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田制:中国古代办学经费的恒定渠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田制是中国古代为学校教育提供办学经费的一种特殊方式,与其他教育经费的划拨和筹措存在着明显殊异。它在各种性质及类别的学校办理中,均发挥过或大或小的影响,尤其对于地方官学和书院的恒定办理,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它只适用于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但它的历史价值却不应遗忘。  相似文献   

2.
喻本伐在《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学田制是中国古代为学校教育提供办学经费的一种特殊方式,与其他教育经费的划拨和筹措存在着明显殊异,对地方官学和书院的办理影响甚大。在学田制创立以前,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通常称之为“岁赐钱”或“赡学钱”。  相似文献   

3.
学田制度在清代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在此制度下的奖、助学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一方面适应了清代政府对于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另一方面对书院文教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这为当下我国高校奖、助学体制的推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于苗疆的治理,清代国家的政策发生了从武力征服到推行教化的变化,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官学教育体系,就是在这一政策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建立起来的。通过对官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官办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经费的来源的考察,可知官学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清代国家“一道同风”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恰好正是该地区社会变迁和文化濡化的制度性诱因。  相似文献   

5.
清代苏州府学及所属县学,历史悠久,官方重视,办学条件较好,作育人材,导引士风,成就显著,于培养崇文尚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多所贡献.但科目偏狭,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积弊难纠,完全成为科举之附庸.随着近代社会进步及教育体制的变革,旧式官学教育体系终告瓦解.  相似文献   

6.
学田是古代乡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清代海南乡村教育快速发展时期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分析搜集到的海南地方志、学田碑刻及田野调查材料可知,清代海南学田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官府拨置、官民合力捐置和教育机构买置三种,采取官方管理、士绅管理、学生管理等模式,并通过承租出佃、发商生息获取学田收益,进而支持乡村教育发展。清代海南学田不仅为乡村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还进一步推动了儒学下乡的历史进程,成为地处边疆地区的海南与中央王朝的向心力。筹资助教的优良传统,逐步演化成宗族性、地域性助学基金等新模式,继续成为推动海南乡村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7.
元代江南租佃经营模式下劳动力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有4种:1.以投靠或隐庇组织劳动力;2.地主以招佃的方法,组织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3.官府将大量的民户拨属贵族、官僚、寺院以及各官田管理机构充做佃户;4.官府和贵族、官僚、地主以强制的手段强迫农民承佃官私田土,把农民变成佃户。由于元代江南租佃关系的深入发展,使得佃农的身份地位以及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地方社会州、县官学的发展是包括国家教育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宋代江西州、县官学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宋王朝宏观政令推动和地方民众积极参与的结晶。宋代江西州、县官学的发展展现了一幅官方与民间良性互动,官方政令与民众意愿契合的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9.
学租是维持书院正常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但清代书院学田在经营中问题重重。九江德安敷阳书院的学田在租佃中因田亩不实、田米不清、刁佃不惩及兑票不靖等原因,造成书院办学经费入不敷出,书院有名无实。虽然时人曾开出合田、内票、择人、专差、减课等对策,但依然无法挽救书院于咸丰四年化为乌有的命运。清代书院学田的经营不善,是导致书院兴废旋踵和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江苏、浙江两省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等八府和太仓州,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经济区,即通常所说的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11.
陈思宇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86-90,119
清朝的学田依据教育体制,可分为官学田、书院学田、义学田和社学田等四种类型,当时不少政府文献对全国及各直省学田的规模均有专门统计,但却只包括了官学田的数量,而忽略了其他几种学田,因此记载并不十分准确。本文试以广西作为个案,对其清代前期学田的设置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考察,并力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广西的教育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靖子 《大学生》2013,(15):28-29
Q:素舍系列,无论是《竖枝·架》还是《曲水·禀》或是《璞团·垫》,其形之简,意之灵动,非常像水墨画,非常想听听你们的创作缘起。  相似文献   

