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代徽州祁门塾师胡廷卿归户文书翔实记载了其家庭三十余年间的经济生活。据其家用收支账簿相关记载,除依托传统束脩收入维系生计,胡家还通过培植红茶、经营祀产和参与民间借贷融资,维持家庭收支平衡。从胡家的消费构成看,其生活水平已达到中等阶层水平。胡氏多元化的家庭生计模式的构建过程,为我们观察近代乡村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古民居构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为后人守住"历史"?如何解决古民居保护中"资金"与"民众参与"问题成为破解"瓶颈"的关键。文章以徽州古民居保护的实施过程为例,通过对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居民与古民居保护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古民居保护强化制度创新与民众参与,并进行融资渠道的拓展,强调将古民居与其管理者、所有者、参与者纳入共同保护的平台中。探求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积极保护正在消亡的徽州古民居。  相似文献   

3.
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以男女间的经济分工为基础而组成的。明清时期的徽州由于特殊地理、社会环境,在徽州本土形成了一个以妇女为中心的留守群体,因此普通妇女尤其是母亲和寡妻在家庭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她们不仅为家庭创造财富,有一定的财产继承权和控制权,对家庭重要事务及主要成员有相当的决策权和发言权;而且还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2011,(7):48-48
陶行知(1891~1946),徽州歙县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促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相似文献   

5.
墨子在救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贵义是重视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当行为的渴望;尚贤主张用人制度以能力为本位,尚同侧重讲按照"天志"来统一全国思想与行动,二者是治政之根本;尚力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ELESM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张卫红居民家庭消费需求是指居民家庭(或个人)对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的货币支付能力的消费需要,它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它既包括实现的消费需求,又包括未实现的消费需求。所谓"ELESM"是...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徽州目连戏武打艺术的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连戏是我国唯一的历史宗教戏,被赞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古徽州是学界公认的目连戏发源地之一。目连戏属武戏范畴,武打艺术是目连戏中的精华,在目连戏的发展起中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徽州目连戏尤以武打、杂耍见长,深受观众的青睐。同时徽州目连戏武打艺术又是徽州伦理、道德和徽州武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其采取有效保护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是什么?家庭是社会由古及今的生产、消费和生活单位,也是人一生最有影响的团队归属。它除了血缘、亲情外,更有日常琐事的牵绊和柴米油盐的需求。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着所有领域,家庭也不例外,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核心价值都遭受冲击,具体到当前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快速增加的财产、收入更使家庭关系经受考验。面对经济"显微镜"检视,我们的家庭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9.
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作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其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检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可以发现他们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过程"超短",消费伦理"迷失"。引导低碳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策略是:优化大学生低碳消费的整体环境;拓展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低碳消费的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邻居效应"的典型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活性消费的"跟风"、生产性消费的"趋同"以及特殊性消费的"从众"等方面."邻居效应"形成的原因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环境、消费市场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祁氏分关书》是研究徽商的新资料。根据文书内容,对其所记载的徽人经商艰难及析产情况展开了分析,并就徽商家庭发展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徽商真实的社会生活及家庭经济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徽商汪氏信札收藏于安徽省歙县档案馆,是近年来发现的不可多得的徽商资料。信札的主人汪腾蛟,是一个生活在乾嘉年间的典型徽商,有着较为显赫的家世,世以读书、经商为业,曾捐赀出任萧山县丞。信札涉及徽商家庭生活以及封建地方官场等方面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徽州是一个宗族社会,因此对徽州宗族的研究一直深受学界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于徽州宗族的产生与发展态势、徽州族产与宗族业权、徽州族谱与家谱、徽州宗祠、徽州宗族的社会控制、徽州宗族教育、徽州宗族婚姻、徽州宗族文化等问题均予以较为详尽的考察、分析和探讨。回顾和总结当前的研究状况,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在更高层面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徽州济阳江姓源出于赢姓,以其居住济阳郡而得名,唐宋之际辗转流徙至徽州各地,世代繁衍,家族逐渐壮大,形成了众多分支。歙县江村是徽州济阳江姓的显赫一支,族人擅长经商,赚取财富用于农业发展、人才培养、村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汪由敦所撰的《先府君行述》可看出,徽商汪青城不仅重视教子,而且善于教子,在妻子龚孺人的积极配合下,儿子汪由敦业儒入仕,成为当时著名的封建官员。汪青城家庭教育是清代徽商家庭教育的范例,通过解剖可以窥见徽商家庭教育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徽州民间歌谣中的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徽州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歌谣。反映了旧时代徽州妇女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婚姻爱情上的种种不幸和卑贱凄惨的生活;也表现了她们勤劳善良,坚忍不拔,追求和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对研究古代徽州的社会风情,特别是妇女生活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程朱的乡土化和理学的社会化在徽州是一同步过程。程朱理学在徽州的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传承和家庭制度设计来实现的。徽州家族制度的运作,亦是朱熹理学思想的实践。儒、商的结合.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家族整合机制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徽商“贾而好儒”是徽学研究中的主流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看法。歙县长龄郑氏是晚明兴起的著名徽商家族,对该家族文献的研究表明,长龄郑氏致富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脱贾入儒”现象,并对其发展和最终命运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主流文化传承与创新代表的徽文化,休闲与休闲体育早以自己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初步探讨了徽文化的休闲观,总结出了以“理”释“仁”、以人为本,实现“天人合一”,体验生命快乐和宗族“同乐”的超前自由休闲观等.目的在弘扬徽文化和为现代休闲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借鉴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徽州地区是汪姓人口主要聚集地,两汉至唐朝已是当地望族。淮南洛河的汪姓始迁祖汪国士,于明末清初从徽州潜口迁移至淮南洛河刘家郢定居,设帐授徒。在3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延续繁衍了13代人,人口增至2000多人。汪姓在淮南地区经过13代人的繁衍生息,有过悲哀和荣耀;有过贫困和富裕。但通过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为淮南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