一般都说它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通讯社成立以后的产物.由于通讯社的成立,新闻的商品性更为显著.通讯社发布的新闻,要销售给持有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办报方针的报纸,自然不能再让这些新闻渗透有某政党、某报人的主张.于是,这些新闻日渐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只提供材料,不表述观点,将议论、意见排除在外而叙述事实本身.应该说,这样一个解释是合乎逻辑的.问题在于观客报道并不单纯只是个报道形式上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种观念形态都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观念并非从天而降,它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读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已故院长F·L·莫特的《美国新闻事业史》更加深了我这方面的认识.我发现这部历史著作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这就是当它叙述美国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时,总不忘探索当时报人心目中新闻观念的变化.这对我们研究美国乃至西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帮助的.以下试图借助它所提供的丰富史料,就时效观念的形成、新闻之成为报纸的主体、客观报道形式的由来以及新闻的煽情主义和人情味等方面,理出一个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0.
1993年6月23日,第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在郑州圆满结束。60多位评委经过复评和定评,477篇(件)参评作品中最后有154篇(件)获奖,占整个参评作品的32%。报纸通讯社部分参评稿(消息、通讯、言论、版面、摄影、漫画6个品种)320篇(件),获奖作品84篇(件),其中一等奖9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45篇,占获奖总数的55%。从整体上看,这次参评作品大都是全国各新闻单位严格筛选出来的上乘之作,评选结果基本上反映了1992年度我国新闻报道的水平。笔者有幸耳闻目睹了报纸、通讯社部分复评和定评的两轮评议和投票工作,感受最深的是,评委们在评选过程中努力寻求新闻价值与写作技巧的最佳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