13.
丁戊奇荒期间,江南士绅对河南灾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义赈。鉴于河南大量妇幼被卖、人种欲绝的严峻形势,江南士绅与豫苏两省官方合作,采取官截民遣的方式,由官方设卡拦截,民间力量筹款设局,对被卖妇幼实施代赎、留养和资遣。经各助赈局及专门代赎机构的努力,代赎妇幼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江南士绅之所以要对妇幼实施特别救助,除妇幼在灾荒年间最易受到伤害外,还有道德方面的考虑,那就是妇女被卖关乎名节,幼孩被卖有关宗嗣。对这两类人进行特殊救助,能够寓教化于救荒之中,在救荒的同时,维持灾区的教化,使灾区民众在延续生命的同时,也能延续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救命兼救心,这正是江南士绅赴河南义赈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丁戊奇荒期间,江南士绅在华北开展了大规模的义赈活动,尤以河南为重点。他们通过刊印《河南奇荒铁泪图》,借助《申报》大力劝捐,为河南筹集赈银达40余万两。与此同时,数十名江南士绅亲赴豫北、豫西重灾区,采取自筹自办、随查随放等方式实施赈济,其赈济内容包括查放钱粮、收赎妇幼、周恤寒士、开办粥厂、掩埋尸骨、以工代赈、开办善堂、兴修水利、代置应差车马等。江南士绅在河南的义赈活动历时一年有余,赈济范围达27县,受赈灾民达80余万人,是近代义赈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这次义赈不仅拯救了数十万河南灾民的性命,也引发了近代救荒格局的改变,义赈从此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救荒方式。  相似文献   

15.
清代骈文复兴,其中心在江南地区。有清一代江南的骈文家,无论就大家、名家的数量而言,还是就各层次代表性作家的总量而言,在全国皆独占鳌头。江南骈文在清代的崛起,有着诸多原因,其中清廷压制与引导并行的政治、文化政策,清代江南地区考证学的鼎盛和江南作家在地缘与亲缘上的紧密关联,明末陈子龙、张溥等对骈体文的重视提倡等,对于清代江南骈文的兴盛起到了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南女性别集·初编》中收录了37位清代江南女性诗人的诗文作品。她们富有才情,善于用文学语言表达心声。作品中透露了很多家庭生活的细节,勾画出清代江南女性诗人的众多家庭角色形象。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角色——妻子,她们大多夫唱妇和,伉俪相得;秉承传统妇教,浸染甚深;相夫持家,勤俭有方。这为我们重新审视古代妇女婚姻状态提供了新样本。  相似文献   

17.
18.
家庭关系是近代江南烈女现象依旧存在的重要原因。无论婚配与否,女性能通过某些特定的方式与丈夫产生深厚的感情,她们为救治丈夫不惜牺牲自己,丈夫的去世对她们的打击极为沉重,为了追随丈夫于地下,她们选择殉夫;某些亲属单薄且无子嗣的女子在丈夫去世后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殉夫便成了她们无奈的选择。然而,更多的女性是被逼迫而死,娘家或夫家令其改嫁违背了其"不适二夫"的志向;家庭成员的凌辱让其饱受失节的威胁和心灵的伤害,自杀反而成了她们守护贞节的武器和最后的解脱。  相似文献   

19.
作为供需链和市场融合的产物,匠人应雇主邀约的登堂坐艺是明中江南“以银代赈”匠籍役革后的普遍现象。在梳理坐艺渠道、技能、物别,时间、品质、性质,雇主和匠人,观念和认知等概念的基础上,辨析雇、佣各方的诉求,以及工具性知识运用的底色。坐艺,一方面在深化造物内涵中推进了社会群体交流、扩大了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以治生为导向的逻辑,运用传统实用观和实践体系,蕴涵着中西造物演化的路径差异。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市镇诞生,中国社会步入经济社会转型期。朱泾镇依托其传统资源,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纳入到以苏州为中心的传统商品经济体系之下,融入到江南乃至全国的市场网络中,逐渐成长为金山区域中心市镇。朱泾镇的发展代表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一种成长模式,探讨其成长道路,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江南市镇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