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策划人:高德胜(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策划寄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不欢而散,表面上看是国与国之间“生态政治”的争斗,实际上更是人性的“滑铁卢”。环境问题形于外,但生于内,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性问题。我们这个时代,人性物欲化,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一方面掏空了地球,另一方面则是填满、弄脏了地球。  相似文献   

2.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那湛蓝的天空,清彻的溪流、碧绿的草地,广阔的田野,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生命,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人。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危险却越来越严重地向我们袭来。 “地球先生生病了,担心吗?” “熊猫越来越少,快消失了,伤心吗?”  相似文献   

3.
生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生态意识,建立正确的生态观。生态意识是人类必须具备的意识形态,来源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来源于对生态危机的理解以及现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后果的反思和关注。生态意识决定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例如:当人类认为地球是个聚宝盆,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时,便无所顾忌,乱采滥用自然资源,结果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当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时,便出现“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认为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艘“飞船”,人口与经济增长都会耗尽地球资源…  相似文献   

4.
何谓“绿色营销”?这一概念产生于世纪之交。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其所著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我国学者也指出:“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生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生态意识,建立正确的生态观。生态意识是人类必须具备的意识形态,来源于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来源于对生态危机的理解以及现在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后果的反思和关注。生态意识决定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例如:当人类认为地球是个聚宝盆,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时,便无所顾忌,乱采滥用自然资源,结果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当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时,便出现“宇雷飞船经济”理论,认为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艘“飞船”,人口与经济增长都会耗尽地球资源并造成污染,导致最后的崩溃。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  相似文献   

7.
<正>星纪元2123年。核废水排海100年后,放射物随着水循环渗入生物链,使农业生产已经崩溃,放射物侵入农作物基因排序导致排序紊乱,植物细胞癌变,植株生长畸形。人类难以适应放射性食物,加上变异生物对人类的威胁,全球人口急剧减少。在人类文明火种即将消逝的危急关头,联合国成立全球性的科研组织并将之命名为“火种拯救计划”。该组织派遣科研团队前往星际寻找与地球环境一样的星球培育食物。由人类生物学首席科学家媺妤领衔,完成该项任务。正在科研基地观测样本的我收到了传来的加密信息,信息传达了会议最高指令——“刻不容缓,事不宜迟”。  相似文献   

8.
环境危机与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地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温室效应”、化学品污染、酸雨、沙尘暴、淡水资源匮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森林破坏等等。它们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植物对环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减小“温室效应”、减少酸雨的降临,净化大气,净化环境,清洁和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人类可以凭藉其日益增长的征服自然的能力,无限制地向地球索取。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大量出现后,特别是石油危机后,人们终于懂得:人类必须同地球和睦相处;反映在生产上,就是要通过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充分发挥智力资源对于物质资源的“替代”怍用,以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改造并取代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从而使地球成为资源、能源可以再生,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高度宜人的居所。从这个意义上讲,自有人类以来的那种以自然物的浅层变革和利用为特征的粗放式生产,只  相似文献   

10.
对生态移民的理性思考——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移民的概念众说纷纭。一些学认为生态移民是“环境移民”的一种,是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而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区域人口环境容量不足以承载过多的人口而造成的移民。因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退化引起的环境移民可称为“生态移民”。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移民实际情况考察,可以看出生态移民涉及生态问题、生产问题、生活问题等。因此,生态移民需慎行。  相似文献   

11.
探亲     
3058年,已到火星定居的我跟随“地球旅游团”返回故乡——地球探亲。坐在植物星出产的“草莓生态飞船”上,我心情格外激动:这么多年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还像过去那样动荡不安,环境恶化吗?我不敢再往下想了。“快看,那就是地球!”忽然导游小姐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社会的治与乱无疑一同孕育于当时的生态环境及其变迁之中。一定程度上讲,区域生态的恶化是明末社会大乱的原始动力,各地区复杂的生态地理又为其蔓延构筑了天然的屏障。然而,区域生态资源的严重缺陷,无力支撑长期的战争消耗,因此时至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事实上也是生态演变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区域生态一度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动乱过后广大地区却走上生态“原始化”的漫长历程,与此同时的则是“人居环境”的极度衰退。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与“资源——产品或用品——废弃物排放”这种不考虑生态因素、没有环保意识、一味追求征服自然的传统经济模式以及“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末端治理做法,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个“资源-产品或用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生产活动的环境在安全,健康,舒适,美观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回归自然化,整体艺术化成为当下室内设计的潮流,将生态,节能观念设计引入室内,是大势所趋,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低碳生活的重要手段,也必然推动建筑业对地球资源的使用从消费型向可循环型转化.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和氧气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和氧气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这个“工厂”,就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地球之“肺”是当之无愧的。它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模式设备折旧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实训项目与市场需要脱节。“教学工厂”模式指学校与工厂一体化,完成工厂生产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其特点为实训中心“企业化”,实训项目“市场化”,实训产品“价值化,教学生产“无界化”。“教学工厂”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由校企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课程等资源建设,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教学工厂”的正常运作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和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辅导》2013,(19):F0002-F0002
荔波位于贵州南部,有着“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骄傲头衔。境内拥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地球上唯一幸存下来的大片喀斯特绿色峰丛及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蕴涵着丰富的动植物和遗传种类资源及绚丽多彩的水体资源,是在地球同纬度喀斯特地貌都已经石漠化的今天.生态保存最为完好且绝无仅有的喀斯特地质奇观,是人类的生态家园2007年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辅导》2013,(20):F0002-F0002
荔波位于贵州南部,有着“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骄傲头衔。境内拥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地球上唯一幸存下来的大片喀斯特绿色峰丛及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蕴涵着丰富的动植物和遗传种类资源及绚丽多彩的水体资源,是在地球同纬度喀斯特地貌都已经石漠化的今天,生态保存最为完好且绝无仅有的喀斯特地质奇观.是人类的生态家园2007年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相似文献   

19.
生态管理与管理学教学理念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宁 《高教探索》2001,(4):50-53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是200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这一主题表明人们希望通过现代技术、传统手段等各种方式来保护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强调重视地球上各种生命之间存在的种种客观联系-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系统网络。如何编织这种生命系统网络,通过管理,通过在管理学教学中融入“生态管理”的教学理念将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路径。章从生态产生的背景、生态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生态管理对管理学教学理念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使地球从空间上变小,信息化使经济现象的发展从时间上变快。这两个变化使企业处的环境更具有多变性和风险性,同时使企业管理的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而带来了企业管理的战略、组织等一系列的变化。诸如,“第二曲线”、“虚拟企业”、“企业群落”和“利润地”。这些理论的新发展对我国企业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